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沸騰了!再創歷史時刻!

2025-08-25 19:51

作者 | 哥吉拉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今天,A股再創歷史性時刻!

截至收盤,滬指再度大漲1.51%A股總成交3.177萬億元,僅次於2024108日的3.48萬億元,創下歷史上第二個成交額超3萬億的記錄。

這一次,A股沒有當初的瘋狂,卻有了相近的成交額,足以見證市場對牛市的信心正在急速飆升。

指數「破百」速度越來越快,從今年5月中美釋放暫停互加關税的重磅利好以來,滬指:

3400點到3500點:用時58個交易日;

3500點到3600點:用時12個交易日;

3600點到3700點:用時22個交易日

3700點到3800點:用時8個交易日。

到今天,滬指收漲3883.56點,距離下一個破百點位僅一步之遙,而目前僅用時1天。

A股的全面牛市行情,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今天,板塊科技股繼續引領全市場,吸引海量資金跑步入場追注,同時這股熱潮也快速蔓延了港股市場。

截至港股收市,恆指、恆生科技指分別大漲1.94%、3.14%,其中蔚來、百度、阿里、網易、快手等一眾科技巨頭聯袂大漲,中概互聯ETF(513220)漲4.2%,港股科技50ETF(159750)漲3.49%。

一個全面的A股牛市已然到來,我們可以如何佈局?


01

資金跑步入場,硬科技強勢引領


盤面來看,今天不僅是有光模塊(CPO)、芯片、服務器等硬科技產業引領大漲,還包括了稀土有色、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地產建材、家電甚至公用事業等多個板塊也表現亮眼。

表現最亮眼的依舊一眾硬科技巨頭。

寒王寒武紀漲幅繼續氣勢如虹,今天飆漲11.4%,近5日累計漲幅高達45.78%,市值也攀升到了近5800億元,成為全市場高光的焦點。

「海王」海光信息今天也大漲了12.92%,近5日累計漲了37.67%,最近關注熱度幾乎與「寒王」齊平。

還有CPO一哥的中際旭創今天也大漲了14.74%,帶動一眾光模塊同行強勢拉昇。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曙光今日以強勢一字板的姿態迎來第二個漲停板,更加激發市場對於AI芯片產業鏈從芯片、光模塊、液冷、PCB到服務器全產業鏈輪番上場的炒作邏輯。

整體來看,近期的A股上漲板塊從少數賽道大漲到多個行業全面上漲,很顯然,這是市場走向全面牛市的信號。

消息面上,周末,市場終於迎來期待已久的重磅利好。美聯儲鮑威爾發表講話表示不斷「變化」的經濟風險讓美聯儲有了更充分的降息理由。

這番言論,無疑是對降息態度發出了超預期明顯的「鴿派」信號

受此提振,周五晚股在一眾科技巨頭集體飆漲的引領下重新走出大漲行情。

所以今日國內的A股和港股同樣迎來上漲其實並不讓人意外,意外的只是沒想到交易熱情如此強勁。


02

港股科技開啟大反攻


港股市場今天的表現同樣堪稱耀眼恆指大漲1.94%,創下202111月以來的新高。

今天,蔚來大漲15.17%,得益於全新ES8正式發佈並開啟預售大賣,並獲得國際投行的積極評級,花旗更是列出了五大「買入」理由以表看好。

阿里巴巴今天盤中也大漲近7%,收漲5.51%,總市值升至2.37萬億港元。

消息面上,阿里高調宣佈業務架構重大調整,從1+6+N」收縮為四大業務全面聚焦「電商、雲+AI」,此舉獲得了市場的積極認可。

同時,本周阿里將披露二季度業績,在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市場對其業績表現抱有較高期望,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股價上漲。

最近,同樣因為業績助推上漲的大廠頻頻涌現。

上周,快手業績披露Q2收入350.5億元,線上營銷服務收入198億元(同比+12.8%),旗下可靈AI2025Q2實現營收超2.5億元。靚麗的業績刺激快手最近兩天累計達9.76%

就在剛剛,另一家互聯網巨頭拼多多也發佈中期業績報告,拼多多第二季度營收1039.8億元同比增長7%;調整后每ADS收益22.07元,超出市場預期的15.50;調整后淨利潤327.1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的223.9億元。受此刺激,拼多多美股盤前股價直線拉昇,一度漲超11%

