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因以色列投資成為大選焦點

2025-08-22 23:12

  對以色列的投資已成為挪威大選 campaign 的核心議題,這一話題引發了一場不同尋常的公開辯論,焦點圍繞全球規模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應如何運作展開。

  這場爭議可能會影響挪威下屆政府的執政黨歸屬,因為 9 月 8 日舉行的大選競爭異常激烈。

  挪威民意調查聚合網站 pollofpolls.no 匯編的 8 月所有民調平均值顯示,右翼政黨陣營 —— 保守黨、進步黨、自由黨和基督教民主黨 —— 目前預計將贏得 85 個議會席位,僅比獲得議會多數席位所需的席位多 1 個。

  左翼的社會主義左翼黨本周向現任執政黨工黨施壓,稱其僅在工黨政府承諾 「剝離所有涉及以色列在加沙非法戰爭的企業投資」 的前提下,纔會支持工黨組建下屆政府。

  工黨已拒絕這一要求,但大選后可能難以再駁回此類呼籲。

「史上最嚴峻危機」

  「這是我經歷過的最嚴峻的危機。」 該基金首席執行官尼古拉・唐根(Nicolai Tangen)周五向瑞典《每日工業報》(Dagens Industri)表示。

  「當前局勢十分嚴峻,因為它關乎公眾對基金的信任。」

  上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唐根明確表示不會辭職,稱自己已按照議會的決議履行了基金的職責。

  6 月 30 日以來,有媒體報道稱該基金持有一家為以色列戰鬥機提供維修服務的噴氣發動機企業的股份,此后基金已剝離了對 23 家以色列企業的投資。

  而在此次相關戰事爆發前,該基金僅剝離過 2 家以色列企業的投資。

  基金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14 日,其仍持有 38 家以色列企業的股份,市值達 190 億挪威克朗(約合 18.5 億美元),涉及銀行、科技、消費品及工業等多個領域。

  挪威財政大臣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8 月 18 日表示,預計基金還將進一步剝離更多以色列企業的投資。

  支持剝離以色列相關投資的人士認為,挪威投資於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開展業務的企業,相當於在為違反國際法的行為推波助瀾。

  他們還指出,基金需遵循議會制定的道德準則開展正式剝離流程,這一過程耗時過長;而支持現有流程的人士則認為,該流程的存在是確保公平的必要條件。

  然而,反對剝離投資的人士表示,正式流程不可或缺,且單獨針對某一國家採取行動可能違反基金的道德準則。

一貫保持低調,如今難掩鋒芒

  該基金將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用於海外投資,以避免國內經濟過熱。其 2 萬億美元的規模,相當於每位挪威公民(無論男女老少)人均持有 35.5 萬美元。

  基金的日常運作及調整通常保持低調,但目前它已難以維持這一狀態。

  傳統上,挪威議會四大政黨會通過 「絕對多數」 機制協商達成基金相關調整方案,以避免政府更迭時基金運作頻繁變動。

  「該基金目前在全球投資了近 9000 家企業…… 它在國際上的曝光度越高,聲譽面臨的風險就越大。」 反對黨保守黨議員馬哈茂德・法拉曼德(Mahmoud Farahmand)表示。法拉曼德任職於負責監督該基金的議會財政委員會。

擔憂 「敵意解讀」

  儘管基金官員稱有能力應對當前的公眾質疑,但他們在私下仍感到擔憂。

  路透社通過信息自由請求獲取了一份去年 12 月 6 日的會議紀要,該文件此前尚未被公開報道。

  紀要顯示,基金運營方挪威銀行投資管理公司(NBIM)、道德委員會及財政部曾就 「如何在堅持道德投資原則的同時,避免其被曲解為政府的敵意行為」 展開討論。

  紀要指出,道德委員會認為 「與國有控股企業合作存在挑戰,且存在基金被政治化的風險」。

  「對於這類企業,(基金的)相關建議會更易被視為對所在國政府的直接批評。無論是在歐洲還是新興市場,這種情況都可能發生。」

  文件頂部標註了參會人員姓名,會議發言則分別歸屬於上述三個參會機構。

  「挪威銀行指出…… 未來,那些擁有企業所有權的國家(尤其是威權政權國家),可能會給基金帶來挑戰。」

  道德委員會和挪威銀行投資管理公司均拒絕就此事置評,財政部也未迴應置評請求。

公開爭執

  在公開場合,財政大臣斯托爾滕貝格因對議會最高監督機構 —— 審查與憲法事務常設委員會的問詢迴應不當,遭到了異常嚴厲的批評。

  該委員會主席、反對黨議員彼得・弗羅利希(Peter Froelich)向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RK)表示:「這是我在委員會任職四年間見過的最傲慢的迴應。」

  「財政大臣沒有回答實質性問題,反而就委員會早已熟知的事項長篇大論地説教。」

道德準則的堅守與爭議

  該基金遵循的道德準則於 2004 年由當時的保守黨財政大臣佩爾 - 克里斯蒂安・福斯(Per-Kristian Foss)推出,並由其左翼繼任者克里斯汀・哈爾沃森(Kristin Halvorsen)落實實施。

  該準則明確規定,基金不得投資於 「在戰爭或衝突中嚴重侵犯人權的企業」,此外還包含其他多項限制條款。

  「公眾對這種特殊儲蓄方式的支持,取決於道德準則是否得到遵守。」 哈爾沃森向路透社表示,「如果人們不相信資金得到了妥善管理,公眾對基金的支持度將會下降。」

  2013 年至 2021 年期間擔任挪威首相的保守黨領袖埃爾娜・索爾貝格(Erna Solberg)表示,保持基金投資的政治中立性是長期以來的優先事項。

  「對我們而言,堅持‘投資不受政治干預’這一原則至關重要。」 她在 8 月 6 日與外國記者的會面中表示。

  本月,財政大臣斯托爾滕貝格在挪威南部城市阿倫達爾的一場市民大會上表示,該基金始終面臨挑戰。

  「我們有時難免會遭遇挑戰。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將如此。」

  「30 年來,我們做到了其他國家幾乎無法企及的事情:將自然資源收入全部留存,並僅使用這些資金產生的投資收益(用於公共支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