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能財經 | 綠電直連:油田方案!

2025-08-25 16:10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轉自:中國電力新聞網

楊永明 中能傳媒能源安全新戰略研究院)

  8月7日,塔里木油田發佈消息稱,我國西北地區首個百萬千萬級綠電直連項目即將啟動。該項目為塔里木油田上庫高新區低碳轉型130萬千瓦光伏項目。上庫光伏項目佔地3.5萬畝,配套超大型儲能系統,能最大限度破解光伏發電的波動性難題。數據顯示,上庫項目自今年1月併網發電以來,累計生產綠電突破2億千瓦時。

  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關於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鼓勵各類經營主體投資綠電直連項目,明確了「滿足企業綠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水平」的目標。隨后江蘇、雲南、青海等地發佈了關於綠電直連的實施方案,其他省份也正加快推動。過去,企業採購綠電需要通過電網統購統銷,中間環節多、成本高。綠電直連相當於為企業開通了「綠電專線」,既能降低用能成本,又能精準覈算碳減排量,可實現環保和經濟雙贏。

  塔里木油田積極響應國家關於「綠電直連」的號召,聯合國家電網、獨山子石化等企業,探索通過直連線路向附近的獨山子石化公司乙烯項目直供綠電,綠電直連全面落地后,上庫項目將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首個百萬千瓦級綠電直連項目,每年將直接供給園區企業21億千瓦時綠電,推動綠電消納佔比由零提升至60.4%,助力塔里木120萬噸/年二期乙烯項目成為低碳乙烯生產基地。

  綠電直連項目的實施,將帶來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對於企業而言,獨山子石化公司的乙烯項目是當地重點工業項目,電力需求量極大。通過綠電直連,該項目可以直接使用來自光伏電站的清潔電力替代傳統的火電,減少能源消耗成本,顯著降低碳排放。此外,綠電直連實現了電力來源的可追溯,企業使用的綠電量可以準確計量,這為碳減排量的核算提供了可靠依據,有助於企業更好地應對碳交易等政策要求,提升企業在綠色發展方面的競爭力。隨着綠電直連落實,獨山子石化下游產品將完全符合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的准入標準。同時還將助力中國石油形成「光伏治沙—綠電生產—低碳製造」的生態經濟循環鏈。

  對於能源行業而言,綠電直連項目為新能源電力提供了穩定的消費市場,有助於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推動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2025年上半年,隨着各項政策密集落地,新能源裝機任務提前完成,市場節奏陡然放緩。許多企業主開始擔憂下半年發展空間,而綠電直連從政策文件走向項目實操,為市場打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中國石油百萬千瓦級綠電直連項目的探索,無疑是行業低碳發展的典範。隨着項目的不斷推進和完善,其經驗有望在更大範圍內得到推廣和應用。未來,綠電直連將成為能源供應的重要模式之一,推動更多的企業加入到綠色發展的行列中來。同時,隨着跨省直連試點推進、輸配電價政策統一、綠證體系完善,綠電直連的用户將從化工、數據中心等高載能領域,快速滲透至更廣泛的工商業用户,進而重塑能源消費格局。

  市場供需

  0八個主要產油國9月將繼續增產

  8月3日,歐佩克發表聲明説,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中的8個主要產油國決定9月日均增產54.7萬桶。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和阿曼的代表當天舉行線上會議,討論國際石油市場形勢及前景。聲明説,鑑於當前市場基本面穩健,石油庫存處於低位,8國決定調整產量。同時,8國將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增產節奏,以維護石油市場穩定。上述國家8月日均增產54.8萬桶。上述8國2023年11月宣佈日均220萬桶的自願減產措施,此后減產措施多次延期,於2024年12月延長至2025年3月底。8國今年3月決定自4月1日起逐步增加石油產量。

  國際能源署8月13日發佈報告稱,由於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中的8個主要產油國決定9月再度增產,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量增速為250萬桶/日,較上月估值增加37萬桶/日,2026年增速為190萬桶/日,較上月估值增加62萬桶/日。報告預計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供應增速將遠超需求增速,可能導致市場進一步失衡。

