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李斌李想馬斯克,誰能「活下去」?

2025-08-22 16:55

原標題:李斌李想馬斯克,誰能「活下去」?

新車還沒正式開賣,蔚來與理想兩個老對手已經劍拔弩張。

8月21日晚,蔚來在成都舉行全新ES8產品技術發佈會。這是一款六座大三排純電SUV,整車購買預售價爲 41.68 萬元起,Bass電池租用方案為30.88 萬元起。相比老款車型,全新ES8起售價降低了 8.12 萬元。

考慮到新車實際售價通常比預售價更低,這款新車的起售價甚至有可能殺到30萬元區間。

22日早上的媒體溝通會上,蔚來CEO李斌表示,公司2023年推出的第二代ES8犯了一些錯誤,成本目標設定出現了問題。「全新ES8的定義在立項時的使命就是修正這樣的錯誤,回到它應該有的位置。」

李斌認為,如果蔚來繼續保持高價,難以參與市場競爭。同時,全新ES8的成本比前兩代車型低很多,且仍有毛利潤。

但全新ES8較低的預售價,有可能「背刺」高價購買上一代車型的老車主。李斌對此表示,一些老車主的反饋是,「蔚來活下去是最主要的」,以前承諾的權益纔能有保障。

蔚來一如既往沒有披露全新ES8的訂單量。不過,蔚來總裁秦力洪表示,從前一晚發佈會結束到第二天上午,同樣的時間段,全新ES8的訂單量多於上個月底發售的樂道旗艦車型L90。

作為蔚來SUV序列的旗艦車型,蔚來對於這款新車寄予厚望。大幅降價的全新ES8能否一炮而紅,不僅關係着蔚來能否達成今年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標,甚至還會影響這家公司的持久作戰能力。

秦力洪還表示,「每一年都很重要,每一天都是生死局。」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在成都雙流機場的到達口,蔚來媒體接機人員身后的廣告不是蔚來或樂道,而是理想i8,並配上了「定購和試駕已開啟」的宣傳語。

與蔚來ES8類似,理想i8也是一款純電、三排六座SUV,瞄準高端家庭用户,8月20日開啟交付。不難看出,面對箭在弦上的強勁對手,理想希望抓住機會,在全國各地的媒體和車迷面前刷一波存在感。

兩家車企的明爭暗鬥,在全新ES8發佈前就已經開始。

今年7月既是理想i8的新車宣發周期,也是樂道大三排SUV L90的上市時段。儘管李斌公開宣稱,「只要選純電就是隊友」,並預祝理想i8大賣,但兩家車企針尖對麥芒,你搞技術發佈,我就搞內飾諜照,你安利大空間,我就宣傳「黑武士」,隔空PK從未真正停止。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理想與蔚來並未在戰場中央真正交鋒。理想主打增程和家庭SUV,而蔚來則是高端純電和換電。他們像是兩條並行的線,各自發展。

如今,理想*純電SUV與蔚來、樂道的兩款旗艦狹路相逢。而特斯拉的下場,讓六座純電SUV的競爭愈發激烈。

8月19日,特斯拉在中國推出六座SUV車型Model Y L,起售價33.9萬元。相比五座版Model Y,新車車身加長179mm,軸距增加150mm,軸距達3040mm,車高為1668mm。

特斯拉上一款六座SUV是Model X,售價接近百萬元。如今,特斯拉將六座「下放」到走量車型Model Y上,希望在這塊火熱的細分市場中分一杯羹。

中國消費者一向青睞大車,尤其是長軸距、大空間的SUV。以往,各大品牌的六座SUV集中在中高端車型上,受眾較小;如今,理想、蔚來、特斯拉的入局,將六座SUV的門檻進一步拉低,整個蛋糕有可能被進一步做大。

原本較為平淡的大三排SUV戰局,戰爭烈度大大上升。對於三大車企而言,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鬥。

最近兩個月,理想和蔚來都把目光投向了六座、大三排純電SUV這塊細分市場。理想推出了*純電SUV i8,蔚來則由樂道L90和蔚來全新ES8組成高低組合。

兩家車企發力純電大三排的背后,是他們都面臨不僅要增收、更要增利的挑戰。

對於理想汽車而言,2024年是冰火兩重天的一年:全年累計交付量突破50萬輛,成為*達成這一目標的新勢力品牌。但與此同時,理想的盈利能力出現了下滑。

2023年,理想汽車實現118.1億元的淨利潤。進入2024年,全年淨利潤縮水至80億元。毛利潤率方面,2023年第四季度為23.5%,到2025年*季度降至20.5%。

