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2 15:46
財聯社8月22日訊(記者 趙昕睿)IPO發審節奏如同企業上市的「温度計」而備受各方關注。近期監管層明確表態,將繼續嚴把發行上市入口關,做好逆周期調節,不會出現大規模擴容。在此背景下,IPO輔導備案環節呈現出多維度的趨勢變化。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86家IPO申報輔導備案被登記受理,其中,7月以39家成為IPO輔導備案登記受理最為集中的月份,而北交所則是IPO輔導備案登記受理最多的擬上市板塊。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內輔導備案企業登記受理數量下滑22.5%,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監管層在IPO前置環節的把控與調節力度正不斷深化。
與此同時,在政策推動、保薦機構內核把控、企業自身需求等多方因素交織下,當前輔導備案環節主要突顯3點變化。
變化一:多次申報企業頻次提升,審覈顯現趨嚴態勢
2025年內,輔導備案數量不僅呈下滑趨勢,輔導備案環節審覈尺度也有趨嚴態勢。
從企業申報頻次看,今年186家登記受理的輔導備案企業中,首次申報的僅92家,多次申報企業佔比達 50.54%;而去年同期,240家登記受理企業中,首次申報者為140家,多次申報佔比為 41.67%。這一數據對比顯現,多次申報企業佔比有所提升,首次申報企業數量甚至低於多次申報者,折射出監管審覈力度的提升。
若以能在一年內完成輔導驗收的企業數量為觀察點,2025 年至今,僅有金川鎳鈷、海雷股份、申蘭華、宏澤科技4 家IPO企業同時完成了輔導備案登記受理及驗收通過,年內通過率僅為2.15%。
「現在申報項目的內部審覈也卡得緊」, 某中小券商人士向記者透露,年內公司申報的多起IPO項目仍處於審覈階段,僅在保薦機構內核質控環節就經歷了層層嚴格篩查。在面臨監管處罰、內部問責等壓力傳導,保薦機構對項目質量的把關及篩選力度不斷加大。監管層對保薦機構的監管持續加碼,也推動機構從形式上的 「看門人」 向實質性把關者轉變。
即便企業通過了保薦機構的第一道關卡,還需面對地方證監局輔導驗收的 「硬考驗」。據瞭解,地方證監局通常會組建驗收小組開展現場檢查,覈查周期一般不少於 1 個月,複雜項目甚至可能延長至數周以上。若檢查中發現問題,驗收意見可能直接判定為不通過,導致企業申報進程延長或暫緩。
結合近期監管有關將繼續嚴把發行上市入口關,做好逆周期調節,不會出現大規模擴容的表態,不難看出,在「嚴把入口關」的監管基調下,更高的審覈標準已傳導至IPO輔導階段。
變化二:輔導備案項目進一步向頭部集中,部分掉出前十梯隊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86家IPO申報輔導備案被登記受理,同比下滑22.5%。年內輔導備案獲得受理的40家券商中,頭部機構優勢進一步集中。
從受理家數來看,國泰海通證券(27 家)、中信證券(20 家)、中金公司(15 家)、中信建投(11 家)等4家券商構成了第一梯隊。而在去年同期,共有6家券商受理量超10家,今年這一數量縮減至4家,IPO輔導備案項目向頭部券商集中趨勢更為明顯。
排名緊隨其后的還包括國聯民生證券(9家)、招商證券(7家)、國投證券(7家)、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7家)、開源證券(7家)、華泰聯合證券(6家)。梯隊變化方面,東方證券、中泰證券、廣發證券、國信證券等去年還處於前十梯隊的券商,今年名次均有所下滑。其中,東方證券年內尚未有項目獲受理,名次變動尤為明顯。
相較於受理環節的小幅調整,輔導驗收通過與項目終止的數據變動更為突出。驗收通過方面,15 家券商合計推動 20 個項目過關,排名來看,中信證券、華泰聯合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家數最多,分別為4家、2家、2家,剩余12家輔導驗收通過項目均為1家。同期相比,通過驗收的券商數量增長66.67%,項目數量增幅達70%。
項目終止方面,年內共有231家IPO輔導備案終止,涉及48家保薦機構。因項目基數較大,頭部券商的終止數量也相對靠前,但從整體看,終止項目總量同比下滑19.23%,涉及券商數量減少12.73%。
變化三:商業航天企業成為IPO申報輔導備案一大看點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技術、商業航天等為代表的前沿技術蓬勃發展,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尤其在今年 「十四五」 收官、即將步入 「十五五」 階段的節點上,商業航天等個別行業的發展預期更為突出。
8月1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 年)》,明確提出打造商業航天應用 「首場景」。事實上,2025 年以來,四川、北京、上海、武漢等多地均已出臺相關文件或行動計劃,政策覆蓋周期貫穿 「十四五」及「十五五」。對此,銀河證券研究認為,商業航天支持政策細化,產業趨勢向好,重要性進一步深化。
今年6月,證監會擴大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適用範圍,將商業航天與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一同納入支持名單,為前沿科技領域企業上市鋪路。在政策推動下,此前較少衝刺IPO的商業航天企業在近期集中遞交輔導備案,4家企業的動態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6月16日,愛思達在天津證監局啟動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7月29日,藍箭航天在北京證監局啟動輔導備案,擬在科創板上市,由中金公司擔任輔導機構;8月1日,屹信航天在江蘇證監局完成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民生證券;8月13日,中科宇航在廣東證監局完成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國泰海通證券。
在市場多數觀點看來,今年是商業火箭發射的 「大年」,各家角逐商業航天「第一股」已成為IPO行業申報的一大焦點。此外,商業航天還具有「十五五」規劃(2026-2030年)政策預期,未來有望迎來更關鍵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