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3 12:48
8月21日,國內主要電信基建服務商中國通信服務(00552.HK)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在傳統電信運營商資本開支持續下降的背景下,公司通過拓展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及產業數字化業務,實現收入和淨利潤小幅增長。
期內,公司經營收入同比增長3.4%至769.39億元;淨利潤同比微增0.2%至21.29億元;淨利潤率為2.8%,同比略降0.1個百分點。
在當日舉行的業績發佈會現場,中國通信服務執行董事兼總裁崔佔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的科技創新產品並非獨立存在,而是深度融入為現有客户提供的大型綜合解決方案中。這些產品作為核心模塊被整合到諸如「智慧體育平臺」「智慧交通」等大型項目,賦能於客户的全業務鏈條和全項目周期。
崔佔偉還對記者表示,中國通信服務同樣利用人工智能對內賦能,打造從總部到項目運營的一體化信息技術作業管理系統。他舉例道:「公司每年大約有100萬份合同,涉及200萬至300萬份標書。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標準化標書製作流程,將公司內部的最佳實踐快速複製,拉齊整體水平,從而在大幅提升運營效率的同時減少失誤。」
中國通信服務業務主要分為電信基建服務(TIS),業務流程外判服務(BPO),應用、內容及其他服務(ACO)三大板塊。今年上半年,這三類業務均實現正增長。
具體來看,電信基建服務業務收入382.72億元,同比增長1.6%,佔總收入比重為49.7%;業務流程外判服務業務收入223.83億元,增長1.0%,佔總收入比重為29.1%。增長最為顯著的是應用、內容及其他服務業務,實現收入162.84億元,同比增長11.7%,佔總收入的比例提升至21.2%。
中國通信服務董事長欒曉維在會上表示:「人工智能應用落地提速和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一方面帶動了數據中心和智算中心建設需求,對集客市場電信基建服務業務拉動效應明顯,同比增長18.5%,支撐電信基建服務業務整體收入穩健增長;另一方面帶動了高端諮詢和智慧服務需求,推動應用、內容及其他服務業務保持較快發展,收入佔比再創新高。」
據崔佔偉介紹,上半年國內運營商市場收入為382.03億元,同比下降4.6%。公司通過聚焦算力網絡建設、數據中心綠色升級、智慧城市等領域,助力客户轉型升級新型基礎設施。對國內運營商的應用、內容及其他服務業務收入仍保持9%的較快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中國通信服務來自國內非運營商集客市場和海外市場的收入合計佔比首次超過50%,有效對衝了傳統電信運營商市場投資周期性下滑的影響。其中,非運營商集客市場收入同比增長12.9%,達365.85億元;海外市場收入同比增長8.7%,達21.51億元。
崔佔偉表示,中國通信服務在鞏固亞太和中東市場的同時,近年也在拉美地區取得突破,公司正積極接應「一帶一路」合作伙伴數字經濟需求,持續加強與走出去的中資企業協同合作,做好國內沉澱的基礎網絡和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能力的平移複製。
據欒曉維介紹,中國通信服務正打造「產業政策諮詢、基礎設施全棧建設運營、數據與治理、安全、人才培養」的人工智能全棧式五大服務能力,聚焦政務、數據中心、應急、文旅等領域,打造多個「人工智能+」重點產品。
截至報告期末,中國通信服務「人工智能+」產品相關在手訂單總額超過13億元,服務範圍覆蓋全國20余個省份的200余家客户。
此外,戰略新興業務正成為中國通信服務的關鍵增長極。據欒曉維在業績會上披露,上半年公司新籤合同額約1060億元,其中戰略新興業務新籤合同額超420億元,佔比超40%,較去年同期提升明顯。這些戰略新興業務主要集中在數字基建、智慧城市、綠色低碳及應急安全四大領域。
其中,在綠色低碳領域,中國通信服務採用「綠色能源+節能技術」雙輪驅動模式,打造低碳智算中心、5G綠色基站、虛擬電廠平臺等項目,並參與編制首部數據中心綠色化評價國家標準《綠色數據中心評價》。
中國通信服務在2024年年報中提到,公司設定了到2025年每萬元收入温室氣體排放(綜合能耗)下降率較2020年不低於15%的目標。在業績發佈會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該目標的進展進行了提問。
崔佔偉表示:「公司在踐行綠色發展和‘雙碳’目標方面進展順利,目前減排情況完全符合預期。」他舉例道,在南方几個大省,公司針對運營商的老舊機房進行了節能改造,根據每個機房的具體情況定製方案,幫助客户實現30%~40%的節能效果。
公司與運營商客户就此形成了長久戰略合作關係,由中國通信服務先行投入進行節能改造,之后通過與客户長期分成的方式獲得回報。「這種模式既減輕了運營商的前期資本開支壓力,也將中國通信服務的收益與為客户實現的節能效果深度捆綁。」崔佔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