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5 15:29
(來源:我的電池網)
【編者按】正極材料周報,系電池網(微號:mybattery)與國內知名企業容百控股下轄公司——容百科技(微號:Ronbay688005)聯合推出正極材料資訊類周報,旨在通過更具價值的數據、報告或資訊等給行業帶來更加客觀的認知和分析,給實業製造以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同時我們將根據讀者、行業、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與項目對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合適資本推動中國正極材料行業的商業化應用進程。另外,探索與企業或機構聯辦欄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滿足公司和市場、用户需求。我們期待着您的關注、參與和支持!
電池網總編室 容百科技
2025年8月25日
攻堅400Wh/kg全固態電池!格林美攜手蔚藍鋰芯三年內實現產業化
8月21日晚間,格林美(002340)發佈公告,公司多年來作為蔚藍鋰芯(002245)最主要的材料供應商,雙方一直保持良好合作關係,近日,雙方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一致同意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展超高比能正極材料與電池技術領域深層次研發工作。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同意組織專班,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技術交流互通各自的研發進展,在一年內實現超高比能電池技術突破,三年內推動全固態電池等400Wh/Kg以上超高比能鋰電池的產業化,將各自技術成果和產品推向市場,達成各自戰略目標。
隨着低空飛行器、智能機器人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對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比能正極材料與電池的產業化技術成爲了行業研究與發展的焦點。(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19.5萬噸!優先產高密度磷酸鐵鋰!龍蟠科技擬募資不超20億擴產
8月21日,龍蟠科技(603906)發佈2025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司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含本數),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淨額擬用於11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項目、8.5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11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項目經營主體為龍蟠科技控股孫公司山東鋰源,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擬對控股子公司常州鋰源進行增資擴股,再由常州鋰源向其全資子公司山東鋰源進行增資擴股或借款。項目實施地點是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建設內容為新建年產11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生產線。
8.5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項目經營主體為龍蟠科技控股孫公司湖北鋰源,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后,公司擬對控股子公司常州鋰源進行增資擴股,再由常州鋰源向其全資子公司湖北鋰源進行增資擴股或借款。項目實施地點是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建設內容為新建年產8.5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生產線。(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國瓷材料擬設合資公司 加碼固態電池材料佈局
8月19日,國瓷材料(300285)公告,公司近日與王琰簽署了《合作協議》。公司擬與王琰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專注於固態電池相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合資公司的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國瓷材料將以自有資金出資800萬元,佔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80%;王琰以自有資金出資200萬元人民幣,佔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20%。
資料顯示,在新能源材料板塊領域,國瓷材料以高純氧化鋁、勃姆石為戰略支點卡位新能源賽道,陸續推出多款鋰電池正極添加劑的核心輔材,同步佈局氧化物/硫化物兩大固態電解質,並籌建合資公司搶佔下一代電池材料先機,迎接安全與性能雙升級需求。(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恆昌新能源攜天一礦業共同拿地 優化新能源材料項目建設佈局
8月19日,川恆股份(002895)發佈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貴州恆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昌新能源」)與關聯方甕安縣天一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一礦業」)擬組成聯合體共同摘牌貴州甕安縣雍陽街道青坑(基礎化工園)的55,587.00平方米三類工業用地,出讓年限為50年,起始價1,917.7515萬元。雙方出資比例為恆昌新能源63%、天一礦業37%。
川恆股份表示,此次擬共同摘牌,主要是結合甕安縣「礦化一體」項目整體推進恆昌新能源及天一礦業各自現有土地的情況,為便於雙方未來建設項目佈局更加高效、合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等目的。雙方按比例共同取得擬出讓宗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后,將對建設項目的佈局進一步磋商,優化項目建設的整體佈局。(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聖泉集團擬發行25億可轉債 上半年電子及電池材料營收8.46億
8月19日,聖泉集團(605589)公告,為滿足公司發展的資金需求,增強公司綜合競爭力,提升盈利能力,擬通過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方式募集資金,發行總額不超過25億元。
