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佳兆業上半年鉅虧近110億元 「不死鳥」能否再次實現翻盤?

2025-08-22 12:53

財聯社8月22日訊(記者 王海春)在地產界有着「不死鳥」之稱的佳兆業集團(01638.HK),今年上半年將產生鉅額虧損。

該公司8月21日深夜披露,2025年上半年,佳兆業預計錄得虧損淨額及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淨額不多於110億元。而2024年同期,公司虧損淨額、擁有人應占虧損淨額,分別為90億元及91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着佳兆業今年上半年的虧損額,較去年同期或增加近二十億元。

對於虧損原因,該公司解釋,主要因物業交付減少導致已確認收益減少,以及物業項目作出減值撥備增加所致。

「該企業中期業績預告反映出,公司仍面臨較大經營壓力。這其中,在售項目‘以價換量’以及存貨跌價,出現計提資產減值等,或為重要影響因素。」一家房產機構分析師表示。

公佈前述數據一周前,佳兆業位於廣州的「南天匯」項目部分資產,在法拍平臺被折價處置。

據阿里資產平臺信息,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洛溪大橋西北面、北濠湧東側的土地使用權(已有上蓋建築物的除外),於8月14日被拍賣。

被拍標的物規劃用途為,零售商業、餐飲及商務金融等用地,地塊總建築面積64354平方米。相較於38.9億元的評估價,本次27.23億元的起拍價,相當於打了7折。

公開資料顯示,佳兆業於2017年獲得前述項目,按最初安排,該項目整體規劃總建面約47.4萬平方米,原計劃建設成集寫字樓、展銷公園、高端SOHO和交通樞紐總站為一體的大型產業綜合體。

雖然折扣幅度不低,但由於無人出價,本場拍賣於8月15日宣告流拍。

上述被拍賣標的物,從一個側面折射出該公司一段曲折歷程。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佳兆業旗下企業向大業信託申請24.5億元貸款,借款期限自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抵押物為前述項目。佳兆業2021年底出現流動性危機后,該項目停擺,大業信託2022年10月提起訴訟,申請查封抵押物項目884套房產及項目土地。2024年,法院決定拍賣項目部分土地資產,以償還債務。

事實上,佳兆業在此前一輪市場周期中,曾經歷了一次債務危機。

2014年,佳兆業在深圳的中央廣場等4個樓盤房源被鎖定。當年12月,該公司披露了被暫停許可證、子公司限制轉讓股權以及暫停龍崗舊城改造項目等事項。

受此影響,佳兆業陷入債務風波,觸發貸款違約事項,其採取多種方式展開自救。2015年,該公司公佈境內債重組方案,與債權人反覆協調后,其在2016年8月基本完成境內及境外約627.7億元的債務重組。

彼時,佳兆業經歷一翻波折后,仍實現了翻盤,其由此被冠以「不死鳥」之稱。

而前述廣州被拍標的物,則成為佳兆業再一次陷入債務危機的其中一項見證。目前佳兆業還未公佈2025年半年報,據其2024年年報,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現金及銀行存款賬面值約23.9億元,較2023年的34.01億元減少29.7%。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總借款約1350.74億元,其中約1180.78億元須按要求或於一年內償還。

業內人士認為,從佳兆業發佈的公告及市場信息來看,該公司當前仍在為解決債務問題而採取措施,但其能否再次實現逆風翻盤,繼續延續「不死鳥」的歷史,仍是個未知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