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星巴克出售中國業務,預計兩周內將收到非約束性報價

2025-08-25 15:03

(來源:歐洲併購與投資)

星巴克出售中國業務,預計兩周內將收到非約束性報價

圖片來源:星巴克官網 圖片來源:星巴克官網

星巴克出售中國業務股權再傳進展。據報道,星巴克已要求入圍的競標者在兩周內提交非約束性投標。此前,星巴克邀請多家俬募機構參與管理層簡報會,包括凱雷Carlyle、殷拓集團EQT、高瓴資本Hillhouse Investment和春華資本Primavera Capital,並披露其中國業務的財務和運營數據。另有消息補充稱,其他潛在競購者還包括貝恩資本、KKR和科技巨頭騰訊

據此前報道,今年5月星巴克就已啟動出售計劃,邀請有意向的各方在6月底前回答有關其業務的問題。該公司當時表示,並未考慮全面出售這項被競標者估值高達100億美元的業務。隨后7月,星巴克進一步篩選出最多10家有意向的收購方,並簽署了保密協議,為潛在的財務和運營數據訪問做準備。目前,星巴克尚未最終確定出售結構或股權規模。首席執行官Brian Niccol上月在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星巴克已收到20多家機構的意向,目前正在評估各種方案。他表示:「我們仍然致力於中國業務,並希望保留相當一部分股份……只有對星巴克有利,我們纔會進行交易。」

這一股權出售動作,也發生在星巴克公佈截至6月29日的三個月整體營收之后——該季度星巴克整體淨營收增長3.8%至94.6億美元,略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但同店銷售額連續第六個季度下滑,降幅為2%。面對市場競爭壓力,此前星巴克已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罕見地下調部分非咖啡飲品在中國的價格,並加快以中國市場為中心的產品的創新步伐。截至6月29日的季度,中國區同店銷售額增長2%,而上一季度這一數據為零增長。

此次引入中國新合作伙伴,有望為星巴克中國業務注入新的發展動力。過去五年,受中國本土低價競爭對手快速發展,以及經濟不景氣背景下消費者愈發注重成本控制的影響,星巴克的市場份額已減少一半以上。數據顯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市場擁有星巴克全球超過五分之一的門店(截至6月底為7,828家),去年星巴克在該市場的份額卻僅為14%,而2019年這一數字還高達34%

在各方迴應方面,星巴克於上周五明確表示拒絕進一步置評;春華資本、凱雷投資、殷拓、KKR和貝恩資本也均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高瓴資本和騰訊則未對置評請求作出迴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