  0歐佩克上調明年石油需求至140萬桶/日

  不同於國際能源署最新的研判,歐佩克在最新發布的月度報告中上調了全球石油市場預測,認為明年市場將比此前預期更加緊俏,主要歸因於需求增長加速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供應擴張放緩。歐佩克將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上調10萬桶/日至140萬桶/日,略高於今年水平,同時下調了非歐佩克國家供應增長預測。據歐佩克維也納總部祕書處的數據,若該組織及其盟友不進一步恢復已暫停的產量,全球石油庫存將在明年大幅減少,降幅接近120萬桶/日。然而,市場對歐佩克樂觀預測持謹慎態度。去年,該組織被迫通過六次月度下調,最終削減了32%的需求預測。目前,油價在供應增加和經濟前景不明朗的雙重壓力下,已較年初下跌11%,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約為每桶66美元。

  0中東或將成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產區

  挪威能源諮詢公司Rystad研究顯示,2020年以來,中東天然氣產量增長了15%,預計今年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地區,僅次於北美。當前,中東天然氣產量約700億立方英尺/日,到2030年預計增長30%,達到900億立方英尺/日,到2035年進一步增長34%。中東天然氣產量增長得益於沙特、伊朗、卡塔爾、阿曼和阿聯酋的重點開發項目。其中,卡塔爾致力於北部氣田擴建計劃,將使LNG產能大幅提升80%,從每年7700萬噸提升至2030年的1.42億噸;阿聯酋的魯韋斯LNG項目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道達爾能源正在阿曼開發馬爾薩LNG項目,產能為100萬噸/年。此外,中東正戰略性地擴大天然氣出口規模,目標是到2030年額外擁有100億立方英尺/日的天然氣可供出口,成為歐洲和亞洲快速增長市場的主要供應方。預計2027—2030年,中東天然氣出口量將達到2100萬噸/年。

  04 今明兩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先抑后揚

  國際能源署在其發佈的2025年第三季度天然氣市場報告中表示,在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恢復結構性增長后,2025年需求增速可能放緩,全年需求增速預計將從2024年的2.8%降至1.3%。預計2026年,全球天然氣市場需求將呈現加速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僅增長1%,增幅明顯放緩,增長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報告顯示,燃氣發電廠對保障歐洲電力供應安全仍起着關鍵作用。今年上半年,受電力行業需求支撐,歐洲天然氣消費同比增長6.5%。同時,受一季度寒冷天氣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北美市場天然氣需求同比增長2.5%。相比之下,亞洲市場天然氣需求較為低迷。報告顯示,由於冶煉和工業用氣減少,今年前5個月,印度天然氣需求同比下降7%。歐亞地區因俄羅斯經歷異常暖冬,上半年天然氣消費量同比下降約2%。

  報告預計,2026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有望創歷史新高,在供應增長背景下,需求增速預計將加快至2%左右。工業和能源領域的天然氣需求將貢獻近50%的全球需求增量,其中,燃氣發電需求預計佔2026年需求增長的30%,而住宅與商業領域用氣量預計增長約1%。 分地區看,2026年亞太地區天然氣需求增長將超4%。經歷2025年下滑后,亞太地區LNG進口量在2026年有望回升至10%,歐亞大陸需求預計增長2%,非洲與中東地區合計增幅將達到3.5%,北美地區需求增幅預計回落至1%以下。受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長的影響,歐洲地區天然氣需求預計下滑2%,中南美洲因可再生能源發電增加,天然氣消費量也將下降。

  05 7月國內原油生產平穩增長,天然氣生產增速加快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5年7月份能源生產情況。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規上工業)原油生產平穩增長,天然氣生產增速加快。

  原油生產穩定增長。7月份,規上工業原油產量1812萬噸,同比增長1.2%,增速比6月份放緩0.2個百分點;日均產量58.5萬噸。1—7月份,規上工業原油產量12660萬噸,同比增長1.3%。原油加工增速加快。7月份,規上工業原油加工量6306萬噸,同比增長8.9%,增速比6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日均加工203.4萬噸。1—7月份,規上工業原油加工量42468萬噸,同比增長2.6%。

  天然氣生產增速加快。7月份,規上工業天然氣產量21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4%,增速比6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日均產量7.0億立方米。1—7月份,規上工業天然氣產量152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0%。

