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2 21:39
轉自:貝殼財經
帶着旭輝「基因」的永升服務發佈了今年上半年業績成績單。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永升服務實現收入約為34.61億元,同比增長約2.7%,擁有人應占溢利約為2.14億元,同比下降約19.4%。一個詞總結,增收不增利。
回溯過去幾年,永升服務的日子不太順利。2022年到2023年,受旭輝控股爆雷牽連,公司利潤連續兩年滑坡;好不容易2024年看到回穩跡象,今年上半年業績再度掉頭向下。
但是,永升服務仍然拿出了分紅,希望給到市場一顆「定心丸」。公司董事會建議派發中期股息每股0.0678港元,並額外派發特別股息每股0.0271港元,兩筆股息合計每股0.0949港元。
8月22日,永升服務股價低開,收盤價報2.080港元/股,下跌4.59%。
「去旭輝化」提速,徹底切割仍有難度
從營收層面來看,今年上半年,永升服務實現收入約34.61億元,同比增長約2.7%。
細分收入結構,物業管理服務業務仍是「頂樑柱」,26.69億元的收入貢獻了77.1%的佔比,不僅高於去年同期的73.1%,其8.4%的同比增速更是遠超整體營收。
永升服務把這歸功於「不斷努力擴大第三方客户羣」,從數據看確實如此:來自旭輝項目的收入佔比已從去年的29.1%壓降到23%,第三方收入佔比則從70.9%衝到77%。
這場「去旭輝化」的蜕變正在持續。2023年底,「旭輝永升服務」更名為「永升服務」,名字里的關聯痕跡先抹掉一層。到今年年中,約2.54億平方米的在管面積里,旭輝項目佔比也從25.6%降到23.2%,第三方項目則提升至76.8%。
不過需留意的是,第三方盤子里還有着旭輝與其他開發商的合作項目,徹底切割沒那麼簡單。
相比物業管理服務的增長,永升服務的其他收入並不光鮮。收入佔比第二的是小區增值服務,約3.96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3.99億元微降約0.8%;佔比11.4%,與2024年同期的11.8%幾乎持平。
永升服務方面稱,在宏觀經濟恢復不及預期以及中國物業市場疲軟的挑戰下,多種小區增值服務受此影響艱難推進,同時其在小區增值服務發展上更加聚焦,放棄部分低毛利率及可持續性較差的業務。多方面原因造成當前小區增值服務的發展進入瓶頸期。
另一項非業主增值服務上半年收入約為2.7億元,同比下降約24.4%,也是細分結構中降幅最大的,佔比也從10.6%降至7.8%。永升服務表示,主要由於房地產行業疲軟,導致增值服務需求下降。
此外,永升服務的城市服務產生的收入約為1.26億元,同比減少約15.8%,主要由於該公司採取重新分配資源的策略,退出部分利潤較低的業務以提高效率。
成本吞噬利潤,毛利率明顯下滑
收入端增長,永升服務的盈利端卻出現明顯下滑。問題出在哪?答案藏在成本里。
公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永升服務的成本由2024年上半年的約26.54億元增加至28.15億元,增長約6.1%。永升服務稱,主要由於業務規模擴大導致各類成本增加,將繼續投資於智慧運營以及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以提升營運效率。
由於上述主要因素,永升服務的毛利降至約6.45億元,同比下降約10.0%。毛利率從2024年同期的21.3%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8.6%,掉了2.7個百分點。
拆開來看,幾條業務線的毛利率幾乎都在下滑:物業管理服務的毛利率為18.5%,2024年同期是20.5%;小區增值服務的毛利率為28.2%,2024年同期是37.1%;對非業主的增值服務的毛利率為8.9%,2024年同期是12.4%。不過,城市服務的毛利率為12.3%,較2024年同期的11.7%有所上升。
最終反映到淨利潤上,上半年永升服務溢利2.7億元,同比降17%;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2.14億元,降幅擴大到19.4%,與營收增長形成明顯反差。
這份成績單背后,是管理層難掩的焦慮。在8月22日上午召開的業績會上,永升服務管理層表示,轉型的過程比預期的還要難。
其實,早在今年7月份召開的2025年半年度工作會議上,永升服務董事會主席林中就表示,「行業加速從粗獷發展走向優勝劣汰,從追求規模走向追求質量。2025年下半年,我們亟須進行一場深刻變革,擁抱行業變化、快速變革轉型,在這一輪行業洗牌中取得勝利。」
永升服務執行董事兼總裁周洪斌稱,「面對行業深度調整、成本攀升等外部環境變化,永升服務團隊必要堅定轉型決心,以‘客户價值’為核心,推動全方位變革。」周洪斌強調永升服務圍繞永升「二五戰略」落地,涉及六個轉型方向,包括意識轉型、能力轉型、組織轉型、服務轉型、人才轉型、文化轉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段文平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