理想高速旋轉的盈利「飛輪」明顯失速了。原因之一是,它的純電戰略的「處女秀」——理想MEGA沒能達到預期。

這款被內部寄予厚望、試圖攻克高端純電MPV市場的車型,在2024年3月上市后,早期銷量並不理想,全年只有三個月銷量破1000輛,與預期相去甚遠。

如今,隨着MEGA Home車型的發佈,這款車型的銷量有所好轉。根據懂車帝的數據,今年6、7月,MEGA的銷量分別達到2300輛和2800輛,在大型MPV中名列*。

不過,與月銷六七千輛的別克GL8、豐田賽那、嵐圖夢想家、騰勢D9等相比,理想MEGA的銷量並不算高。

MEGA沒能大賣,理想向純電市場進軍沒有取得開門紅。整個2024年,理想的爆款仍然是增程式車型。

理想在2024年4月推出增程車型理想L6,一款尺寸更小、價格下探至25萬元以下的五座SUV。L6取得成功,月銷量迅速攀升至2萬輛以上,成為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理想銷量支柱,穩住了公司的基本盤。

然而,L6的成功背后,理想依然沒有在增程式車型之外找到新增長點,而利潤更低的車型成為銷售主力,又進一步拉低了整體毛利率。

因此,純電SUV理想i8,不再是理想高歌猛進的「錦上添花」,而是在財務數據承壓、純電首戰失利后的「正名之戰」。

蔚來攻克大三排純電SUV市場的動力,比理想更大。

2024年,蔚來全年交付汽車22.2萬輛,同比增長38.7%。進入2025年,其交付量在第二季度迎來爆發,單季交付量突破7萬台,創下歷史新高。

然而,蔚來距離盈利尚有距離。2024年全年淨虧損便高達224.02億元,2025年一季度淨虧損67.5億元,同比擴大30.2%。儘管握有260億現金,但蔚來顯然壓力不小。

蔚來此前推出了子品牌樂道。五座SUV樂道L60自2024年第四季度開啟交付以來,如今月銷量穩定在6000輛左右,迅速成為蔚來體系內重要的銷量貢獻者。它的出現,讓蔚來2025年上半年的總交付量數據變得好看了許多。

然而,樂道L60的「走量」只是*步。真正的考驗在於,它能否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從2025年*季度的財報來看,答案並不樂觀。蔚來的整體毛利率仍在個位數徘徊,虧損並未出現收窄的跡象。樂道L60雖然帶來了銷量,但尚不足以扭轉整個公司的財務困境。

在此背景下,樂道直接對標理想i8的六座SUV L90,便承載了更重的期望。它不僅要延續L60的銷量勢頭,更關鍵的是,它必須擁有比L60更高的毛利率,真正開始為公司「造血」。

剛剛發佈的蔚來全新ES8,同樣是蔚來改善利潤表現的關鍵。這款車面向高端市場,倘若銷量良好,蔚來今年第四季度扭虧為盈的目標有望實現。

理想和蔚來分別端上了「大菜」,下半年準備在純電大三排SUV賽道大戰一場,特斯拉卻帶着六座版Model Y下場了。

憑藉Model 3和Model Y兩款王牌車型,特斯拉一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頭部玩家。但2024年以來,這家全球電動車巨頭在中國市場遭遇不小壓力。

去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約為65.7萬輛,同比增長僅為8.8%,遠低於新能源汽車市場35.5%的整體增速。

進入2025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並未好轉。據長江商報統計,上半年特斯拉在華銷量合計26.34萬輛,較上年同期27.83萬輛同比下降約5.4%。

除了銷量下滑外,特斯拉在中國車企的價格戰中,不得不多次調整價格策略,拖累了利潤率。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毛利潤率為17.2%,相比去年同期下滑0.8個百分點。

特斯拉如今的難題,是它在中國市場遭遇的長期挑戰的縮影。

過去幾年, 特斯拉過去賴以成功的幾大支柱——品牌光環、技術代差和成本優勢等,都在被削弱。頻繁的降價和層出不窮的本土競品,也讓特斯拉的「豪華」和「科技」標籤逐漸褪色。

以智駕功能為例,特斯拉FSD上半年獲准在中國部分城市進行測試。相比之下,鴻蒙智行、小鵬等本土對手已經大規模推送無圖城市NOA功能,特斯拉的體驗優勢並不明顯,且高昂的選裝價格也限制了其普及。

