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H20停產,國產GPU板塊破萬億|智氪

2025-08-22 18:19

作者 | 範亮 丁卯

編輯 | 丁卯

8月22日國產算力板塊迎來大幅上漲。

指數層面,萬得GPU指數上漲9.87%,其中寒武紀上漲20%,股價突破新高,市值超過5000億元;海光信息股價上漲20%,股價同樣突破新高,市值超過4000億元,如果將海光信息吸收合併中科曙光的進程也考慮在內,海光信息市值也大概率突破至5000億市值。

因此,如果將國內已經上市的,具備GPU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合併計算,寒武紀、海光信息、景嘉微、芯原股份等公司的合計市值在8月22日正式突破萬億大關。

大漲背后主要受到英偉達H20停產消息的催化。

當地時間8月21日,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爆料稱,英偉達公司已指示包括韓國三星電子、美國安靠科技等關鍵零部件供應商暫停與H20芯片相關的生產。

據瞭解,美國安靠科技負責H20芯片的封裝,而三星電子則提供高帶寬的內存芯片。目前,這一消息已經得到路透社、彭博社等知名媒體的轉載,但英偉達、三星電子及安靠科技方面均未作出迴應。

除了H20停產消息的直接刺激之外,DeepSeek最新升級對國產AI芯片的利好也對行情起到了進一步的支撐。8月21日,深度求索披露DeepSeek-V3.1使用了 UE8M0 FP8 Scale的參數精度。UE8M0 FP8是針對即將發佈的下一代國產芯片設計。

那麼,本次英偉達H20停產的可能原因是什麼?國產AI芯片又會有怎樣的影響?

H20風波始末

H20是英偉達專為遵守美國出口管制而設計的,面向中國市場的人工智能(AI)加速芯片。其首次曝光於2023年末,並於2024年開始少量供貨。據悉,H20芯片採用了英偉達的Hopper架構,相當於是H100的閹割版,在保持了高內存帶寬(4.0TB/s)和容量(96GB HBM3)的同時,性能卻僅為H100的15%-30%。

儘管H20的性能被大幅閹割,但由於其是目前中國市場所能買到的性能最高的英偉達芯片,因此,市場對於H20的動向非常敏感,而且H20也佔據了英偉達對華收入的較大比例。

但由於美國政府不斷升級的出口限制,事實上H20在華的銷售風波不斷。

就在今年4月,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一度禁止英偉達向中國銷售H20芯片,導致英偉達不得不取消中國客户訂單,市場預估這一變動將導致英偉達累計損失135億美元收入,以及500億美元的潛在市場。

轉機出現在7月。7月15日,美國政府恢復H20對華出口許可,隨后英偉達CEO黃仁勛訪華推動銷售,市場重燃了對H20的期待。但最新的進展卻是,H20正式獲得出口許可,條件是將其對華銷售收入的15%上繳美國政府。

與此同時,7月底以來,中國國家網信辦依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對英偉達進行了約談,要求其就H20芯片「漏洞后門」提交技術證明,引發市場一片譁然,至此,英偉達在華深陷「后門」風暴。

8月10日,央視旗下「玉淵譚天」發佈技術調查報告指出,美國曾經就AI芯片開「后門」的事情有過一整套系統性的考慮。美方還特別提到,如果企業配合美國政府安「后門」,那美國政府可以將其排除在出口管制之外,其中就有放寬對「中國低風險客户」的出口。

同時也表示,按照美方的設計,可以實現的功能有:許可鎖定、追蹤定位、使用監測、使用限制等。並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講,H20對於中國來説,都算不上是一款安全的芯片,也算不上一款環保的芯片,更算不上是先進的芯片。

儘管事后英偉達針對「漏洞后門」做出迴應,稱「網絡安全對我們至關重要。英偉達的芯片不存在‘后門’,不會讓任何人通過遠程方式訪問或控制芯片。」

但顯然市場對於英偉達H20安全性的擔憂並沒有就此打消。而此次爆出的英偉達停產H20,更是將這場風波推向了高潮。

市場對停產原因的猜想
 

對於此次英偉達停產H20的原因,目前市場認為可能出於幾個方面:

一是,英偉達根據市場狀況所做出的正常供應鏈管理行為。

此前市場一度爆出,英偉達正在轉向新一代的Blackwell架構,並計劃推出新的芯片,例如針對中國市場的B30芯片,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並繼續遵守美國的出口法規。

因此,停產H20可以將資源和產能集中在新一代產品上,有助於處理現有庫存,併爲新產品的生產騰出產能。

二是,中美兩國對於AI算力安全的博弈之下,H20性價比顯著下降。

如前文所述,7月底以來,英偉達深陷「后門」風暴,引發了市場對於英偉達芯片安全問題的擔憂。加之,H20的性價比本就遭到了行業的一些吐槽,而8月18日,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共同創始人Gene Munster爆料,英偉達為維持其毛利,或將把H20售價調漲18%,換句話説就是,英偉達計劃將特朗普額外收取的15%費用所帶來的成本,直接轉嫁給中國客户。而這無疑意味着英偉達H20的性價比將會進一步降低。

在安全性存疑、性價比持續下降之下,國內客户對於H20的反饋可能並沒有達到英偉達此前的預期,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英偉達的供應鏈管理速度。

而在英偉達H20風波不斷的同時,國產AI芯片的迅猛發展,可能也成了衝擊英偉達H20在華表現,導致英偉達停產的一個重要推手。

國產AI芯片加速替代

在英偉達H20風波不斷的同時,近期國產AI芯片的商業化和資本化仍在持續突破。

6月初,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公佈了一份價值數億的GPU服務器採購大單,華為、寒武紀、海光三大國產芯片巨頭全部中標。6月中下旬,摩爾線程IPO輔導狀態變更為「輔導驗收」,離登陸A股更近一步;沐曦集成則在6月30日向上交所遞交股説明書,擬在科創板上市。8月份,壁仞科技在上海發佈通用GPU芯片,打破全球通用GPU算力新紀錄。

根據最新的消息,8月21日,深度求索正式發佈DeepSeek-V3.1。本次升級的變化主要有三點:(1)一個模型同時支持思考模式與非思考模式;(2)思考效率更高,能在更短時間內給出答案;(3)Agent能力更強,新模型在工具使用與智能體任務中的表現有較大提升。

但真正令市場振奮的是DeepSeek-V3.1預計支持FP8精度以及國產芯片。

深度求索在官方公眾號推送文章中指出,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參數精度。同時,UE8M0 FP8是針對即將發佈的下一代國產芯片設計。

圖:DeepSeek迴應UE8M0 FP8      數據來源:DeepSeek官方,36氪整理

根據中信證券的觀點,相比FP16格式,FP8在同等芯片面積下能夠實現翻倍性能,且功耗和帶寬需求更低。此外,DeepSeek表示新精度格式針對即將發佈的下一代國產芯片設計,表明未來基於DeepSeek模型的訓練與推理有望更多應用國產AI芯片。

在國產AI芯片利好不斷地刺激下,資本市場的情緒也在迅速釋放。

事實上,今年6月以來,國產GPU板塊就進入了新一輪上行行情,截至目前,累計漲幅超過40%。其中,寒武紀、海光信息等龍頭公司的表現更是亮眼,寒武紀6月至今的漲幅已經超過100%,海光信息接近40%。

圖:萬得GPU指數走勢圖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諮詢並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