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李書福的快刀,劈出一條財路

2025-08-23 20:4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財天COVER)

01、創新高的財報,喜憂參半

「我代表吉利汽車,向所有吉利旗下品牌曾經有背刺感覺的用户表達真誠的歉意。」近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悦在吉利汽車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公開道歉。

起因是去年極氪001三次改款,引起了老車主的集體吐槽,造成了極氪品牌成立以來最大的用户信任危機。后來,極氪副總裁林金文解釋,稱汽車行業實在太捲了,極氪需要儘快把最好的技術和產品提供給用户,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較好的表現。

顯然,用户並不買賬,以「用腳投票」表達自己的不滿。今年上半年,極氪累計銷量為90740輛,僅同比增長3%,遠不及2024年87%的增速。雖説是吉利汽車旗下的一張新能源王牌,但極氪的表現倒是沒有給整個吉利汽車拖后腿。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總銷量約140.9萬輛,同比增長47%,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約72.5萬輛,同比大增126%,遠超同期國內40.3%的整體增速。吉利汽車的新能源滲透率就此達到了51.5%。

在燃油車板塊,吉利汽車也實現了8%的同比增長,增速基本與去年持平,賣出新車約68.4萬輛,仍然穩居中國燃油車市場自主品牌的TOP1。

正是由於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拉動,吉利汽車今年上半年市佔率首次突破兩位數,達到10.4%,相比2024年提升2.6個百分點,超越長安汽車,位列自主品牌第二名。

而且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吉利與老對手比亞迪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桂生悦表示,目前吉利新能源汽車市佔率為11.44%,還處於第二位,但是與第一名比亞迪的差距已經從去年相差27個百分點,縮短至18個百分點。「我相信我們跟第一名(比亞迪)的差距會越來越小,甚至反超。」

今年上半年,吉利銀河是吉利新能源最重要的增長引擎,累計銷量達54.8萬輛,同比暴增232%。吉利銀河的成績讓管理層信心大增,高調調整了2025年全年銷量目標,從原定的271萬輛增至300萬輛。

雖説吉利的銷量在高歌猛進,但盈利能力卻在下滑。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實現營收1502.85億元,同比增長26.5%;歸母淨利潤為92.90億元,同比下降13.0%。同期,吉利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至16.4%。並且,由於吉利銀河品牌銷量佔比的提升以及極氪銷量增長乏力,吉利單車平均收入同比減少1.4萬元至9.6萬元。

放眼全球市場,吉利汽車在海外的表現不及國內。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的出口量為18.4萬輛,同比下滑8%,同期中國汽車出口量的增長率是10.4%。

「最主要還是受到單一東歐市場的影響。」吉利汽車集團CEO、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淦家閲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補充説,「上半年,吉利在東歐市場單一市場總下降幅度達40%~50%,總體造成了20%左右負增長」。

從吉利汽車的出口產品結構來看,燃油車仍然是主力,佔比約78.3%,新能源出口量約4萬輛。作為對比,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的銷量達到了47.2萬輛,已經超過了2024年全年。

整體而言,資本市場對於吉利汽車今年的表現還是認可的。年初以來,吉利汽車的股價已增長將近40%,明顯跑贏其他自主品牌。

02、摸着比亞迪過河

看着吉利汽車的這份半年報,不少行業人士得出共性結論:吉利在摸着比亞迪過河。

在2024年9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公佈《台州宣言》后,吉利旗下的各品牌開始了一系列整合。目前,吉利汽車在乘用車市場擁有四個主力品牌:定位主流新能源市場的「吉利銀河」品牌;聚焦潮流運動科技的領克;深耕高端豪華領域的極氪;還有繼續撐着吉利燃油車市場的中國星系列。

其中,吉利銀河在上半年表現最為突出。基於GEA架構推出的吉利星願,成為期內中國乘用車銷量排名第一的車型;基於GEA Evo架構產出的吉利銀河星耀8,上市后即成為中國B級插電混動轎車細分市場銷量第一。仔細看,吉利銀河幾乎每款車型都能在比亞迪找到直接競品。

比如吉利的混動系統叫雷神EM-i,與比亞迪DM-i混動系統有異曲同工之處。吉利銀河的純電+插混技術路線佈局,與比亞迪的思路也是重合的。吉利星願對標海豚、海鷗,吉利銀河A7對標秦L DM-i、星耀8對標漢 DM-i等等。

