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即將降息的美股科技股如何佈局?

2025-08-24 19:57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作者:陳俊雲 許英博 賈凱方 高飛翔 劉天昊

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釋放鴿派信號,預計美聯儲9月降息將是大概率事件。

疊加新關税框架的逐步清晰,以及此前的《大而美法案》(OBBBA法案)帶來的財政刺激等,料將推動市場主要尾部風險的消除,為美股科技板塊創造出較為穩定、韌性的宏觀環境,疊加板塊自身向上的經營周期等,我們持續看好美股科技板塊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機會,結構上首選業績正進入周期反轉通道的應用軟件、模擬芯片等子板快,並持續看好AI(計算芯片、HDD、先進製程)、互聯網(一線巨頭)、Fintech等領域的投資機會,並謹慎看待缺乏明確業績支撐的主題性板塊。

事項:

在本周五舉行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表講話,指出「風險平衡似乎正在發生轉變」,並強調美國就業市場面臨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關税帶來的影響更可能為一次性價格上升,這些因素「可能需要我們調整政策立場」,鴿派講話預示美聯儲9月降息料將是大概率事件。關於降息對於美股科技股的影響,我們總結判斷如下:

市場整體:樂觀看待未來6~12個月美股科技股表現。

我們判斷,9月份美聯儲降息,疊加新關税框架的逐步清晰,以及此前的OBBBA法案帶來的財政刺激等,料將推動市場主要尾部風險的消除,為美股科技板塊創造出較為穩定、且偏韌性的宏觀環境,並推動下游企業客户IT支出、技術研發等的快速恢復,直接利好軟件SaaS、在線廣告、電商、Fintech、IT硬件、模擬芯片等科技子板塊。但考慮到當前美國經濟韌性、就業市場的相對穩定,以及關税帶來的通脹風險仍待進一步觀察等,后續持續大幅、快速的降息料將是小概率事件,中期可能相對較高的中性利率水平,亦使得我們在結構上繼續偏好資產負債表相對穩健的個股,規避缺乏明確業績支撐的主題性板塊。

軟件SaaS:複製2024H2,左側佈局應用軟件。

宏觀動盪+AI導入緩慢等共同導致美股應用軟件板塊年初以來的疲軟,「AI消滅軟件」的論調更是使得8月以來的市場舉步維艱。我們判斷,所謂的AI威脅更多停留於敍事層面,缺乏基本的邏輯和常識支撐。結合宏觀預期、AI進展等層面因素,我們判斷美股軟件板塊當下面臨的市場特徵和2024H2較為相似,預計9月降息等帶來的宏觀預期的企穩,相應伴隨的企業2025H1積壓的軟件支出在下半年的集中釋放,以及經歷約三個季度的產品部署、用户導入后的AI+軟件收入的逐步體現等,料將使得美股軟件板塊複製2024H2的反彈走勢,我們繼續將其視為美股科技板塊2025H2的top pick。在結構上,我們建議積極左側佈局當下市場預期計入嚴重不足的應用軟件板塊,並關注基礎軟件、信息安全中的高成長個股。

半導體&硬件:周期復甦、AI並行推進。

宏觀預期企穩,疊加近期特朗普關於半導體關税的表態等,美股半導體&硬件中短期面臨的不確定性正在大幅降低,目前全球半導體行業仍處於上行周期的中段左右,行業周期性風險有限,我們建議繼續聚焦AI+周期兩條主線:1)AI,我們預計2026年全球AI CAPEX將同比+50%左右,微觀供應鏈短期繼續保持強勁勢頭,但當前位置市場風險收益比相對一般,市場仍需持續關注上游投入、下游產出之間的商業閉環,結構上偏好市場預期計入仍相對不足的機械硬盤(HDD)、AI網絡設備(Scale Up),以及政策風險出清的先進製程等,謹慎看待HBM;2)周期,歐美關税框架落地帶來的汽車市場風險消除、較低的股價位置、觸底復甦的行業周期等,當前時點的美股模擬芯片板塊具備周期股投資的諸多理想特徵,建議重點關注,謹慎看待半導體設備(SPE)、消費電子等。

互聯網:持續聚焦一線巨頭。

目前美股互聯網巨頭正持續受益於AI技術紅利,體現為:AI帶來互聯網平臺用户流量、商品&廣告推薦效率等指標的顯著改善,同時AI帶來的coding&運營人員效率提升、費用削減等,亦有效對衝了AI CAPEX帶來的成本端上行壓力。宏觀韌性,AI滲透率的快速提升,疊加新關税框架下互聯網巨頭海外政策不確定性大幅下降等,我們持續看好美股互聯網巨頭中期的投資機會,並體現在在線廣告、在線零售、共享出行等子板快。

Fintech:關注需求改善機會。

宏觀韌性+降息料推動美國消費信貸、風險資產交易等相關需求料將持續增加,一線相關公司有望持續受益,根據LendingTree的數據,41%的美國人在8月份考慮使用BNPL貸款,比7月份上升了5%,這是自2021年12月該公司開始跟蹤數據以來的最高月度水平,此外The Block數據顯示,7月以來數字資產的交易規模環比大幅增長。同時政策利率的下降,有助於主要金融科技公司持續擴大資產負債規模,並相應降低融資、交易相關的成本。雖然部分投資人擔憂政策利率下降帶來息差收縮對相關公司收入的影響,但我們判斷新增需求、業務多元化能夠持續對衝,我們持續看好「金發女郎」敍事下金融科技公司后續的投資機遇。

風險因素:

美國通脹數據脱錨風險;AI核心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風險;科技領域政策監管持續收緊風險;私有數據相關的政策監管風險;全球宏觀經濟復甦不及預期風險;宏觀經濟波動導致歐美企業IT支出不及預期風險;AI潛在倫理、道德、用户隱私風險;企業數據泄露、信息安全風險;行業競爭持續加劇風險等。

投資策略:

穩定、韌性的宏觀環境,疊加有利的經營周期等,料將推動美股科技板塊業績持續上行,我們持續看好美股科技板塊未來6~12個月的投資機會,結構上首選業績正進入反轉通道的應用軟件、模擬芯片等子板快,並持續看好AI(計算芯片、HDD、先進製程)、互聯網(一線巨頭)、Fintech等領域的投資機會,但謹慎看待缺乏明確業績支撐的主題性板塊。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8月24日發佈的《前瞻研究行業美股科技板塊跟蹤點評—即將降息的美股科技股如何佈局》報告,具體分析內容(包括相關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分析師:陳俊雲  許英博  賈凱方  高飛翔  劉天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