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4 08:00
(來源:ETF鍊金師)
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態度正在經歷顯著的轉變。根據高盛最新發布的數據,近期對衝基金以七周以來的最快速度淨買入中國股票,具體表現為多頭買入和空頭回補的雙重驅動。與此同時,野村證券的報告指出,新興市場基金在七月份對印度股市的投資權重大幅減少,而對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的配置則顯著增加,顯示出外資對中國市場的青睞。
在市場表現方面,8月22日,中國資產迎來大幅上漲,滬指上漲1.45%,成功突破3800點,創下十年新高。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超過2%和3%,科創50指數更是大幅上漲超過8%。在香港市場,恆生指數上漲0.93%,恆生科技指數則飆升2.71%。美股市場的中國資產同樣走強,截至美東時間周五收盤,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漲2.73%,兩倍做多滬深300 ETF和三倍做多富時中國 ETF的漲幅均超過6%。這一系列數據表明,中國資產的持續走強正在吸引更多外資的積極入場。
根據野村證券的最新報告,新興市場基金在七月份顯著減少了對印度股市的配置權重,而將資金轉向了中國A股和H股以及韓國市場。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進一步顯示,6月中國股市吸引了外資機構投資者12億美元的淨流入,而這一趨勢在7月得以延續,淨流入總額增至27億美元。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隨着外資的持續流入,中國股市將迎來更強勁的資金支持。
外資對中國資產的樂觀展望也愈加明顯。據美銀最近的調查報告,基金管理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情緒正在上升,反映出自2025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高盛的分析師指出,市場上還有大量閒置資金尚未進入,預示着本輪上漲潛力依然強勁。預計中國家庭目前持有的約55萬億元人民幣「超額存款」中,僅22%的資金配置在基金和股票上,潛在資金流入的規模可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
在景氣回暖的背景下,瑞銀證券的分析師孟磊認為,自8月以來A股市場的上漲斜率逐漸加陡,主要指數突破2024年10月的高點后,產生的賺錢效應將繼續吸引場外資金的入場。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A股的上漲受益於流動性改善,投資者的資金正在從債券市場和存款向股市流轉。與以往的短期衝高不同的是,自6月以來的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表明市場對長期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
外資流入的趨勢也可能在未來加速。一方面,中國監管機構在努力提高股東回報,另一方面,中國股票市場的估值依舊具備吸引力,加之美國降息的預期不斷升溫,這將吸引更多國際資金迴流至中國市場。惠靈頓管理公司的宏觀策略師Johnny Yu指出,儘管中國經濟在今年上半年的增長好於預期,投資者對新消費、人工智能、機器人及高端製造等領域的結構性變化尚未充分重視,這些領域可能為未來的投資提供豐富的機會。
多家外資機構一致認為,中國成長股的核心吸引力在於其在科技研發方面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高端製造和半導體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瑞銀等機構指出,中國企業在AI應用和創新葯物等領域的商業化速度逐漸超越歐美,形成了全產業鏈的閉環優勢。中國資產的吸引力和市場的樂觀情緒,正在促使外資持續加碼,為后續的市場表現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