吉利和比亞迪這對宿敵,恩怨已久。2022年被比亞迪搶走自主品牌銷冠的榮譽后,這位曾經的「一哥」就在琢磨奪回失去的一切。

奈何比亞迪在稱霸新能源汽車市場后,一騎絕塵,想要找到突破口並不容易。一開始,吉利汽車選擇通過更高的產品力,比比亞迪稍微低一些的價格策略進攻。

以吉利銀河首款混動車型L7為例,其對標的是比亞迪 宋PLUS DM-i。該車在2023年上市時,價格在13.87萬~18.57萬元之間,后者的價格是15.98萬~18.98萬元。並且吉利銀河L7還配置了1.5T發動機+3檔DHT變速箱,又比友商多了一塊副駕駛娛樂屏和高通驍龍8155芯片。

但隨着比亞迪帶頭掀桌,汽車行業價格戰打響,吉利汽車的競爭策略也發生了變化——要用比亞迪「殺死」比亞迪。

仍以吉利銀河L7為例,其早期的2023款和2024款,都是1.5T發動機+3檔DHT變速箱,純電續航里程分為55km和115km。到了吉利銀河L7的2025款,只有售價最高的星艦版才提供1.5T發動機+3檔DHT,其余三款均為1.5L+1檔DHT,純電續航里程都統一為115km,與比亞迪 宋PLUS DM-i基本拉齊。

吉利銀河L7的減配,一方面,是爲了提供更多的價格下調空間,該車型的廠商指導價已經從最早的13.87萬~18.57萬元,降至11.58萬~14.88萬元。目前2025款吉利銀河L7最低配和最高配的廠商指導價較2025款比亞迪宋PLUS DM-i分別低2萬元和2.7萬元。另一方面,換為1.5L+1檔DHT的設計,雖然性能上不如之前,但是油耗和維護成本更低,使用經濟性更強,這也是比亞迪的優勢之一。

與此同時,吉利銀河L7在消費者感受更直觀的彩電、沙發的配置上,比同等價位的比亞迪宋PLUS DM-i更完善。對於消費者來説,吉利銀河L7這「一升一降」,性價比就凸顯出來了。這也是吉利銀河在成立短短兩年多就能拿下這麼高銷量的直接原因。

不過,吉利銀河的成功並不能讓吉利汽車輕松,中國車市的競爭還在升級。正如桂生悦所説,「時間不等人,現在的市場環境對吉利汽車而言,已經沒有容錯空間」。

自2010年收購沃爾沃后,吉利便進入了品牌擴張期,最多時,吉利系品牌擴充至16個。隨着競爭日益激烈,吉利「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不再適用。

「吉利汽車只有改變過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亂的形象,進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資源凝聚成一個拳頭,纔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勝利。」桂生悦説道。

現在的吉利汽車迴歸「一個吉利」,整合不止發生在品牌之間。過去一年多,吉利汽車也對供應鏈、研發資源等進行調整。

近期,有報道稱吉利汽車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團隊進行了整合。其中,極氪的智能座艙團隊合併入吉利中央研究院。智能駕駛團隊變動更大,極氪智駕團隊、吉利研究院智駕中心,以及曠視科技旗下的智駕品牌「邁馳智行」都將合併至重慶千里智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千里智駕」)。完成合並后,重慶千里智駕團隊會達到近3000人的規模。

吉利汽車2025年半年報顯示,重慶千里智駕是今年6月末,由吉利汽車間接附屬公司浙江吉潤汽車聯合邁馳智行(重慶)科技、重慶江河啟興、寧波路特斯機器人等公司成立的合營公司。

吉利內部人士張源告訴《財經天下》,他在去年6月就聽到了智駕團隊整合的風聲。「大概在《台州宣言》發佈之后的10月,人員調動就開始了。」

張源稱,之前吉利汽車的發展模式是各獨立子品牌都是單獨擁有一個完整的研發鏈條,各品牌單獨開發項目,產品性能差距大是常有的情況。他分析,公司現在成立重慶千里智駕的目的,是將集團所有的資源集中,做成供應商模式,這樣既避免資源重複投入,也能保證公司旗下各品牌智駕性能的一致性。

