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風私有化事件后,如何看待低估值汽車股的投資邏輯?

2025-08-25 10:06

東風私有化后,汽車行業中普遍被低估的國企的估值邏輯可能發生重構。近期私有化案例凸顯汽車行業國企對市值管理的重視,后續國企的資本運作有望更加密集,有助於解決國企股權融資的困境。同時,國企迟來但並不會缺席的智能電動化轉型也在帶來基本面的好轉。

▍汽車行業重大事項:東風集團股份於8月22日公告,擬私有化退市並推動嵐圖汽車港股上市。

8月22日晚,東風集團股份(H)公告,擬採用「股權分派+吸收合併」的創新組合模式,先將持有的嵐圖汽車79.67%股權,按持股比例向全體股東分派,隨后助力嵐圖汽車以介紹上市方式登陸香港聯交所,實現嵐圖在資本市場的獨立發展。同時,東風汽車在境內全資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 (武漢) 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吸並主體,向控股股東支付股權對價,向其他小股東支付每股6.68港元現金對價,實現對東風集團股份100%控制,完成東風集團股份私有化退市,兩大核心環節互為前提、同步推進。考慮到該方案實際溢價超80%,中信證券預計股東層面,最終投票通過概率較大。

▍獨木不成林,東風是近期國企在H股退市的又一案例。

東風集團股份私有化並非近期唯一的私有化案例。汽車行業的中集車輛(1839.HK,301039.SZ)此前也於24年6月完成H股私有化退市(保留A股上市平臺)。長期以來,不少汽車國企在H股市場遭受了外資的不公平估值待遇。其中,東風集團股份堪稱所有國有汽車公司中估值最嚴重偏離基本面的公司:公司在H股長期遭受不公正估值,歷史最低估值曾低至0.1倍PB,近3年PB估值中樞僅為0.28倍,位於全球汽車製造商中最低PB估值的行列,已基本喪失融資功能。其他國企在H股的估值也普遍低估,不利於汽車國企在資本市場獲取發展資本。

▍近期私有化案例凸顯汽車行業國企對市值管理的重視,后續國企的資本運作有望更加密集,同時有助於解決國企股權融資的困境。

汽車行業正處於電動化、智能化的重要轉型期,汽車行業國有企業在過去幾年普遍在轉身速度上慢於體制靈活的民營企業。無法有效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是國有企業在競爭中逐漸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特別對於東風、廣汽等大型汽車企業,其集團涵蓋業務眾多,業務的多元性也導致公司整體估值容易出現「多元化業務的估值折價」。東風集團股份的私有化將成為汽車行業里程碑式的資本運作,凸顯了汽車行業國企對市值管理的重視。此外,中信證券預計該事件后續對行業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啟示:1)上述列舉的H股低估值汽車國企的私有化、回購或者增持的可能性將大幅提升;2)私有化只是其中的一步,后續大型汽車集團有可能繼續將其中質地優秀的業務進行分拆上市,除了此次介紹上市的嵐圖以外,國企子公司均有可能成為后續資本運作的焦點;3)大型汽車企業的小市值關聯公司或低估的上市平臺有潛在成為「殼資源」的可能性。

▍改變預期的不僅是資本運作,國企迟來但並不會缺席的智能電動化轉型也將帶來基本面的好轉。

今年以來,上汽、東風、長安、北汽、廣汽等國企的新能源新車型發佈密集,較過去兩年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國有企業的轉型基本可以總結為三條路線並舉:1)重點做大自主品牌;2)加深和外部科技企業(如華為)的合作;3)對合資品牌進行反向技術輸出。特別是合資品牌層面,市場對其新的模式轉變還缺乏足夠認知,目前對合資品牌只給予很低的估值。但實際上,最近一年大型汽車集團紛紛利用其中方優勢的供應鏈資源和研發效率,幫助合資品牌進行發展轉型。今年以來,一系列按照新合作思路推出的合資品牌車型,都在市場取得了成功,典型代表如廣汽豐田的鉑智3X、東風日產N7,以及即將上市的奧迪A5L。此類合資公司除了在銷量上可能出現企穩跡象,更有可能在后續成為中國新能源、智能化技術向海外輸出的一個平臺。

▍風險因素:

東風方案被證監會國際合作司或聯交所或股東等否決,無法按預期推進;行業新能源發展不及預期;重點公司新車型銷量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

東風私有化后,汽車行業中普遍被低估的國企的估值邏輯可能發生重構。近期私有化案例凸顯汽車行業國企對市值管理的重視,后續國企的資本運作有望更加密集,同時有助於解決國企股權融資的困境。同時,國企迟來但並不會缺席的智能電動化轉型也在帶來基本面的好轉。除了資本運作的潛在標的外,重點推薦投資從兩個視角關注汽車行業國企的投資機會:1)與華為等科技企業的合作;2)合資品牌的技術反向輸出帶來的商業模式變化。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8月24日發佈的《汽車及零部件行業重大事項點評—東風私有化事件后,如何看待低估值汽車股的投資邏輯?》報告,分析師:尹欣馳S1010519040002;李子俊S1010521080002;康凱S1010523030005;武平樂S1010522080002;董軍韜S1010522090003;趙少波S1010524120004;李湉漪S1010524100011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