  06 前7個月我國原油進口量同比增加2.8%,天然氣進口量同比減少6.9%

  8月7日,海關總署發佈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口原油 3.27億噸,增加2.8%,均價下跌12.7%;天然氣7014.4萬噸,減少6.9%,均價下跌6.7%。

  2025年7月,我國進口原油4720萬噸,較2024年同期增長11.5%;進口金額總計1712.59億元,較2024年同期減少6.6%。2025年7月,我國進口天然氣總量約1063萬噸,較2024年同期減少1.4%;進口金額總計340.35億元,較2024年同期減少7.8%。由此測算7月份天然氣進口均價約3202元/噸。其中,LNG進口量544萬噸,進口金額為206.85億元,由此測算7月份LNG進口均價約3802元/噸。7月份管道氣進口量為520萬噸,進口金額約133.50億元,由此測算7月份管道氣進口均價約2567元/噸。

  07 國內成品油調價年內第四次擱淺

  8月12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再次開啟。據卓創資訊監測模型,截至8月11日收盤,國內第10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0.06%,預計汽柴油上調5元/噸。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最終調價窗口開啟時,對應成品油調整幅擱淺,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本輪調價是2025年第十六輪次調整,也是今年以來的第四次擱淺。本次調價過后,2025年成品油調價將呈現「六漲六跌四擱淺」的格局。漲跌互抵后,汽柴標準品較年初價格相比分別下跌225元/噸和215元/噸,下游用油成本較年初價格有所下降。

  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7月29日—8月11日),國際油價先漲后跌。受多重因素交織影響,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先從每桶70美元迅速上漲至每桶73美元,隨后連續6個工作日持續下降至每桶66美元左右並平穩運行。前期,受美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后經濟活動有望改善、美中可能延長關税休戰、美國要求俄羅斯加快結束烏克蘭危機影響,國際油價連續上漲。隨后,在供需雙重壓力影響下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供應方面,8月初「歐佩克+」宣佈上調9月份原油日產量54.7萬桶,加劇市場供應壓力。同時,美俄兩國領導人就結束烏克蘭危機進行談判,市場預期俄羅斯原油出口限制可能松綁。需求方面,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表現疲軟,新增就業崗位7.3萬個,少於預期,失業率上升至4.2%。同時,美國自8月7日起對多國實施新一輪加徵關税措施,引發全球經濟活動疲軟的擔憂,打擊原油需求。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認為,短期內「歐佩克+」維持增產立場及全球經濟欠佳的情況不會改善,將繼續對國際油價構成壓制。同時,需密切關注后續美國對印度和中國的關税政策動向。

行業資訊

  01 油氣勘探開發取得新進展

  四川盆地首個頁岩油田誕生。7月31日,中國石化發佈消息,由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江漢油田提交的復興油田首期石油2010.06萬噸、天然氣123.52億立方米探明地質儲量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評審,標誌着我國四川盆地首個頁岩層系油田誕生。這也是重慶市第一個油田,實現了我國西南地區頁岩油「從無到有」的戰略性突破,開闢了四川盆地頁岩油氣勘探新領域和增儲新陣地,對我國西南地區頁岩油勘探開發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四川盆地再添超千億方深層頁岩氣田。8月14日,中國石化宣佈,旗下永川頁岩氣田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245.88億立方米通過自然資源部評審,標誌着我國四川盆地又一個超千億立方米大型深層整裝頁岩氣田誕生,氣田整體探明地質儲量達1480.41億立方米。四川盆地川南複雜構造區頁岩氣分佈廣、資源潛力大,勘探開發前景廣闊。永川頁岩氣田位於川南頁岩氣增儲上產核心區,實現整體探明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02 天然氣儲運能力不斷提升

  新奧舟山LNG三期項目全面竣工投產。8月6日,隨着首船LNG通過卸料臂注入三期項目7#儲罐,新奧舟山LNG三期項目正式建成並投運。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4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及配套設施。項目不僅體量大,而且設備國產化率在90%以上。新增88萬立方米罐容后,新奧舟山的罐容能力從原來的64萬立方米增加到152萬立方米,年接收能力也從500萬噸級躍升到超1000萬噸級。新奧舟山LNG接收站是國家能源局覈準的首個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大型LNG接收站,是寧波舟山LNG登陸中心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主力氣源基地,承擔着全省天然氣穩定供應及應急保供的重要職責。根據規劃,未來企業將圍繞大宗商品LNG樞紐建設,豐富三座碼頭功能,擴大保税貿易規模,試點海進江業務,為浙江LNG國際化創新開展更多試點。

