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Q2財報透視港股互聯網板塊下半年「攻守道」

2025-08-25 07:12

  來源:易方達基金

  近期,騰訊、網易等頭部互聯網企業集中披露半年報,其中競爭趨緩的賽道收入穩健、利潤普遍大超預期。透過已披露的二季度財報,部分前期市場關注的焦點問題逐漸清晰:AI商業化已在騰訊等龍頭率先落地,行業最慘烈的「內卷」階段正在過去,「燒錢換規模」讓位於「效率換利潤」

一、港股互聯網板塊二季度數據覆盤

  近期,騰訊、網易等頭部互聯網企業集中披露半年報,其中競爭趨緩的賽道收入穩健、利潤普遍大超預期,其中騰訊憑AI全面提效,遊戲、廣告、雲三核共振,實現營收1,845億元、淨利630.5億元的雙位數增長並超越市場一致預期;網易借《燕雲》等全球化新作帶動遊戲收入增15%、淨利增22%,營銷效率同步回暖;在線音樂雙雄付費用户與ARPPU齊升,騰訊音樂淨利飆升37%,網易雲音樂大幅扭虧;唯品會收入雖略降,但高價值SVIP增15%,盈利依舊穩健;京東收入大漲22%卻因外賣重投入侵蝕過半利潤。

  透過已披露的二季度財報,部分前期市場關注的焦點問題逐漸清晰:AI商業化已在騰訊等龍頭率先落地,行業最慘烈的「內卷」階段正在過去,「燒錢換規模」讓位於「效率換利潤」。本文將從財務數據為切口,回答市場最關心的兩個問題——AI的商業化究竟走到哪一步?內卷何時真正休止?並據此給出如何把握當下行情的操作思路。

二、AI商業化加速?AI賦能業務表現情況如何?

  前期市場最為關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AI相關的業務表現情況如何,是否有更多商業化的證據。本季財報,我們發現AI已從願景敍事蜕變為可驗證的業績增量,廣告板塊率先兑現——頭部企業收入同比躍升20%至358億元,核心驅動力源自AI在創意生成、智能投放、精準推薦與全鏈路歸因的四位一體滲透。生成式素材將CTR中樞提升雙位數,更細顆粒度的歸因算法直接放大ROI,驅動商家正向加投,平臺流量與變現效率同步抬升,形成自我強化的飛輪。

  管理層業績電話會透露,本輪增長並非流量普漲,而是AI驅動的廣告平臺升級精準引爆需求,視頻號及小程序廣告收入同比高增50%,微信搜一搜廣告增幅更達60%,每一分增量均由算法實時匹配用户意圖與商家供給。

  除此之外,在遊戲業務我們也發現了相同的證據,遊戲側正進入AI武裝的「軍備競賽」。頭部廠商借生成式AI將劇情、關卡與角色文本的產出周期由月壓縮至天;NPC基於玩家行為實時生成個性化對話,沉浸感呈指數級躍升;獲客端,AI依據用户畫像自動迭代千人千面的買量素材,首日留存率顯著抬升;運營端,智能推送系統實時匹配任務與禮包,激活沉默用户。簡言之,AI不僅實現降本增效,更在重新定義遊戲從研發到發行的全價值鏈。

三、競爭格局情況如何?「內卷」是否趨緩?

  投資者聚焦的第二個變量是競爭格局。最新財報與高頻數據共同指向:政策引導與虧損加大的雙重約束下,本地生活價格戰已行至拐點。一方面,外賣補貼的邊際收益快速遞減,某頭部平臺新業務(含外賣)Q1 營業虧損由去年同期的 13 億元陡增至 148 億元,后續的盈利壓力或將迫使管理層率先「踩剎車」;另一方面,其余巨頭相繼表態「迴歸商業理性」,第三方數據庫已捕捉到兩家補貼強度環比回落 3–5 個百分點的早期信號,儘管幅度尚温和。值得注意的是,現金流更充沛的競爭對手短期仍可能加碼補貼搶份額,但在虧損放大與監管持續提示「嚴防惡性競爭」的背景下,激進策略已難以為繼。

  綜合來看,本地生活賽道有望在 2025 年第三季度迎來補貼退坡的共振窗口,行業盈利預期隨之觸底修復,競爭範式正式由「燒錢擴張」切換至「效率為王」

四、如何選擇更適合的港股科技ETF產品把握拐點?

  隨着ETF市場快速增長,產品數量激增,投資者面臨「挑花眼」的困惑:在眾多港股科技ETF中,哪一隻才真正適合自己?易方達指數給出「一題三解」:想要一鍵打包橫跨港美的中國頭部互聯網龍頭,直接選旗艦QDII——中證海外互聯ETF(513050),騰訊阿里高權重、超額收益第一;想深度參與港股AI全產業鏈,從上游芯片到下游應用「一網打盡」,恆生科技ETF(513010)是最佳工具;若受QDII額度限制,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513040)用分散均衡的港股通倉位提供同款賽道敞口。

三隻產品優勢互補——想要純粹龍頭選513050,想押注AI全產業鏈選513010,受額度限制則可直接上車513040。各位投資者可以按需配置,歡迎多多關注!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詳閲基金法律文件及交易所、結算公司等相關業務規則。本資料根據市場公開信息整理,不代表易方達基金的觀點,僅供參考。也不構成本公司任何業務的宣傳推介材料、投資建議或保證,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經理過往獲獎經歷不預示本基金未來業績表現。

  請投資者關注投資基金的特有風險,如指數基金投資於目標指數成份股的風險及跟蹤該指數的目標ETF的風險、指數基金投資風險,包括且不限於標的指數波動風險、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及其聯接基金投資的特有風險等,在投資基金前請認真閲讀《基金合同》和《招募説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在瞭解產品情況及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對基金投資作出獨立決策,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完整版風險提示函詳閲易方達官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