百度今天盤中也大漲近7%,並收漲6.25%,有報道稱百度最近從從中國移動處獲得了超過10億元的人工智能項目芯片訂單,這在寒武紀、海關信息等AI芯片商瘋狂飆漲的市場背景下,百度一次性活動10億級別的訂單,堪稱讓市場驚訝的重磅利好。

實際上,在最近,港股的科技板塊有資金加速入場、拉昇股價的跡象越發明顯。

有分析認為,對於美聯預期降息,港股的利好會A股明顯要大的多。

首先,這與港元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有一定影響,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會跟隨美聯儲進行降息操作,進而縮小中美利差,有助於海外資金迴流香港市場,提升港股流動性。

數據顯示,在EPFR口徑下,主動外資在近期開始流入港股市場,上周甚至出現了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周度淨流入港股。此外,高盛報告也顯示,對衝基金正以7周來最快速度淨買入中國股票,既有多頭買入也有空頭回補,是8月以來機構經紀業務中獲淨買入最多的市場。

從美元兑港元的匯率波動也看得出來,資金開始從8月中旬開始就加速打破7.85的弱方兑換保證,反映資金購入港元快速增多。

另一方面,比外資更加瘋狂的是南下資金,今年815日,南下資金逆市大舉加倉,全天淨買入高達358.76億港元,創下有史以來單日淨買入額的新紀錄。

而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已超9568.25億港元,2024年同期翻倍,顯著超過2024年全年8078.69億港元的規模,創歷史新高。

在南下資金的買入名單中,買入最多的是中芯國際、騰訊、阿里、小米、美團、快手等眾多科技巨頭,也為其股價持續上漲帶來的強勁支撐。

另一方面,港股相關ETF也成為資金追捧對象,數據顯示,最20個交易日淨流入約2.3億元,並且連續10天保持淨流入共1.4其中港股科技50ETF(159750)連續10日吸金,年內獲資金淨流入超7.1億元,規模持續刷新上市新高,其已納入兩融標的,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提升。

在大量國內各種資金持續流入下,可以預計,以各科技巨頭為首的港股市場后市上漲,有較大概率會跟上A股科技股的節奏。


03

如何佈局港股牛市?


整體來看,得益於美聯儲降息周期的啟動,以及南下及海外資金繼續大量流入港股的背景下,港股的牛市行情持續性值得期待。

早在7月,包括高盛、瑞銀、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機構就將將港股評級從低配上調至標配,認為更有利的宏觀環境和關税政策的確定性增強,以及美聯儲降息周期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將令港股市場持續受益。

目前港股的熱門賽道眾多,除了傳統的核心行業板塊外,尤其大量聚集了中國在AI、芯片、互聯網、機器人、生物醫藥、新能源、金融科技等領域的核心巨頭,以長期的視角來看,這些領域無不具備巨大的上漲潛力。

在其中,有題材加持、有業績和資金雙支撐的港股科技板塊,肯定是最值得關注的。

比如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蹤的港股科技指數,是市場上唯一100%覆蓋「科技十雄」(阿里、騰訊、美團、小米、比亞迪、京東、網易、百度、吉利汽車、中芯)的港股科技類指數,且權重佔比高達70%

今年以來,港股科技指數漲幅41.96%,跑贏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超10%

估值維度上,在港股科技指數年內漲超40%后,市盈率(PE-TTM)為22.67倍。縱向來看,低於上市以來9成的時間。橫向來看,也顯著低於創業板指的40.08倍和納斯達克100指數的34.94倍。

除了港股科技股,聚焦中概明星科技股的中概互聯ETF(513220)的標的指數——全球中國互聯網指數最新估值也在歷史底部區間,其市盈率(PE-TTM)為9.74倍,縱向來看,低於上市以來8成的時間。橫向來看,遠低於創業板指、納斯達克100指數。

中概互聯ETF(513220)、港股科技50ETF(159750)不需要開通港美股賬户,不用換匯,用人民幣直接交易,還可T+0


04

尾聲


上周,A股迎來重磅歷史時刻,電子板塊市值一舉超過銀行板塊,登頂第一!

這一時刻意義重大之處在於,它不僅反映了以科技為先鋒的新經濟超越以銀行為代表的傳統經濟,也意味着中國股市增長的主引擎被從此切換——將由科技板塊來驅動。

未來已來,屬於中國科技股的紅利時代已經全面爆發,相信無論是在A股還是港股市場,未來必將能走出更多能對比美股科技巨頭的中國頂尖科技巨頭,不妨長線耐心等候。(全文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