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東莞證券-金融行業雙周報:平安舉牌太保H股、國壽H股,LPR連續三個月不變-250822

2025-08-22 15:06

(來源:研報虎)

  行情回顧:截至2025年8月21日,近兩周銀行、證券、保險指數漲跌幅分別-2.00%、+6.94%、+2.13%,同期滬深300指數+4.21%。在申萬31個行業中,銀行和非銀板塊漲跌幅分別排名第31、7位。各子板塊中,農業銀行(+7.75%)、長城證券(+33.37%)、中國太保(+7.20%)表現最好。

  周觀點:銀行:近兩周銀行板塊跑輸滬深300指數,從銀行本身來説,銀行板塊PB從年初的0.64修復至7月初的0.77,部分資金選擇高位兑現,前期上漲過快以及分紅除權后存在技術性回調的需要,部分短期套利資金在分紅到賬后迅速兑現收益離場,增大了短期資金集中拋售的壓力。除此以外,近期多家銀行股東高位減持也影響了市場情緒。而從整個大盤來説,8月1日美國非農數據公佈后,降息預期升溫,疊加近期關税延期、消費貼息等消息,市場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有所提升,市場指數頻創新高,避險紅利邏輯的銀行板塊陷入調整。事實上,在銀行板塊調整期間,險資並未停止增持銀行的腳步,平安人壽舉牌郵儲銀行H,民生人壽舉牌浙商銀行H,所以我們認為險資等定價資金流入的方向未發生改變,銀行板塊調整深度有限,在短期調整后銀行估值修復邏輯不改,只要低利率環境和「資產荒」的核心矛盾未發生根本性扭轉,險資、被動資金等增量資金對高股息、低估值的銀行股的配置需求就會持續存在,同時公募基金考覈機制改革也將加速資金向顯著低配的銀行板塊傾斜,該邏輯在強化分紅、驅動長期資金入市等政策紅利與穩健基本面的共振下,正推動銀行股實現估值重塑。建議后續重點關注中報披露行情。

  證券:近期,券商板塊受到多重利好催化,一是多家上市券商披露的2025年中期業績預告呈現爆發式增長,國聯民生華西證券更是以1183%和1025%~1354%的淨利潤增速領跑行業。二是市場活躍度維持高位,滬指、深成指等重要指數均創年內新高,成交額連續6個交易日超2萬億,滬深京三市整體融資余額持續攀升。此外,近期穩定幣概念對證券板塊也有一定催化,香港《穩定幣條例》8月1日生效,不少機構正在踴躍申請牌照,驅動資金對券商、多元金融等細分板塊的追捧。建議后續重點關注中報業績、大盤成交額、穩定幣主題對券商板塊行情的催化。

  保險:近期中國平安舉牌中國太保H股和中國人壽H股,從行業視角而言,一方面,這凸顯了保險行業轉型期的價值重估。當前保險股雖年內漲幅可觀,如中國太保H股年內漲幅超54%,中國人壽H股漲幅超73%,但P/EV仍處歷史低位,平安舉牌或是基於價值投資的典型佈局,更傳遞出頭部機構對保險行業長期價值與同業優質標的認可。另一方面,在資產配置再平衡需求下,保險股或被納入與銀行股同邏輯的高股息配置範疇。當下利率下行與「資產荒」背景中,險資正加速增配高股息、低估值權益資產,中國太保H股股息率約3.19%,中國人壽H股股息率約2.89%,顯著高於長債收益水平,長期配置價值凸顯。同時,在新準則下,有助於資產負債聯動效率持續提升,而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作為行業巨頭,基本面持續改善,利潤及淨資產中長期表現穩健。預計若行業盈利能力持續向好,險資對同業標的配置或逐步常態化,推動板塊估值修復。

  投資建議。銀行:建議關注成都銀行(601838)、寧波銀行(002142)、杭州銀行(600926)、常熟銀行(601128)、招商銀行(600036)、農業銀行(601288)、中國銀行(601988)、工商銀行(601398)和中信銀行(601998)。保險:中國太保(601601),中國平安(601318),中國人壽(601628),新華保險(601336)。證券:浙商證券(601878)、國聯民生(601456)、方正證券(601901)、中國銀河(601881)、中信證券(600030)、華泰證券(601688)、國泰海通(601211)。

  風險提示:貿易戰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增強,銀行海外業務收益受損、風險敞口擴大的風險;關税戰貿易戰擾亂產業鏈供應鏈,銀行對相關企業信貸投放回籠困難,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經濟復甦不及預期的風險;銀行資產質量承壓的風險;代理人流失超預期、產能提升不及預期的風險;長端利率快速下行導致資產端投資收益率超預期下滑的風險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