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5 10:54
2025年08月25日 10:54:06
近日,蒙牛乳業(2319.HK)披露公告稱將分批迴購的742.8萬股進行註銷。自公司2024年8月披露回購計劃以來,截至2025年8月22日累計回購超3100萬股,合計耗資逾4.99億港元。
根據年報數據,蒙牛乳業2024年營收下滑10.1%至886.75億元,歸母淨利潤下降97.8%至1.05億元。2024年的利潤大幅下滑與公司計提貝拉米公司超46億元商譽減值有關。
乳品龍頭伊利股份、光明乳業同樣在2024年出現業績下滑。分析發現,多家乳品公司在近1年進行股份回購,其中伊利股份、維他奶國際的回購規模相對靠前。
液態奶貢獻超八成收入,海外地區收入持續增加
蒙牛集團成立於1999年,產品類型包括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擁有特侖蘇、純甄、冠益乳、優益C、每日鮮語、蒂蘭聖雪、瑞哺恩、貝拉米、妙可藍多、愛氏晨曦、邁勝等諸多品牌。
液態奶是蒙牛乳業的主要收入來源,2024年液態奶收入達730.66億元,佔總收入的82.4%。同期,冰淇淋、奶酪、奶粉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5.8%、4.9%、3.7%。從近幾年的佔比來看,液態奶持續保持在80%以上,呈逐年下滑趨勢;奶粉業務縮量較為顯著。
從地區來看,2024年中國大陸、海外地區分別佔總收入的94.7%、5.3%。其中海外地區的營收貢獻整體上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毛利率方面,蒙牛乳業自2022年以來維持增長,2024年達到39.6%,創近10年新高。對比蒙牛乳業的可比公司時,伊利股份、光明乳業在2024年均出現營收、利潤雙降問題。伊利股份的2024年收入達1157.8億元,同比下滑8.24%;歸母淨利潤84.53億元,同比下滑18.94%。光明乳業的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42.78億元、7.22億元,分別同比下降8.33%、25.36%。
鉅額商譽致利潤大跌
2020年至2023年,蒙牛乳業營收從765.99億元上升至990.95億元,2024年營收下滑10.1%至886.75億元。歸母淨利潤則從2023年出現下滑,2023年同比下降9.31%至48.09億元,2024年下降97.8%至1.05億元。
分析發現,2024年的利潤大幅下滑與公司計提超46億元商譽減值有關。
2019年,蒙牛乳業以每股12.65澳元收購澳洲奶粉公司貝拉米全部股本,收購代價總額14.6億澳元(約人民幣71.4億元)。收購日,公司形成商譽及無限使用年期商標分別為5.5億澳元及11.32億澳元。
2021年以來,貝拉米業績表現較差,公司在2024年年報中稱決定對貝拉米計提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虧損11.547億元及34.901億元。目前,貝拉米的商譽余額為0,無限使用年期商標減計至16.118億元。
截至2024年末,公司商譽余額約76.78億元,其他無形資產余額約88.29億元,合計約佔公司總資產的15.5%。
近一年回購近5億港元
截至2024年末,蒙牛乳業第一大股東為中糧集團,持股24.24%。此外,三菱日聯金融、瑞銀集團等為公司前十大股東。
2024年8月,蒙牛乳業披露股份回購計劃,計劃未來12個月內最高回購20億港元。自2024年9月至2025年7月,公司已累計回購3152.4萬股,約4.99億港元。
同期,在A、H股上市的乳品類企業中有不少公司在進行回購。伊利股份、維他奶國際的回購金額分別達到7.08億元、2.28億港元,規模靠前。此外,皇氏集團、均瑤健康、中國旺旺、貝因美、李子園等回購金額達到數千萬元。
(文章序列號:1958805279051223040/P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