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獲評「2025年優秀院士專家工作站」

2025-08-22 10:18

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對全市70余家院士專家工作站開展多輪嚴苛考評,經過考覈資料評審、現場答辯等層層篩選,正式公佈 2025 年北京市院士專家工作站考覈結果。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院士專家工作站憑藉創新成果與運營成效,贏得評審專家的高度讚譽,獲評北京市「優秀院士專家工作站」。

該院士專家工作站自 2013 年成立以來,歷經十余年深耕積澱,已與多支院士團隊建立起深度協同的長效合作機制。進站院士專家深度參與企業創新實踐,在技術攻關、人才培育、項目申報、成果轉化等關鍵領域提供了全方位支撐。在技術創新上,聚焦雷電防護、電磁兼容、自主化芯片與操作系統、高速磁浮車地通信、光纖光柵傳感等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其中在電磁防護領域,成功攻克大功率(高電壓、大電流)同時輸出、多物理量可控的弓網離線放電技術難題,建成國內首個1:1 大型試驗平臺。人才培育方面,工作站通過 「項目帶團隊、專家傳幫帶」 模式,聯合培養了一批高端研發人才,形成了一支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能力的創新梯隊,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 「智力引擎」。

今年以來,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落實中國通號「1241」工作思路,研究設計院集團院士專家工作站在歷年引進劉尚合院士合作軌道交通電磁兼容和防護相關課題、陳維江院士合作軌道交通雷電防護等相關課題基礎上,新引進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全力研發基於工業元宇的智能運行控制數字孿生平臺。加快攻克軌道交通運行識別、決策與控制等關鍵技術,加強在該領域的科技創新和高端研發人才培養,推動中國通號在軌道交通控制技術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併爲國家高鐵智能化發展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在深化院士合作過程中,院士工作站同步推動高端創新平臺落地,相繼牽頭成立清華-通號軌道交通自動化聯合研究中心、北航北理-通號軌道交通感知技術與智能系統聯合實驗室、東北大學-通號先進軌道交通智能化聯合實驗室等產學研協同機構,有效推動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為培育軌道交通領域新質生產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供堅實支撐。

展望未來,研究設計院集團將以此次獲評優秀為新起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緊扣 「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展新質生產力」 核心目標,持續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勇攀軌道交通控制技術高峰,以自主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供稿:研究設計院集團 賀航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