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2 16:21
金吾財訊 | 港股三大指數午后漲幅擴大,全日震盪走強,截至收盤,恆指漲0.93%,國企指數漲1.17%,恆生科技指數漲2.71%。
藍籌中,中芯國際(00981)漲10.06%,李寧(02331)漲8.78%,比亞迪電子(00285)漲6.13%,中國生物製藥(01177)漲5.83%;聯想集團(00992)跌2.19%,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跌1.78%,華潤電力(00836)跌1.57%,京東健康(06618)跌1.47%。
板塊方面,芯片股普升,華虹半導體(01347)漲17.85%,晶門半導體(02878)漲10.64%,中芯國際漲10.06%,貝克微(02149)漲9.15%,上海復旦(01385)漲6.36%。中信證券表示,近期特朗普在科技領域動作頻繁,其政策思路出現變化,特別是對華科技政策思路引發各界關注。從原因來看,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PayPal Mafia」掌控了美國科技政策的決策與執行層,其政策思路融合了企業利益導向與MAGA理念。對美國國內而言,強調寬松監管以促進創新,同時推動本土投資和生產帶動就業。對外而言,將輸出「美國技術棧」視為科技戰略核心,對華強硬的同時也存在交易思維,科技制裁可被當作談判籌碼。在美國科技政策思路變化下,我國相關產業鏈或受益於半導體關税趨緩、科技巨頭投資擴張以及AI芯片管制的階段性放松,而在中美博弈延續下,國產替代邏輯也將不斷強化。
新能源車企悉數走強,小鵬汽車-W(09868)漲13.60%,蔚來-SW(09866)漲11.12%,比亞迪股份(01211)漲2.60%,小米集團-W(01810)漲2.34%,零跑汽車(09863)漲1.43%。乘聯分會祕書長崔東樹發文稱,根據國家金融局交強險數據,國內商用車交強險數據的2025年商用車強勢增長。2024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57.9萬台,同比增長84%;2025年7月份新能源商用車銷量達到7.3萬台,同比增長55%,環比降3%。在2024年末政策翹尾后,2025年1月新能源表現相對較弱,2-7月銷量同比暴增,1-7月銷量累計達到43萬台,同比增長57%。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全球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和氫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車(NEV)新車銷量達486.8萬輛,年增30%。若計入油電混合車(HEV),第二季電動車(EV)銷量更達到645.6萬輛,佔全球汽車總銷量29%。
個股方面,小鵬汽車漲10.2%。小鵬汽車公告,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控股股東何小鵬於2025年8月20日至2025年8月21日通過全資擁有的Galaxy Dynasty Limited在公開市場購買了310萬股A類普通股,平均價為每股A類普通股80.49港元。此次增持后,何小鵬及其關聯方合計擁有公司約18.9%的股份。
快手(01024)漲4.39%。摩根士丹利發表研報指,快手次季電商商品交易總額(GMV)增長18%,勝該行預期,在內容和貨架主導的電商所推動下,過去一年GMV增長穩定於13%至14%區間,這無疑是一次顯著的增長加速。快手變現能力也有所提升,該行對其第三季GMV增長15%的指引亦感正面。該行表示,今年資本支出指引由100億元上調至120億元,顯示可靈(Kling)和其他AI應用的推理需求強勁。該行將2025年至27年每股盈測上調介乎3%至6%,目標價由67港元上調至76港元,維持「與大市同步」評級。花旗預計快手自研的AI視頻生成工具可靈的表現將更佳。在可靈第二季度錄得超過人民幣2.5億元的收入后,花旗將其2025年的收入預期上調至1.25億美元。花旗認為,如果下半年發展勢頭強於預期,收入可能有上升空間。
中信證券測算,2018年以后的超額儲蓄累計超過30萬億元,而2022年以后形成的5萬億元超額儲蓄,在短時間內更可能成為用於消費、投資的潛在資金。從存款到期再配置的視角來看,2025年可能有90萬億元以上的存款到期,假設其中5%—10%的資金尋求更高的收益,則流出規模可能在4.5萬億元—9萬億元。「搬家」的存款不太可能集中進入權益市場,或傾向於以「固收+」類型的資管產品進行過渡承接,也能實現資金的「間接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