  我國中西部最大戰略調峰儲氣庫正式投運。近日,位於陝西榆林的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榆37儲氣庫集註站壓縮機開始注氣,標誌着我國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天然氣「調峰+戰略」儲氣庫正式投運。榆37儲氣庫是國家天然氣基礎建設重點工程,承擔着國家天然氣戰略儲備、冬季調峰的重要功能。榆37儲氣庫總體部署37口注採井、1座集註站、1條雙向輸氣管道、1座生產保障點等8項配套工程,設計總庫容97.2億立方米,工作氣量27億立方米。在夏、秋等用氣淡季,儲存長慶氣區的天然氣,最高每天可注氣1700萬立方米,在冬季供氣高峰期可實現日採3000萬立方米,可滿足下游京津冀地區和陝西省內6000萬戶家庭使用,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庫容最大、調峰能力最強的「地下糧倉」。

  迎峰度夏期間,國家管網集團全力做好天然氣保供,最高日下載量達6.45億立方米。進入迎峰度夏保供關鍵時期以來,全國主干天然氣管網最高日下載量達6.4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7%,高出歷史同期日極值1200萬立方米。8月7日,我國中東部最大地下儲氣庫——國家管網集團文23儲氣庫歷經5個注採周期,累計注採氣量突破237億立方米。日前,正是第六輪注氣周期,日均注氣量保持在1000萬立方米以上高位運行,注氣量超11億立方米。7月31日,「新奧普陀」號LNG加註船安全離泊,深圳LNG接收站創下迎峰度夏期間接卸11艘LNG運輸船的保供新紀錄,進一步保障了華南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同期,大連LNG成功完成首單新造LNG船冷艙加註,實現我國新造LNG運輸船在北方冷艙加註「零的突破」。國家管網集團還創新推出「氣液通」服務產品,截至7月底,天津LNG接收站已完成12次「氣液通」服務競拍,服務量達3.5億立方米。

  03 西南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燃機電廠全面投產發電

  8月15日 ,中國華能重慶兩江燃機二期4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連續滿負荷試運行考覈,移交生產,標誌着華能首座9H級燃機電廠全面建成投產。兩江燃機二期項目建設兩臺9H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是重慶市與中央企業深化合作的重要工程。工程建設全面貫徹落實優選、精建、嚴管要求,打造優質「基因工程」,機組技術、經濟、環保等指標均達到同類型機組領先水平。二期項目投產后,兩江燃機總裝機容量達241.8萬千瓦,成為我國西南片區裝機容量最大的燃機電廠,年發電能力超100億千瓦時,為重慶市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提供堅強保障。

 企業動態

  01 「三桶油」年中會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

  近日,「三桶油」先后召開了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領導干部會議,明確了三家企業下半年的工作重點,以及聚焦「十五五」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任務。

  其中,中國石油提出,下半年要全力攻堅突破,推動「四大攻堅工程」取得新成效;堅持市場導向,持續提升主營業務質效和專業化發展水平;保持戰略定力,推動新興產業持續快速發展;落實「六大控制」,紮實推進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和投產;強化自主創新,推動能源化工領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化改革管理,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效能。

  中國石化提出的下半年重點工作是:把資源保障作為根本大計,全力夯實創效根基,確保油氣穩定供應;把市場營銷作為生命工程,全力提升量效水平,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優化營銷策略,提高市場佔有率和盈利能力;把降本減費作為剛性約束,全力打造低成本競爭力,從採購到銷售全流程嚴控成本;把治理虧損作為緊迫任務,全力壓降虧損面虧損額;把防控風險作為底板支撐,全力構築堅固防線,排查化解潛在風險,保障企業穩健運營。