公告顯示,聖泉集團本次可轉債將用於綠色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綠色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計劃使用募資2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為5億元。
資料顯示,聖泉集團始建於1979年,是以化學新材料和生物質新材料、新能源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中酚醛樹脂、呋喃樹脂產銷量規模位居國內第一、世界前列。聖泉集團子公司山東聖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聖泉新能源)成立於2017年,專注於硅碳用多孔碳材料、硬碳類負極材料、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騰遠鈷業:上半年淨利潤達4.69億!同比增長9.94%
8月19日,騰遠鈷業(301219)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5.32億元,同比增長10.30%;歸母淨利潤4.69億元,同比增長9.94%。
據介紹,騰遠鈷業主要從事鈷、銅、鎳、鋰、電池材料前驅體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聚焦新能源金屬資源開發利用,為全球領先的鈷、銅、電池材料前驅體產品生產企業之一。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擁有鈷產品3.15萬金屬噸、鎳產品1萬金屬噸、錳產品1萬金屬噸、碳酸鋰0.5萬噸,銅產品6萬噸的生產能力。(來源:海融網)
廈鎢新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長27.76% 正極材料銷量超6萬噸
8月20日晚間,廈鎢新能(688778)披露2025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5.34億元,同比增長18.04%;歸母淨利潤3.07億元,同比增長27.76%;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含税)。
上半年,廈鎢新能鋰電正極材料產品銷量為6.07萬噸,同比增長35.50%;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含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實現銷量3.19萬噸,同比增長20.76%;氫能材料方面,公司實現銷量1974.61噸,同比增長6.16%。(來源:海融網)
鋰鹽長協客户訂單需求穩定 雅化集團上半年淨利潤1.36億元
8月19日晚間,雅化集團(002497)披露2025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4.23億元,同比下降13.04%;歸母淨利潤為1.36億元,同比增長32.87%,基本每股收益0.1178元。
雅化集團表示,上半年,公司鋰鹽長協客户訂單需求穩定,同時公司積極拓展國內外新客户,持續優化客户結構,公司津巴布韋卡瑪蒂維鋰礦所產出的鋰精礦已用於產品生產,公司鋰礦自給率的提升爲鋰鹽產品成本端帶來積極影響,但2025年上半年,鋰行業受整體供大於求以及關税事件擾動等影響,鋰價自二季度開始持續下跌,導致公司鋰業務盈利受到較大影響。(來源:海融網)
磷礦產量下滑 川發龍蟒上半年淨利同比下降18.69%
8月18日晚間,川發龍蟒(002312)披露2025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16.77%;歸母淨利潤2.39億元,同比下降18.69%;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川發龍蟒表示,上半年,公司磷化工收入實現較好增長,但因天瑞礦業充填技改等因素影響磷礦產量同比有所下滑,導致外購磷礦增加進而增加公司整體營業成本,致使公司主要產品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來源:海融網)
久吾高科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5.04億元 用於氯化鋰項目等
8月18日晚間,久吾高科(300631)公告,公司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5.0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投資於班戈錯鹽湖年產2000噸氯化鋰中試生產線BOT項目、特種無機膜組件及裝置生產線項目、補充流動資金。(來源:海融網)
道氏技術擬投建單壁碳納米管項目
8月19日,道氏技術(300409)公告,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原募投項目「年產10萬噸三元前驅體項目(一期7萬噸三元前驅體及配套3萬噸硫酸鎳)」已累計投入募集資金人民幣32,212.77萬元,未投入金額人民幣143,381.58萬元(包含利息收入及理財收益)。根據公司長期戰略規劃和現階段發展需求,公司擬將原募投項目中尚未投入的募集資金30,000.00萬元變更至「年產120噸單壁碳納米管項目」。
道氏技術表示,鑑於公司現有三元前驅體產能足以滿足現階段的訂單需求,結合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為更好把握市場機遇,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按照戰略輕重緩急,公司決定優先發展單壁碳納米管項目。(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7月我國碳酸鋰產量約7.3萬噸 進口鋰精礦75.1萬噸
8月22日消息,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的數據顯示,7月,碳酸鋰產量上升,氫氧化鋰產量較上月有所下降,中礦資源、宜春銀鋰公佈檢修計劃,藏格鋰業停產。
7月,全國碳酸鋰產量約7.3萬噸,環比上升4.2%;全國氫氧化鋰產量約3.4萬噸,環比下降3.1%。全國鋰鹽產量摺合碳酸鋰當量(LCE)約10.3萬噸,環比上升2.0%。
鋰產品進出口方面,7月,我國進口鋰精礦為75.1萬噸,環比增加30.3%,其中進口量前三的國家分別為澳大利亞、尼日利亞、南非。進口鋰礦價格回升,進口價格環比月均上漲約20%。
7月,我國出口氫氧化鋰0.1萬噸,環比下降80.1%,主要出口國家為韓國與日本;氫氧化鋰出口均價為7.1萬元/噸,環比下降8.7%。(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智庫圈點丨鋰價或仍難脱離底部區間
近期碳酸鋰8萬元/噸關口的拉鋸戰,本質是鋰行業短期情緒擾動與長期供需格局的博弈縮影,短期看,礦證問題、企業復產、海外供應等變量仍會引發價格震盪;長期看,供大於求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性扭轉,鋰價或仍難脱離底部區間。
撰文丨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