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8-25 08:19
- 鮑威爾「放鴿」暗示九月降息!美股應聲沸騰狂歡
- 谷歌股價觸及歷史新高!傳蘋果欲借谷歌Gemini升級Siri
- 英特爾官宣歷史性協議:美政府89億美元收購9.9%普通股
- 恆指季檢結果出爐!中國電信、京東物流、泡泡瑪特染藍
- 中國保險資產協會:股票是下半年保險機構首選投資資產
上周五,鮑威爾美聯儲主席在一場重磅演講中如期釋放鴿派信息,美聯儲最快可能在9月的政策會議上降息,隨即引爆4月以來最猛烈的跨市場上漲。標普500指數從連續五天的下跌中反彈,上漲了1.5%,收盤價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受利率和經濟敏感型股票的推動,羅素2000指數飆升近4%。美元下跌,比特幣等風險資產上漲,因為市場預期美聯儲將通過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黃金上漲1%。
惠譽預計2025年美國政府赤字將收窄至佔GDP的6.9%;預計2026年美國政府赤字將升至佔GDP的7.8%;預計2027年美國政府赤字將升至佔GDP的7.9%;預計2026年加快降息步伐將有助於提升下半年初的國內需求,從而推動2027年經濟增長回升至2.1%。
英偉達機器人賬號在社交平臺發佈預熱推文,「你安排好時間了嗎?2025年8月25日。」配圖中是一個黑色禮盒,上面是一張寫着「好好享受!」、帶着黃仁勛簽名落款的賀卡。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12日的行業頂級會議SIGGRAPH上,英偉達發佈了開源物理AI應用和機器人視覺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
特朗普宣佈對「進入美國的家俱進行重大關税調查」,此舉可能為特定行業徵收關税鋪路。 「在未來50天內,這項調查將完成,從其他國家進入美國的家俱將被徵收關税,税率待定,」特朗普周五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聲稱這將重振本土家俱製造商。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公佈了2025年下半年保險資產管理業投資者信心調查結果。資產配置偏好來看,股票是下半年我國保險機構首選的投資資產,其次是債券和證券投資基金。多數保險機構預期下半年各類資產配置比例與2025年初基本保持一致,部分保險機構有可能適度或微幅增加股票和債券投資。
上周道指漲1.53%創下歷史新高,納指收跌幅0.58%,標普500指數漲幅0.27%,報6466.91點;截至上周五收盤,大型科技股普漲,特斯拉漲6.22%,谷歌、亞馬遜漲超3%;英特爾大漲5.5%,美國政府已獲得公司10%股份。
華盛美股夜盤重磅上線!24小時交易不間斷
華盛通正式上線美股夜盤交易功能,讓您在非常規交易時段也能立即入市,把握這些瞬間的市場變動。無論是財報、經濟數據發佈,還是國際突發事件,您都可以利用夜盤交易快人一步,搶先佈局。
谷歌上周五股價飆升3.17%,收於206.09美元,盤中股價觸及208.54的歷史新高。此前有報道稱,蘋果(AAPL.US)正考慮與谷歌合作,利用其人工智能模型Gemini為下一代Siri語音助手提供支持。蘋果股價同日上漲1.27%,報227.76美元。
英特爾宣佈與特朗普政府達成歷史性協議,美國政府將向英特爾公司投資89億美元,以購買其普通股。該公司正在進一步擴大其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穩定半導體供應鏈。這筆89億美元的投資加上英特爾迄今已獲得的22億美元「芯片」撥款,總計投資達111億美元。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周五呼籲眾人加入其人工智能公司xAI,以對抗軟件巨頭微軟。馬斯克在X平臺上表示:「加入@xAI,幫助創建一家名為Macrohard的純人工智能軟件公司。雖然名稱有點戲謔意味,但這個項目是真實存在的。
根據本周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上的研究結果,GLP-1受體激動劑,例如禮來的減肥和糖尿病療法Mounjaro以及諾和諾德的Ozempic,能夠降低患癌風險。
8月22日,恆生指數有限公司(「恆生指數公司」)宣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之恆生指數系列季度檢討結果,所有變動將於2025年9月5日(星期五)收市后實施並於2025年9月8日(星期一)起生效。其中,中國電信(00728)、京東物流(02618)、泡泡瑪特(09992)將被納入恆生指數成份股,成份股數目將由85只增加至88只。
港股新股
佳鑫國際資源 | 申購中
奧克斯電氣 | 申購中
港股財報
海底撈、藍思科技、凱萊英、藥捷安康-B、時代天使、KEEP、安井食品、中國創新投資
美股新股
$PAPA 、 $MGN 、 $FOFO 、 $ELCG 、 $POAS 、 $POM
美股財報
盤前:拼多多
直播預告:
【08月25日 19:30直播】拼多多(PDD.US)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
【08月28日 05:00直播】英偉達公司 (NVDA.US) 2026財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
以上是今天的華盛早報,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