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十年A股IPO長跑未竟,天津銀行新班子能否破局?

2025-08-22 17:33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郭聰聰 近日,天津銀行A股IPO上市輔導工作披露了最新進展情況報告。作為一家已在H股上市的區域性商業銀行,天津銀行的A股IPO進程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

  在這十年IPO長跑中,天津銀行一方面積極補充資本、擴張資產規模,另一方面也面臨盈利增長放緩、上市前景不明等多重挑戰。值得關注的是,天津銀行於2025年3月完成新一屆董事會換屆,「新班子」如何破局被市場期待。

  長跑十年,仍在等待關鍵批覆

  天津銀行的 A 股 IPO 輔導工作始於2015年8月18日,距今已十年。輔導機構中銀證券中信證券近日公佈了第二十八期輔導工作進展報告,指出該行上市進程的主要卡點在於尚未取得上市所需的外部批覆。「輔導對象尚未申請及取得部分外部批覆,輔導機構將根據輔導對象戰略規劃安排和具體工作計劃,協助發行人適時進行監管申報,確保輔導對象在上市申報前及時取得相關批覆。」該報告稱。

關於天津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第二十八期)

關於天津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第二十八期)

  根據最新輔導報告,自2015年啟動上市輔導以來,輔導機構持續對天津銀行進行盡職調查,協助其完善公司治理、財務管理等內控制度,並就存在的問題提供整改建議。根據最新輔導報告,目前天津銀行公司治理「能夠有效運行」。

資本補充體系的構建是輔導期內的核心工作之一,這一策略在近年逐步落地為具體舉措:

  2025年6月,天津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70億元「2025 年第一期金融債券」。該債券於6月25日完成簿記建檔,6月27日發行完畢並起息,募集資金專項用於優化負債結構、充實營運資金,為業務持續穩健發展提供流動性支撐。

  此外,該行出臺了《天津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資本補充規劃(2024 年 - 2026 年)》。根據規劃,該行擬發行不超過200億元減記型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及不超過2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以優化資本結構,提高風險抵禦能力。同時,最新輔導報告指出,發行上述資本補充工具需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派出機構、中國人民銀行覈准后方可實施。

  資產逼近萬億,盈利增速放緩

  從經營表現來看,2024年天津銀行在資產規模上持續擴張,但盈利增速呈現放緩趨勢。不過在2025年一季度,營收及利潤增速有所回升,呈現季度回暖態勢。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該行資產總額達9457.8億元,較年初增長2.14%,向萬億資產規模穩步逼近。其中,客户貸款及墊款作為核心資產,2025 年 3 月末余額達 4592.29 億元,較年初增長 4.19%。

  負債端同樣保持穩定增長。2025年3月末負債總額升至 8761.95 億元,較年初增長 2.29%。其中,客户存款作為最穩定的資金來源,余額達 5173.27 億元,較年初增長 3.27%。

  2024年,該行盈利增速面臨明顯壓力: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7.1億元,同比增長1.5%;歸母淨利潤38.02億元,同比增長1.1%,兩項指標增速較2023年分別下滑2.5個百分點、4.3個百分點,盈利增長動能有所減弱。在進入 2025 年一季度,盈利端出現邊際改善,當期實現營業收入 42.17億元,同比增長 2.43%;淨利潤 11 億元,同比增長 3.77%,增速較 2024 年全年有所回升。

  2025年一季度,天津銀行業績有所回暖,當期實現營業收入42.17億元,同比增長2.43%;淨利潤11億元,增長3.77%。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5年3月末,天津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0%,與年初持平;撥備覆蓋率為169.97%,較年初微升0.76個百分點,風險抵禦能力保持穩定。

  拿下消金牌照后,新領導班子也已就位

  在推進A股IPO的同時,天津銀行還在拓展多元業務佈局,完善綜合化經營體系。2024年,該行在消費金融領域實現關鍵突破,成功布局消金牌照。

  2024年12月20日,天津銀行參與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天津京東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重組,與京東旗下晶東貿易、網銀在線,中化旗下外貿信託,天津經開國資及老股東捷信集團共同持股,其中天津銀行持股比例為10%,也標誌着該行正式進入消費金融市場。

  天津銀行在公司治理層面也持續發力,一系列人事變動引發市場關注。2024年年中,該行啟動「津門海選」,面向市場公開選聘分管風險財務、科技運營的兩名副行長,打破了銀行主流的內部人才選拔模式。

2025年3月,天津銀行完成了新一屆董事會換屆,平均年齡約52歲的高管團隊正式亮相:董事長於建忠55歲,行長吳洪濤54歲,副行長劉剛領49歲,副行長鄭可51歲,首席信息官陳鵬51歲,行長助理夏振武55歲。相較於同業,這樣的年齡結構堪稱 「年輕態」,也因此被市場寄予期待。

  但目前天津銀行PO挑戰猶存。當前,A 股銀行IPO已連續三年 「空窗」,多家擬上市銀行因市場環境變化或自身問題選擇 「主動撤單」。在這樣的背景下,天津銀行的 「十年長跑」 能否終見曙光,不僅取決於自身經營質地的持續優化,或還需等待資本市場窗口開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