空間小、「毛胚房」內飾,是特斯拉常常被吐槽的另一個短板。Model Y和Model 3主打極簡內飾設計,空間也不算寬敞,在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舒適、豪華和智能座艙的需求面前,顯得格格不入。

當然,特斯拉的長板同樣突出——強大的品牌力、優秀的操控性、行業*的能耗比等,足以吸引大量訂單。Model Y上半年超17萬輛的國內銷量,不僅*於新勢力,也*於燃油車型,是整個SUV市場的*。

但面對中國市場銷量和毛利潤率下滑,特斯拉無法視若無睹。

面對本土品牌的「飽和式攻擊」,特斯拉僅靠降價和小修小補,恐怕不容易守住陣地。它必須做出改變,一種更貼近中國市場需求的改變。

特斯拉打出的這張牌,就是Model Y L。

與五座版相比,Model Y L的主要變化就是「大」。此外,相比七八十萬元的Model X,以不到34萬元的價格就能買到一輛特斯拉六座SUV,也顯得頗有「性價比」。

但與同價位的理想、蔚來相比,Model Y L除了牌子夠硬,紙面上幾乎沒有一項指標打得過。尤其是車內,當理想、蔚來千方百計去營造豪華感時,Model Y L依然顯得有些過於簡約,零重力座椅、二排大屏幕等時髦配置也一概欠奉。

這場圍繞六座SUV的佈局,對特斯拉而言,是一場不得不打的「陣地戰」。中國市場貢獻了特斯拉超過三分之一的銷量,守住中國,就是守住特斯拉的全球財報和股價。

理想、蔚來、特斯拉都希望從大三排純電SUV市場尋找增量,新車發佈也集中在同一個月里。可以預見的是,下半年理想i8、蔚來ES8、樂道L90和特斯拉Model Y L的訂單爭奪戰將十分激烈。

不過,三家車企的六座SUV之戰,並不一定是零和博弈,反而有可能復刻消費品領域經典的「可樂之戰」,一起把市場做大。

上世紀70年代末,百事可樂發起「百事挑戰」,通過盲測證明其口感優於可口可樂,開啟了長達數十年的營銷戰爭。雙方投入了天文數字的廣告費用,從品牌、渠道到價格進行全方位對抗。

最終的結果,並非一方消滅另一方,而是兩家公司聯手將碳酸飲料的理念植入全球消費者的心智,共同統治了市場,而其他果汁、茶飲等品類則被邊緣化。它們的戰爭,做大了整個品類的蛋糕。

如今的中國汽車市場,正在上演相似的一幕。

理想、蔚來、特斯拉這三家企業,通過在產品定義、智能駕駛、補能體系上的「軍備競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強度向市場輸出一個全新的購車觀念:家庭的*輛車,或者換購的*,應該是一臺智能電動SUV,而非傳統的燃油轎車。

這三家新勢力,連同其他中國品牌,用更強的智能化、更低的用車成本和更優的空間體驗,正在不斷侵蝕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以「日系三劍客」和「德系雙雄」為代表的車型,如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大眾帕薩特等,銷量相較於*時期下滑明顯。

此消彼長的兩條曲線背后,是消費選擇的根本性遷移。

當理想用「冰箱彩電大沙發」重新定義了車內空間,當蔚來用換電解決了長途焦慮,當特斯拉用FSD描繪了未來的出行方式,它們共同將智能電動SUV的價值錨點,提升到了傳統燃油轎車無法企及的維度。

消費者在20~30萬的預算區間里進行選擇時,天平正在不可逆轉地從「可靠耐用的B級轎車」滑向「更大、更智能、使用成本更低的純電SUV」。

推動這場變革的,除了企業自身的產品力競爭,還有國家政策的「指揮棒」效應。

2024年,商務部等多部門聯合推出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對報廢舊車併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用户,給予最高2萬元的補貼。這一政策在2025年得以延續並優化。

規模龐大的燃油SUV車主,是「以舊換新」政策的主要目標羣體之一,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潛在換購市場。對於主打20~30萬改善型需求市場的理想、蔚來、特斯拉而言,這2萬元的補貼成爲了終端銷售有力的「催化劑」之一。

另據商務部數據,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中,購換新能源汽車的比例超過60%。理想、蔚來、特斯拉的六座純電SUV,不僅瞄準了購車的增量市場,也同樣看中了燃油SUV以及以舊換新的保有量市場。

三大車企圍繞六座純電SUV市場的正面交鋒,已經沒有退路。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在激烈的消耗戰中,比對手活得更久、走得更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