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調研速遞|萬科企業接受廣發證券等8家機構調研,聚焦債務、銷售與業務創新要點

2025-08-22 20:20

近期,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接受了廣發證券、花旗證券、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等8家機構的調研。本次調研圍繞公司債務壓力應對、銷售規模變化、存量資產盤活、與大股東合作進展、業績應對策略、經營服務業務發展、大宗交易及科技創新等多個關鍵領域展開。以下為本次投資者關係活動的詳細情況。

基本信息

  • 投資者活動關係類別:分析師會議
  • 時間:2025年8月22日
  • 地點:公司會議室
  • 參與單位名稱:調研機構包括廣發證券、花旗證券、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上市公司接待人員有財務負責人韓慧華、董事會祕書田鈞。

調研核心內容

  1. 債務壓力應對:今年上半年,萬科按期保質完成超4.5萬套房交付,實現銷售金額691.1億元,回款率超100%,大宗交易簽約金額64.3億元,盤活回款合計57.5億元。上半年合併報表範圍內新增融資和再融資249億元(不含股東借款),已順利完成243.9億元公開債務償還,2027年前無境外公開債到期。未來,公司將通過加速銷售回款、管控開發節奏、發揮經營服務類業務造血功能,以及落實收斂聚焦策略、爭取金融機構支持等方式應對債務挑戰。
  2. 銷售規模與存貨情況:上半年萬科銷售金額691億,同比降幅明顯,主要因新盤供應少,以存量資源去化為主。不過新入市項目銷售表現良好,庫存去化也有成效。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未結算的待開發項目、在建項目和存量土地合計建面超6000萬方,可維持一定在建和存貨規模。投資上堅持量入爲出,強調資源質量改善。
  3. 存量資產盤活進展:自2023年以來,萬科通過「收儲、調規、再出讓」、資源置換、專項債收購、項目股權退出、自持轉銷售等方式,已盤活項目64個,貢獻可售貨值約785億,已實現銷售226億元。
  4. 與大股東合作業務創新:深鐵集團與萬科合作的地鐵配送機器人,解決了地鐵商鋪配送難題,構建智慧軌道物流新生態。此外,雙方在長租、商業等業務領域也深化合作,並將在TOD綜合開發等多領域探索新機會。
  5. 業績應對與趨勢:萬科業績受開發業務結算規模下滑、毛利率低位及資產減值等影響。公司通過提升新項目收益、加強管理精細度與運營效率、發展經營服務業務等方式應對。隨着政策支持,公司將統籌資源,改善管理,盡力減虧,重回健康發展軌道。
  6. 經營服務業務發展:2025年上半年經營服務業務實現全口徑收入284.2億元,同比增長0.6%。未來將推進戰略轉型,提升客户黏性與服務水平,加快資產退出渠道建設,推動業務協同,促進多元場景融合發展。
  7. 大宗交易進展:上半年完成13個項目大宗交易,合計簽約金額64.3億。公司開拓多樣化交易渠道,建立「3 + 3」戰略退出渠道,結合政府政策探索新交易路徑。
  8. 科技創新舉措:萬科在智能建造、物業服務、長租公寓等領域應用科技創新,提升業務效率與服務質量,未來將整合搭建城市綜合服務基礎設施。

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為AI大模型基於第三方數據庫自動發佈,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受限於第三方數據庫質量等問題,我們無法對數據的真實性及完整性進行分辨或覈驗,因此本文內容可能出現不準確、不完整、誤導性的內容或信息,具體以公司公告爲準。如有疑問,請聯繫biz@staff.sina.com.cn。

點擊查看公告原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