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4 12:07
2021年開始,神經介入領域被納入集採,4年來行業格局已發生巨大變化。在集採政策的持續推動下,國產化率較低的器械領域成爲了投資熱點。今年以來,微創腦科學、歸創通橋、沛嘉醫療-B漲幅分別達到72.77%、103.72%、113.32%。
市場最關注的,莫過於國產廠商的集採表現。歸創通橋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收入4.82億元,同比增長31.7%,淨利潤1.21億元,同比增長76%。近日,歸創通橋管理層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從政策層面來看,醫藥集採規則呈現温和趨勢,藥監局對創新器械也有支持政策。公司過往對集採很重視,2020年12月開始第一個產品參加集採到現在,總體表現還是不錯。在國家集採和大的省際聯盟集採中,都保持較好的中標情況。
「中國的神經血管介入市場,進口品牌佔比80%,外周血管介入市場,進口品牌佔比也高達85%。」管理層表示,集採價格落地后,預計國產化趨勢不會改變,公司將在存量市場中尋找增量。
目前,神經介入類(彈簧圈、顱內支架、血流導向密網支架)均已納入集採。總體來看,單品價格較高、技術門檻較高、競爭格局較好的產品降價幅度在10%~25%之間,彈簧圈的中選價格則從此前的1.2萬元降到最低3277元。
集採已成為醫藥行業發展的關鍵分水嶺。部分沒有中標的頭部企業,原有市場份額持續被競爭對手擠壓、瓜分,另一部分企業則主動把握集採及集中談判機遇,成功突破原先市佔率較低的區域或品類市場。
半年報顯示,歸創通橋核心業務神經血管介入產品和外周血管介入產品的銷售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5.0%、46.2%。公司提到,在江蘇省醫用耗材集採接續採購中,公司顱內動脈瘤栓塞彈簧圈順利完成續標。公司產品自商業化以來,在臨牀場景的使用數量已經突破100萬個。
在業績交流會上,歸創通橋管理層也提到,上半年執行的集採、特別是續約的規則有所優化,比如河北省牽頭的血管介入耗材集採最近的產品增補規則提到,新品種可以參考已有產品的均價進行掛網,這對行業是個振奮的消息。
「河北縫合器集採我們首次參加並獲取中標資格,平均價降幅在8%左右,成功進入當地市場。江蘇彈簧圈集採續標我們降價10%左右,目前在等待執行階段。過去3年,我們的抓捕器在河北市場保持最大的市場份額,這次也是成功續標,並且降幅相對温和。」該人士表示,未來行業還是國產化和國內龍頭強者恆強的趨勢,公司產品的毛利率和淨利率有望持續改善。
集採政策也在引導企業合理報價。今年7月,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施子海表示,國家醫保局研究優化具體規則,在中選規則方面,優化價差的計算「錨點」,不再簡單地以最低報價作為參考。同時,對於報價最低的中選企業,要公開説明報價的合理性,並承諾不低於成本報價。
中信建投表示,若集採未落地的賽道降幅緩和,集採已落地的賽道温和續約或聯動,板塊估值和業績確定性有望迎來修復。
我國是全球腦卒中手術的主要市場之一,神經介入器械為心腦血管高值耗材中增長最快的領域。
近日,國家醫保局正式印發《醫療保障按病種付費管理暫行辦法》,推進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在業績説明會上,有投資者提問該政策是否會限制醫院神經和外周介入的手術量。
歸創通橋管理層表示,公司看到手術量的增速依然比較可觀,DRG2.0對於定價更規範。尤其是集採價格落地后,醫生也能夠使用各種產品組合更好地進行治療。
該人士還提到,去年第五批耗材國採執行后,一方面(外周血管支架)本身的植入量在增加,另一方面也帶動其他產品,比如藥物球囊的放量。最新消息顯示,藥物球囊也即將迎來第六批國採。該人士預計,待藥物球囊國採價格落地后,其使用量也有望繼續增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集採推動下,神經介入企業產品過去3年銷售量增長明顯。2024年,多家頭部公司實現盈利。比如微創腦科學在2023年扭虧后,2024年實現淨溢利2.49億元,歸創通橋、沛嘉醫療也均實現扭虧。
此前,歸創通橋給出2025年業績指引為全年淨利潤1.5億元。今年上半年已實現1.2億元,投資者發問,公司是否會調高全年業績預期。歸創通橋管理層迴應稱,從過往情況來看,公司下半年的費用會多一些,但目前有信心全年淨利潤會超過之前的預期,未來兩年仍然維持之前的預期。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