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2 20:34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微博
撰文丨魏知 史川軒
62歲的李寧,不疾不徐,步調穩健。
8月22日,他穿着自家跑鞋,攜聯席CEO錢煒、CFO趙東昇,在香港中環出席業績會。
其管理的體育用品龍頭,1-6月獲得148.2億元收入,增長3.3%,節奏很穩。成績單發出當日,公司股價一度大漲8.8%,市值突破500億港元。
體育用品行業進入一段相對平緩的時期,玩家業績增速普遍回到10%以內,高歌猛進不再,紛紛選擇節流增效。
「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日常的生意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流水目標達成的壓力和挑戰。」
李寧集團聯席CEO錢煒在業績會上坦言,相信消費者的運動意願不會減弱,核心是提升品牌與產品競爭力。
李寧團隊,動作增多。
上半年,他們加碼多項頂級運動資源,尤其獲得2025-2028年中國奧委會的權益,全行業矚目;今年上半年,斥資近3.5億元推進研發,擴充多個頂級學府、科技機構的戰略合作。
掌舵這艘大船,使其平穩行駛的同時,李寧正為下一程征途,積蓄更多動力。
打牢地基
李寧看重的,是毛利、存貨周轉期和經營現金淨流入這一類核心指標。
在他眼里,毛利纔是能實實在在揣進兜里的錢,該指標高,意味着抗風險能力強,日子過得穩穩當當。
1至6月,上市公司毛利上升2.5%達到74.1億元,毛利率為50%。
「隨着李寧單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在以更好的材料、工藝為消費者帶來更佳體驗的同時,整體生產成本未發生明顯變化。」
錢煒表示,團隊會將毛利率50%作為企業運營核心目標。
2020年同期,其毛利為30.6億元,5年時間,在不確定的消費環境下,增加43.5億元,絕非易事。
這離不開過往幾年的精心耕耘,以李寧為首的管理層,一直強化「內功」,提升庫存管控、商品運營等基礎能力。
「庫存管控方面,公司早已建立以周為單位的動態管控體系。」錢煒解釋,當流水和庫存不匹配時,會將庫存的處理,作為第一優先業務。
上半年,其全渠道庫銷比保持4個月,庫存周轉天數61天,同比減少1天,庫齡結構健康;新品當季售罄率在70%~80%。
同時,公司優化線下門店矩陣,佈局線上主流電商平臺,全方位觸達消費者,實現全渠道協同發展。
「當前線下客流面臨挑戰,我們持續優化線下結構:擴面並整改優質店鋪,關閉或整改低效店鋪。」錢煒補充。
渠道銷售通暢,回款效率穩定,現金流健康,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為24.1億元。
李寧穩紮穩打,當下能調配的財務資源,非常充裕。
截至6月底,其現金余額為191.9億元,較2024年底淨增加10.5億元,且幾乎不存在有息負債,日常現金流源源不斷。
穩健經營,打下基礎,資金充沛,則給足底氣,李寧公司積極做戰略性投入,猛攻研發,佈局運動資源,為長期發展蓄力。
集思廣益
對一家專業運動品牌而言,科技是硬實力。
研發投入方面,李寧一直是最慷慨的國產運動品牌之一。單2023、2024這兩年,其研發花費累計達到13億元。
「我們把投入和費用分開來看,投入就是攻的方向,費用就是該守該減的方向。」管理層表示,會在該投入的地方加大投入。
1至6月,李寧研發投入,增長8.7%。公司已有相當的技術沉澱,單在鞋領域,即坐擁碳核芯、最速曲線系統等六大獨有科技,構建起「䨻科技平臺」。
李寧䨻科技平臺6年完成4次應用突破
團隊沒有就此止步。細心的人會發現,李寧今年多次公開露面,均與運動科學和創新技術相關。
4月和6月,李寧專程拜訪南京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締結合作。
