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近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情況公佈:額度逐步縮減、行業領頭羊受益

2025-08-22 15:26

【文/觀察者網 潘昱辰 編輯/高莘】日前,工信部公示了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覈終審和2021—2022年度補助資金預撥情況。據《南華早報》報道,在這七年間,補貼逐漸從傳統的國有企業轉向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和新興初創企業。

其中,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覈算總額達到16.55億元。具體來看,北京新能源獲得的補貼最多,達5.56億元,佔補貼總額的三分之一;奇瑞汽車以3466萬元位居第二,東風汽車以2559萬元排名第三;吉利汽車以1643萬元排名第四。

汽車生產線 南華早報

與此同時,比亞迪只獲得1574萬元,而2020年首次申請補貼的特斯拉則獲得了359萬元。

2016—2020年間,國內車企整體申報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數約為7.58萬輛,覈定推廣數為5.41萬輛,累計覈減2.17萬輛;各車企申請清算資金合計約29.3億元,應清算補助資金約為20.7億元,覈減差額達8.6億元。

此外,2021—2022年度將預撥補貼1.68億元,較2017年度、2018年度高峰時期的9.17億元、4.05億元大幅縮減。涉及10個省市的19家企業。其中,陝西、深圳和上海三個省市獲得的補貼金額較高,均超過3000萬元,這三個省市也是2021-2022年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量較高的省市。

具體來看,由於當期比亞迪和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車產量遠超其他企業,位於陝西的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和位於深圳的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分別獲得3791萬元和3556萬元的補貼,而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獲得3015萬元。

不過,2021—2022年度的補貼總體仍以傳統車企為主,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等合資車企也獲得了100萬元級別的補貼。此外,零跑汽車是唯一一家獲得補貼的造車新勢力,總計補貼達276萬元。

《南華早報》援引專家觀點稱,補貼的變化標誌着中國新能源汽車從國有企業主導向更加多元化的市場過渡,補貼正越來越有利於行業領先的企業和新勢力。目前,2023—2024年度的補貼計劃尚未公佈,行業人士認為未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動態調整,預計補貼將逐步減少,到2027年左右逐步取消,但前提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保持或超過新車總銷量的一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23.2萬輛和82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9.2%和38.5%,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汽車總銷量的45%。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