中國海油提出的下半年重點工作是:聚力攻堅油氣資源供給保障中心建設目標,堅決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重大責任;聚力攻堅國務院國資委「一利五率」考覈目標,充分發揮央企國民經濟穩增長「頂樑柱」作用;聚力攻堅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加快培育壯大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聚力攻堅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目標,縱深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聚力攻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積極打造海洋能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聚力攻堅精益管理三年行動目標,持續築牢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嚴密防線。

  02 中國海油圭亞那項目提前投產

  8月8日,中國海油宣佈圭亞那Yellowtail項目已提前投產。Yellowtail項目位於圭亞那Stabroek區塊,水深1600~2100米,主要生產設施包括1艘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和1套水下生產系統,計劃投產生產井26口、注水井25口。該項目FPSO為圭亞那Stabroek區塊目前規模最大的FPSO,設計儲油能力約200萬桶。圭亞那Stabroek區塊Liza一期、Liza二期以及Payara項目已投產,目前區塊原油平均日產量約65萬桶。Yellowtail項目產能為每天25萬桶。項目投產后,Stabroek區塊總產能將提升至每天90萬桶。中國海油全資子公司CNOOC Petroleum Guyana Limited擁有Stabroek區塊25%權益,作業者ExxonMobil Guyana Limited擁有45%權益,Hess Guyana Exploration Ltd.擁有30%權益。

  行業政策

  01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完善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

  為加強自然壟斷環節價格監管,提升天然氣管道運輸效率,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完善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完善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一是明確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制定,原則上不再下放定價權限。二是明確實行統一定價模式,由「一線一價」「一企一價」向分區定價或全省統一價格過渡,實現與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有效銜接,助力形成「全國一張網」。三是明確按照「准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覈定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並對相關定價參數作了規定。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加強省內天然氣管道建設運營管理。一是要求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統一負責省內天然氣管道規劃,優化管道佈局,減少運輸層級,避免重複建設。二是要求加強投資項目審覈把關,嚴格控制增設不必要中間環節、不利於資源有效利用的項目,促進集中整合經營,提高管網運行效率。此外,《指導意見》還對壓減供氣環節降低供氣成本、規範市場秩序促進公平開放等方面提出了相關要求。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將指導各地系統評估省內天然氣管道建設運營和價格管理情況,加快完善相關政策,穩妥有序組織實施。

  02 商務部:規範國內成品油市場秩序

  近日,商務部公佈《成品油流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成品油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與國民經濟運行和人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國內成品油市場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個別不法分子為謀取私利,通過非法調和生產劣質油品、偷逃税費、違規運輸、非法銷售等多種方式擾亂成品油流通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對行業管理提出了新要求。2025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成品油流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5〕5號),就完善成品油流通管理制度、健全成品油跨部門流通監管機制、加強成品油流通重點領域監管、促進成品油流通現代化發展提出五個方面21條具體舉措。此次《辦法》的出臺,正是爲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5號文精神,規範國內成品油市場秩序,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辦法》共包括6章44條,明確了我國成品油流通管理總體要求,細化了成品油批發、倉儲經營企業備案管理和成品油零售經營資格許可的具體要求,提出了企業經營應遵循的規範要求,以及各級商務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和對相關違規行為的處罰。《辦法》構建了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成品油流通體系的監管框架和基本規則,是我國法治化建設的重要成果,也是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戰略部署的具體實踐,對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03 國家能源局:支持天然氣發電項目開展聯營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201號建議的答覆,其中提出:「天然氣發電是重要的靈活性調節電源,是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天然氣發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一是科學佈局調峰氣電。‘十四五’以來,我們結合氣源、氣價保障落實情況,根據電力供需發展形勢及地方訴求,在有關地區佈局一定調峰氣電規模,目前相關項目正有序推進。二是不斷完善天然氣發電有關價格機制。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規範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3009號),指導各地根據燃氣發電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及投產時間,實行差別化的上網電價機制。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有序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積極推動多元主體有序參與電力市場,目前發電側部分氣電已放開參與市場,支持燃氣發電通過電力市場獲取收益。三是支持天然氣發電項目開展聯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方面持續推動天然氣發電與天然氣上游企業、可再生能源企業等聯營發展,推進天然氣發電產業上下游協調共贏發展,充分發揮天然氣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的調節作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