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2 14:51
8月20日,眾合科技發佈了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8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331.19萬元,同比增長13.77%;歸母淨利潤為-6669.7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195.97萬元,虧損收窄;公司毛利水平穩步提升,較去年同期增長5.31%。
眾合科技在軌道交通領域深耕10余年形成顯著先發優勢,業務已經覆蓋杭州、鄭州、西安、深圳等全國28座城市。信號系統已經站穩行業第一梯隊,累計實施國內地鐵&市域鐵路(CBTC+FAO)項目65個,累計1950公里;累計建設完成自動售檢票系統(AFC)項目58個,逾1000座車站。
全棧自研,以堅實的軟硬件協同底座託舉低空經濟
眾合科技依託自主可控的高可靠性、安全性技術和通行域資源管理、調度算法核心技術能力,建立了通用高安全可靠計算機平臺、通用工業數字平臺兩大技術平臺,形成支撐全棧國產自主可控的技術根基。以「平臺複用+場景定製」模式,構建起從軌道交通、道路交通到低空網絡的多維技術矩陣,實現了從平面交通到立體空間的全域技術賦能。在硬件層面,公司自主研發的SIL4級安全芯片「眾合芯」、國產信創雲信號系統等技術突破,使公司已經成為國內軌道交通領域核心機電設備國產化率最高的企業,實現了從功能芯片、板卡到操作系統及核心系統平臺架構及上層應用軟件全自主創新研發。
在全棧自研的軟硬件協同體系下,公司聚焦空間信息戰略,打造「空天地立體交通」主場景,為地下、地面、低空和低軌空天地立體交通場景提供集設備、控制系統、工業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的全方位能力賦能,實現「空天地」多維度交通網絡的空間協同與智能互聯。
公司積極探索低空和低軌衞星領域,成立空天地立體交通產業研究院,專注於無人機飛行控制、環境感知和空域管理等關鍵技術領域,並先后發佈了UniTFCC三余度飛控計算機、UniPort智慧起降場、UniSpace低空綜合服務平臺三大核心產品;應用場景上,重點打造低空政務綜合巡檢、應急、醫療運輸三大場景。低軌領域,重點佈局面向衞星互聯網產業的高端裝備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以及時空大數據運營服務。
眾合科技基於十余年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研發經驗,將成熟的安全文化、安全研保體系及功能安全技術移植至低空領域,創新性研發了三余度飛控計算機。
2025年以來,眾合科技低空業務獲得了一系列進展。三余度飛控計算機產品訂單獲得突破,已經與北京智行博通、天翎科等無人飛行器主機廠開展相關的地面和飛行測試工作,為未來進一步商業化夯實基礎。公司與杭州臨安城投集團攜手打造的「一網統飛」綜合治理平臺,不僅是浙江省首個實現「市區協同、全域聯動」實踐探索的低空政務飛行平臺,還為全國低空經濟政企集約化運營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杭臨樣板」「一網統飛」綜合治理平臺以「低空+政務治理」為切入點,以「集約建設、統籌複用」為核心原則,創新採用「2+1」佈局——區一網統飛綜合服務平臺運營端、用户端與杭州市低空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實現數據貫通、流程銜接,構建起從用户飛行需求匯總到成果數據定向分發的全鏈路閉環,並沉澱一套低空數據資產底座,構建低空領域市區多級協同新模式。
8月,公司與杭實集團旗下杭州低空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主要業務將聚焦「低空政務飛行全生命周期服務」,以杭州為基地,致力於打造全國領先的低空綜合治理平臺,並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拓展各類低空管控應用系統。
此外,公司核心參股公司北京鳶飛科技是國內領先的低空交通數據服務商,持有民航局頒發的無人機雲系統國家級運營牌照。北京鳶飛基於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控制、低空空域網格化編碼大數據、多主體無人機識別及軌跡融合、低空空域衝突識別及解脱、基於多源情報動態空域管理、低空語義航圖、低空可靠通導監評估等七大核心技術,產品處於國內第一梯隊。
鳶飛科技與武當山機場集團聯合打造的十堰市低空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即將正式啟用,標誌着湖北省首個地市級低空平臺正式落户十堰。該平臺集十堰低空綜合指揮中心、低空安全保障中心、低空飛行服務中心功能於一體,作為驅動十堰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平臺將從監管工具躍升爲低空經濟的綜合價值「放大器」,不僅為蓬勃發展的低空經濟注入強勁動能,更將為全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可複製的「十堰模式」。
政策東風下的低空經濟賽道
國家層面高度重視低空經濟產業發展。2024年底,國家發改委成立低空經濟發展司,並且中央空管委將在深圳、杭州等六個城市開展eVTOL運營試點。2025年將有望成為低空經濟從前期規劃轉向產業落地的元年。根據賽迪顧問測算,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達到33.8%。樂觀預計,到2026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達到10644.6億元。
今年以來,政策東風依舊不斷。7月,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解決跨部門、跨央地問題等任務。7月28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座談會在京召開,提出要加快無人機等技術開發和應用推廣。7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2025年上半年發展改革形勢通報會,提到要推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地方層面同樣積極推進低空產業的落地。7月1日,廣州市召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7月2日,河南成立首隻低空產業基金,總規模20億元,首期備案規模5億元,存續期10年。7月4日,黑龍江省制定出台17條政策措施,將低空應急救援等公共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並根據不同情況對運營企業按飛行作業時間給予補貼,以鼓勵低空裝備規模化應用。
目前,已有多地正式啟動中長期低空專項債的申請。根據方正證券,截至2024年末,涉及低空經濟建設內容的專項債項目已發行26個,項目總投資193.28億元,發行專項債券金額合計53.95億元,佔總投資約28%。
西南證券研報指出,國家戰略聚焦低空經濟新賽道,地方加速政策配套與資源傾斜,低空物流、低空旅遊等應用場景先行,2025國際低空經濟博覽會順利召開,多項戰略合作及商業訂單密集落地,產業鏈規模化發展態勢漸顯。
從虧損收窄到第二曲線成型,眾合科技正在勾勒出傳統基建公司向空間信息產業躍遷的樣本。未來,隨着相關項目的逐步落地,眾合科技有望在低空經濟領域持續拓展發展空間,為行業發展貢獻更多「眾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