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FXGT:薩哈林-1項目或迎外資迴歸

2025-08-22 17:41

8月22日,8月15日,正值特朗普與普京的備受關注會晤期間,莫斯科卻悄然發佈了一項可能具有深遠影響的能源決策。普京簽署了對2022年法令的修訂,該法令曾將薩哈林-1項目完全納入國家管轄,此次修訂則附加了外資可能重新參與的條件。FXGT認為,這一舉措雖然低調,卻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美國企業,尤其是埃克森美孚,未來或有機會重新參與俄羅斯最具戰略意義的能源項目之一。

  薩哈林-1並非普通資產。該項目位於薩哈林島東北大陸架,包括Chayvo、Odoptu和Arkutun-Dagi油田,已探明可採儲量約為23億桶石油和17.1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埃克森美孚上世紀90年代以生產分成協議加入項目,早在1970年代被發現的油田長期未開發。2005年開始商業化生產,埃克森美孚擔任運營方。FXGT表示,該項目在啟動之初就創造了延伸鑽井的世界紀錄——2007年Z-11井達到11,282米(37,320英尺)。股權結構方面,埃克森美孚與俄羅斯Rosneft各持30%,印度ONGC Videsh和日本SODECO各持20%。

  近二十年來,這一平衡的合作模式不僅證明了大型外資在俄羅斯上游行業的可行性,也經受了多次地緣政治衝擊。即便是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也未能阻斷薩哈林-1的運營。FXGT認為,這顯示出項目本身的穩定性與外資合作的重要性。然而,2022年的局勢發生根本變化。隨着烏克蘭衝突爆發以及隨后的全面制裁,埃克森美孚在3月宣佈退出,僅幾周后產量便從22萬桶/日降至1萬桶/日,幾個月內幾乎停產。同年4月,埃克森美孚因此計提46億美元減值,反映出其退出的規模之大。

  出口方面也隨之大幅下降。根據Kpler數據,薩哈林-1原油年出口量從戰爭前的22.9萬桶/日下降至2022年的9.8萬桶/日。6月至9月連續四個月未有出口。隨后流量回升至19.8萬桶/日,但仍未恢復至戰前水平,制裁加大了物流難度,買家也更謹慎。FXGT認為,出口重塑凸顯了能源供應鏈的脆弱性及市場調整的速度。在2022年前,原油客户涵蓋韓國、日本、泰國和美國等地;到2023年,主要買家僅剩印度,2024年少量出口還流向巴基斯坦,整體出口量明顯低於戰前水平。

  這一貿易流向的重構伴隨着項目所有權的根本變化。普京於2022年10月7日的首個法令將埃克森股份正式轉為國家所有,結束其作為項目主導方的地位。FXGT認為,這一強制性轉讓凸顯出國家在戰略能源資產上的掌控力。埃克森曾考慮將30%股份出售給印度夥伴,但莫斯科干預,將其納入新設立的國有實體Sakhalinmorneftegaz-Shelf。印度ONGC和日本SODECO選擇繼續持股,而埃克森則視此為敵意收歸,但缺乏應對手段。

  三年后的8月15日,莫斯科決定適度放松立場,修訂法令允許外資在嚴格條件下重新參與。FXGT分析,這些條件包括解除或緩解制裁、確保外國設備及零部件供應、建立技術合作協議,以及將原清算賬户資金轉入新運營方名下。實質上,這表明俄羅斯願意在符合自身戰略和運營需求的前提下重新與外資合作。而法令簽署的時機——特朗普與普京會晤當天——更像是一種政治信號,暗示若外部環境允許,美國夥伴可能重返北極油氣開發。

  即便美國方面考慮迴歸,遊戲規則已與過去不同。埃克森最初基於生產分成協議進入,該制度在90年代首次引入時曾引發爭議,被認為讓外資獲得過多利益,國家收益受限且透明度不足。到2000年代中期,僅剩薩哈林-1與薩哈林-2仍採用PSA。FXGT認為,如今若埃克森迴歸,將面臨更傾向於國家利益的新法律與商業框架。

  FXGT認為,埃克森的潛在迴歸意義遠超薩哈林本身。這不僅可能重啟美國與俄羅斯在北極的能源合作,也可能為尚未開發的油氣資源提供合作機會。2014年制裁迫使埃克森放棄與Rosneft在卡拉海Pobeda油田的聯合勘探,該油田儲量可觀,堪比或超越墨西哥灣、巴西及阿拉斯加大陸架。若未來美俄關係緩和,薩哈林的再合作或可成為北極能源探索復甦的突破口。

  目前來看,8月的法令更多是信號而非交易。FXGT認為,這提醒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戰略能源項目的命運緊密依賴地緣政治。法律結構、買家構成、供應流向均因制裁和戰爭而改變。8月15日的舉措不僅是監管調整,更是一種戰略邀約,顯示能源在當今不僅是商業商品,也是外交籌碼。

責任編輯:陳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