除此之外,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曾表示,集團已完成對各品牌採購與SQE(供應商質量工程師)的資源整合,成立了中央採購、中央SQE,統一供應鏈管理。

經過整合后產生的協同效應,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車費用率顯著下降,其中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至5.6%,降幅達16%;行政費用率同比下降至1.9%,降幅達26%。同期,吉利的研發總投入達8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1億元,減少了8.8%,研發投入佔收入的比重也由7.7%下降至5.6%。

03、從「追趕者」到「帶頭者」

用比亞迪的方式回擊比亞迪,吉利汽車雖然分走了部分市場,但難免落入被動。

今年2月,比亞迪將高階智駕下放到7萬元車型上,看起來很激進,但吉利汽車仍選擇了跟隨。不到一個月,該公司便發佈了千里浩瀚智駕方案,稱要覆蓋今年吉利銀河全新及改款的全部車型。

張源表示,公司對今年吉利銀河的車型原本是有高階智駕規劃,幾款低價車型沒有涉及,正是受比亞迪的影響,才臨時決定為后者開發帶高階智駕的低價車型。

儘管在產品力方面不輸比亞迪,但吉利汽車的渠道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

截至2024年底,吉利銀河品牌的一級經銷商門店數量為952家。根據傑蘭路的相關信息,同期的比亞迪在國內銷售職能網店共有4356家,其中,王朝網1852家,海洋網1599家。這兩個王炸品牌加在一起的渠道數量是吉利銀河的3倍還多。

在全行業呼籲停止價格戰后,吉利汽車要是沒有技術方面的巨大突破,想要逆轉局面並不容易。

2025年6月,吉利將雷神電混升級到了2.0時代。有意思的是,比亞迪也沒閒着,8月5日正式宣佈第五代DM技術再進化。

現階段吉利的困境是,吉利銀河具備打造爆款的能力,卻很難讓熱度長期維持下去。例如銀河E5,去年月銷量時常在14000輛以上,到了今年,前七個月里只有三個月銷量過萬。銀河星艦7 EM-i、銀河L7、銀河L6、銀河E8也是類似情況,普遍后勁不足。

特別是和比亞迪對比,秦PLUS上市近5年,月銷量依然保持在2萬~3萬輛的水平,去年上市的秦L也是如此。宋PLUS銷量是不如從前,但今年月均銷量還在2萬輛以上。海鷗、海豚雖然都成了吉利星願的手下敗將,但今年上半年前兩者的合計銷量超過了吉利星願。

今年,吉利銀河全系車型,只有星願一款車月均銷量超過了2萬輛,其余車型的銷量放在比亞迪王朝網和海洋網,也只能算作第二、三梯隊的水準。

在高端化方面,極氪001經歷過一年三改款事件后,向前衝得沒這麼猛了。最近極氪為挽回用户信任,特地在8月8日公告了改款車和新車計劃,甚至於改款車型大體有哪些變動都有交代。產品切換期間,極氪還為極氪X、007、001和7X車型提供了包括5年0息在內的多項限時權益。

吉利汽車的管理層顯然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無論是技術迭代還是一線銷售,都在追求成為「帶頭者」。並且今年下半年,管理層還調整了發展重心,全力錨定「出海」。吉利汽車的思路很清晰,國內市場還有硬仗要打,想要拉昇毛利率,海外市場不能忽視。

淦家閲稱,吉利已對海外國際業務進行了體系化變革,成立了一個大作戰經營體,這個經營體組長由其親自負責。

下半年,吉利的國際化戰略主要從兩個方面推進。首先,將海外發展列入集團優先級的大戰略項目上,成立五大海外區,在中后臺形成全部資源的統一調度,特別要強化海外售后服務管理。

此外,產品規劃方面,繼續堅持「油電並舉」策略。具體到品牌上,繽越、帝豪、中國星、博越系等主力產品繼續深耕燃油車市場;領克聚焦領克08、領克Z20的推廣,進入墨西哥、奧地利等市場;極氪重點在中國香港和東南亞市場推廣7X和009。

「目前我給團隊定的目標是:下半年比上半年環比要增長30%以上。」淦家閲説。粗算下來,吉利下半年的出口目標在24萬輛以上。

(文中張源為化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