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5 13:50
2025年8月22日,被譽為"杭州六小龍"之一的羣核科技(Manycore Tech Inc.)更新了港股IPO招股書,繼續推進其在港交所的上市進程,衝刺"全球空間智能第一股"。此次上市由摩根大通和建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這是羣核科技自2025年2月14日首次遞交招股書失效后的再次嘗試,也是該公司繼2021年嘗試赴美上市后的又一次資本市場衝刺。
羣核科技是中國領先的雲原生空間設計軟件提供商,產品廣泛應用於住宅及辦公樓、零售店及商業項目等業務場景。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收入計,羣核科技是中國最大的空間設計軟件提供商,約佔23.2%的市場份額。公司與遊戲科學、深度求索、宇樹科技、雲深處科技、強腦科技並稱為杭州"六小龍",且是其中首家申報上市的企業。
財務數據顯示,羣核科技近年來營收保持穩健增長。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從6.006億元增長至7.548億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達到3.991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3.647億元增長9.4%。更令人矚目的是,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扭虧為盈,經調整淨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達到1783萬元。這一轉變標誌着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拐點,此前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虧損金額分別為7.04億元、6.46億元、5.13億元和2.26億元。
羣核科技的毛利率呈現持續提升態勢,從2022年的72.7%提高到2023年的76.8%,2024年前三季度達到80.4%。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別進一步提升至80.9%和82.1%。這種改善主要源於技術、產品和市場的成熟帶來的邊際成本下降,公司營業成本從2022年的1.64億元降至2023年的1.54億元,2024年進一步減少至1.44億元,2025年上半年營業成本僅為7150萬元。
客户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羣核科技服務超過43.3萬名個人客户、4.7萬名企業客户。企業客户、大客户及個人客户的淨收入留存率分別為101.6%、110.0%以及92.3%,表明公司具有良好的客户黏性和業務穩定性。
羣核科技成立於2011年,從酷家樂等空間編輯工具起步,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空間設計平臺。公司積累了海量的物理正確的空間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擁有包含超過4.41億個3D模型及超過5億個結構化3D空間場景。近年來,公司聚焦空間智能,明確了"空間編輯工具-空間數據-空間大模型"三大核心佈局,並升級了"空間智能"飛輪戰略。
人工智能技術成為羣核科技業務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AI助力降本方面,公司的研發開支由2022年的4.38億元,減少10.7%至2023年的3.91億元,又進一步減少13.7%至2024年的3.37億元。研發開支從2024年上半年的1.80億元,減少16.8%至2025年上半年的1.50億元。這種減少主要是通過優化研發人員,引入AI技術提高研發效率,包括利用AI技術簡化產品需求文件並確保質量、協助編碼工作、支援部署及發佈流程以提升效率及準確性等。
在AI助力提升收入方面,羣核科技在AI相關的垂直解決方案業務增速較快。2025年上半年,電商AI解決方案收入同比增長188%。公司於2023年推出3D AI設計工具"酷家樂電商棚拍",以虛擬攝影棚代替傳統實地棚拍,幫助跨境電商企業降本增效。2025年3月,羣核科技推出"AI智能設計平臺",用AI賦能家居客户創建設計方案。截至6月30日,該部分3個月累計訂單金額已超1600萬元。2025年上半年,羣核科技軟件利用人工智能功能生成了約11億張設計圖片,重點賦能空間設計、跨境電商營銷等行業。
羣核科技還開發了面向室內環境AI開發的羣核空間智能平臺SpatialVerse,該平臺依託公司強大的空間結構化數據集及空間編輯工具,能夠構建高度逼真且物理正確的合成虛擬數據集,以模仿真實世界物理特性和空間關係,幫助開發者在虛擬環境中訓練AI生成內容模型,並增強智能機器人、AR/VR系統及具身人工智能的認知及交互能力。在具身智能領域,SpatialVerse已與智元機器人、銀河通用、穹徹智能、智平方、松應科技等企業達成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羣核科技在開源社區也表現活躍。2025年3月,公司開源其空間語言模型SpatialLM,與DeepSeek-v3、通義千問Qwen2.5-Omni共同登上全球最大開源社區Hugging Face趨勢榜前三。今年7月,羣核科技開源3D高斯語義數據集InteriorGS,首次將3D高斯引入到AI空間訓練上,再次登上HuggingFace趨勢榜榜首。
儘管業務發展態勢良好,羣核科技在招股書中提示了與AI技術使用相關的風險。公司表示,將AI技術融入軟件可能面臨潛在的侵權索賠以及較高的監管合規成本。特別是在AI生成的設計內容中使用AI技術,可能面臨知識產權、網絡安全、運營及技術風險。例如,若AI算法的部分訓練基於受版權保護的內容,可能引發與版權侵權相關的問題,並且無法保證羣核科技對AI生成內容的使用不會侵犯第三方的知識產權。
對於未來展望,羣核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隨着公司業務持續增長,預計將受益於規模經濟提升,對長期盈利能力產生正面影響。
對於此次港股上市的募資用途,羣核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五大方向:一是推進國際擴張,深化韓國、東南亞、美國等市場的銷售滲透與品牌推廣,建立本地化合作關係;二是增強現有產品功能,研發面向新場景的解決方案,以滿足現實世界空間及虛擬環境的需求;三是用於支持公司國內銷售及市場推廣活動,並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四是將用於持續投資於公司專有的專用GPU集羣,以支持更大量的併發計算任務;五是補充營運資金及用於一般企業用途。
羣核科技的上市進程受到市場廣泛關注。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25全球獨角獸榜》顯示,羣核科技的估值為160億元。成立至今,公司已獲得包括IDG資本、紀源資本、順為資本、雲啟資本、經緯創投、線性資本、Hearst、Pavillion、高瓴創投、Coatue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支持。
此次羣核科技更新招股書,重新啟動港股IPO進程,不僅為公司自身發展尋求資金支持和國際平臺,也為其他"杭州六小龍"及類似科技企業的資本路徑提供了參考。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和數字經濟蓬勃興起的背景下,羣核科技能否憑藉其空間智能技術和商業模式成功登陸港股市場,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