兩所體育高等學府,底藴深厚。李寧牽手兩家名校,吸納其運動科學的研究精髓,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打造專業運動裝備,自然護城河更深。
尤其有趣的是,李寧開始跨出體育圈,尋找技術夥伴,吸納其他產業的最新成果。
4月,李寧出現在航天文化藝術論壇活動現場,宣佈在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的指導下,李寧公司、航空航天技術創新應用平臺共同成立航天技術創新應用實驗室。
已落地「航天速干」、「航天防曬」兩項成果。
例如,航天速干技術以火箭發射臺高温排放系統為靈感,設計導流溝槽結構,在面料里布滿大量微型十字紗導汗通道,實現快速導汗和散熱。
7月,李寧再次跨界,與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簽署合作協議。
「天工」機器人穿着李寧赤兔8 PRO跑鞋亮相,后續將模擬人類跑姿,為專業運動裝備研發提供數據支撐;未來的機器人專家導購,也將在李寧門店提供跑步姿態測試、個性化產品推薦等服務。
「航天科技等核心技術,支撐服裝板塊發展,上半年綜訓類業務零售流水同比增長15%。」
就如此頻密的科技合作,李寧管理層表示。
看得出來,只要能夠提升產品性能,李寧和他的團隊,就願意以開放心態,吸納各方成果。
上半年,李寧的鞋服,又有許多突破。
例如,新上市的越影5 PRO,是首款搭載「超䨻」科技的慢跑鞋款,將中底緩彈比降至10.8%;韋德808 5 ULTRA,內嵌超䨻中底,為籃球愛好者帶來全新腳感。
最新的例子,是成都世運會領獎服,其使用LN DRY面料,后背如同貼着微型空調。
相較短期財務業績,這種技術上的踏實和進取,能幫助企業走得更遠。
投資長期
若科技是硬實力,一個品牌的信任度,則是一種軟實力。
過去半年,李寧就在不斷提升這種軟性力量。
5月,他親手締造的品牌,成為2025-2028年中國奧委會(簡稱COC)及中國體育代表團官方合作伙伴。
期間,中國運動員將穿上李寧產品,出征包括洛杉磯奧運會在內的10余項頂級賽事,並且站上最高領獎台。
在成都世運會領獎台,李寧品牌的logo,就在國旗旁邊。
「我們對COC合作的定位,不是短期的、即時性的,不是今天投入、馬上就有回報的,而是將其作為中長期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錢煒在業績會上表示。
上半年,李寧還簽約故宮,跟最具標識性的中國文化IP,一起推出聯名產品;拿下北京半程馬拉松賽事贊助,結緣最有價值之一的跑步IP。
可以説,李寧品牌正強化其與專業運動、中國文化乃至中國整體的連接,加強其是一個國民性運動品牌的信賴感。
這些努力,會消耗資產負債表里的現金,減少利潤表中的利潤,其收益則在報表之外。
例如,北京半馬賽場上,李寧跑鞋便以61.35%的佔比,成為90分鍾內完賽跑者中穿着率最高的品牌,這有硬實力,也兼具軟性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李寧培植這種信賴感,沒有停留在頂級運動資源的獲取上,其正以極大耐心,投入大量資源,培植運動好苗子。
8月3日至7日,李寧·中國小學生籃球聯賽全國總訓練營,在青島國信體育中心開營。
李寧專門請來簽約球員、NBA新秀楊瀚森,喊出「世界那麼大,我們一起闖」的口號,給訓練營里的小學生加油鼓勁;收官期間,又請NBA吉米·巴特勒跟學員互動。
可以想見,籃球偶像的到來,對站在籃球之路起點的小學生,是多大的鼓舞。
李寧公司,也是中國初中籃球聯賽戰略合作伙伴及唯一指定運動裝備贊助商,其提供專業運動裝備,還動用品牌資源與專業力量,努力打造高規格校園賽事平臺。
對一家商業公司來説,這些動作很難產生直接收益,然而,對運動本身,卻助益良多。
中國有句古話,積跬步而致千里。
其實,一個有走千里路雄心的人,他的體能、步態、頻率,肯定不同於一名短跑運動員,其準備工作耗時多、投入也大。
細看李寧對科技、運動資源以及對青少年賽事的投入,我們應該更能理解管理層在當下的取捨,以及他們自身的抱負。
(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