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時空之星 | 全球首個商業化N型xBC電池片的光伏電池片專業化製造商!四川英發遞表港股IPO

2025-08-22 11:07

全球光伏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之際,一家中國光伏電池片製造商正憑藉其技術領先優勢加速資本市場佈局。

2025年8月20日,四川英發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中信建投國際和華泰國際擔任本次發行的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顯示,英發睿能成立於2016年,是全球領先的專業光伏電池片製造商,專注於光伏電池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24年的出貨量計,英發睿能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電池片專業化製造商,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4.7%。

該公司還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併入選北極星杯年度影響力光伏電池品牌、PVBL2023最具成長力光伏品牌,參與編制了中國行業內多項標準。

英發睿能的技術領先性體現在多個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公司的N型TOPCon電池片量產測試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7.1%,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這一數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且接近28.7%的理論極限效率。

2025年8月,英發睿能成為全球首個商業化N型xBC電池片的光伏電池片專業化製造商。該公司早在2024年就與一名主要客户就N型HPBC電池片(N型xBC電池片的一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於2025年5月實現首期6.0GW N型xBC電池片生產線試生產。

財務數據方面,於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四個月,英發睿能實現收入分別約為56.43億、104.94億、43.59億和24.08億元人民幣。

同期,年/期內利潤分別約為3.50億、4.10億、-8.64億和3.55億元人民幣。2024年營收同比大幅下降58.46%,並且出現虧損,但在2025年前四個月成功實現扭虧為盈,收入同比增長111.23%。

毛利率方面,於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四個月,英發睿能毛利率分別為11.9%、8.8%、-7.4%及23.8%,呈現出波動回升的趨勢。

英發睿能在往績記錄期間經歷了快速而穩健的產能增長。2022年,該公司的產能主要包括P型PERC電池片5.7GW年產能。

截至2025年4月30日,產能主要包括N型TOPCon電池片32.7GW年產能(基於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的產能10.9GW年化計算)。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產能均已轉換為市場主流的182mm型號及以上大尺寸電池片。英發睿能目前在四川宜賓、安徽天長、四川綿陽及印尼擁有四個生產基地。

招股書顯示,英發睿能的主要客户為光伏組件製造商。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來自公司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別為28.083億元、59.231億元、23.843億元及9.508億元。

分別佔公司同期總收入的49.7%、56.5%、54.7%及39.6%。來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別佔公司總收入的19.7%、24.4%、20.5%及12.2%。

根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英發睿能的原材料成本分別為45.67億元、84.66億元、36.95億元、9.3億元及14.79億元。

公司明確提及,在報告期內,其原材料價格經歷了大幅波動,無法保證能夠完全抵消原材料成本的波動。

報告期內,英發睿能的存貨金額分別為2.65億元、2.77億元、11.53億元及13.46億元。同期,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15天、10天、47天及63天。

英發睿能解釋稱,存貨金額增加主要是隨着印尼基地一期投產,原材料需求增加,以滿足該基地的生產需求並促進硅棒拉制生產。

此外,新建生產基地產能擴大及產量增加,導致製成品數量上升。

公司擬將IPO募集資金淨額的約60.6%用於建立及升級印尼基地、約15.2%用於研發適用於開發光伏電池片產品的先進技術、約15.2%用於提升及優化國內及海外銷售渠道。

剩下約9.1%的募集資金淨額將用於營運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英發睿能在全球光伏電池片市場已佔據一席之地,其N型TOPCon電池片全球市場份額達14.7%,2023年收入曾突破百億大關。

然而,過去幾年財務表現的波動、高企的原材料成本以及增長的存貨壓力,仍是其需要應對的挑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