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2 10:25
大盤承壓的第二季度,小米再次交出亮眼答卷。
營收、經調整淨利潤、汽車業務表現等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營收連續三個季度突破千億,經調整淨利潤連續兩個季度突破百億元大關,汽車收入同比暴增,毛利率行業領先,有望下半年迎來盈利。
「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確立以及新十年目標提出以來,小米明顯變得不一樣了。五年千億研發投入之下,手機業務持續站穩高端市場,大家電在多個品類迎來高速增長期,汽車業務更是連續創造爆品。在高速且確定性的增長之下,外界是時候重估小米了。
逆勢增長,小米迎來脱胎換骨
今年第二季度,手機市場大盤並未迎來太多好消息。
市場研究機構IDC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實現了1.0%的微弱同比增長,達到2.952億部;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6886萬台,同比下降4.1%,結束了此前連續六個季度的同比增長態勢。
而在市場大盤整體承壓的背景下,小米依然交出了一份讓外界驚艷的財報。今年二季度,小米總收入、核心業務及創新業務收入、經調整淨利潤等多項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
財報顯示,小米今年第二季度總收入達到1160億元,同比增長30.5%;淨利潤為119億元,同比增長134.2%;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調整淨利潤為108億元,同比增長75.4%。
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來,小米營收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突破千億,連續五個季度營收同比增速超過30%;經調整淨利潤也連續兩個季度突破百億元大關。市場逆風之下,無論是營收還是經調整淨利潤,小米均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
而這背后,依靠的就是「人車家全生態」戰略的協同效應,增強了小米的抗風險能力,以及內生增長動力。
具體來看,小米手機業務持續站穩高端市場。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國大陸高端智能手機銷量在整體智能手機銷量中的佔比達27.6%,同比提升5.5個百分點;4000-5000元價位段優勢擴大,市場份額為24.7%,穩居國內第一;5000-6000元價位段實現顯著突破,市場份額15.4%,同比提升6.5個百分點。
更可喜的是,海外市場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機,小米佔比過半。在歐洲、東南亞等成熟市場,小米的市佔率分別位於第二、第一名,則重點調整產品結構,調整高端機佔比。在拉美、非洲這些新興市場,小米研判仍有很大增長空間,則以規模優先。
儘管全球手機大盤偏低迷,小米集團合夥人、集團總裁盧偉冰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進入到2億俱樂部是小米堅定不移的目標,預計三到五年將實現。這意味着小米將與蘋果、三星一起躋身2億俱樂部。對小米來説,還沒有看到增長的天花板。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方面,收入同比增長44.7%創歷史新高,背后是智能大家電產品功不可沒。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智能大家電收入同比增長66.2%。其中小米空調產品出貨量超540萬台,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速超60%;冰箱產品出貨量超79萬台,同比增速超過25%;洗衣機產品出貨量超60萬台,同比增速超過45%。
汽車業務更是持續創造爆品。今年6月,小米首款SUV車型YU7正式發佈,開售后3分鍾大定突破20萬台,18小時鎖單24萬台。值得注意的是,YU7開售初期鎖單用户中蘋果用户佔比52.4%,比SU7同期高4.4%。財報數據則更驚艷,智能電動汽車收入為206億元,同比暴增230.3%;汽車毛利率達到26.4%,已經超越特斯拉、理想等頭部品牌。
從這份財報來看,小米已經迎來了脱胎換骨的變化,逆勢的高速增長,持續突破高端市場,讓外界不得不重新認知小米。
五年投千億,硬核技術支撐業績爆發
回頭來看,小米之所以能夠在2025年進入業績爆發期,與其在商業模式、技術投入等方面的創新密不可分。
2023年,雷軍宣佈小米戰略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隨着2024年小米SU7的正式上市,「人車家全生態」也迎來了閉環。生態閉環背后,不僅僅在於擁有了更強的抵禦風險的能力,更是為小米開啟了全新的增長軌道。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智能電動汽車收入佔小米總營收的比例已經從去年同期的7%增長到了17.8%,步入了規模化增長快車道;汽車業務的經營虧損也大幅收窄至3億元,盧偉冰在業績會上透露,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實現單季度或者單月盈利。如果目標成真,小米也將成為最快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
如果説「人車家全生態」為業績爆發奠定了戰略方向,技術投入則為之提供了關鍵支撐。同樣在2023年,雷軍為小米提出了新十年目標:「持續投資底層核心技術,致力成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領者」。
爲了這個目標,小米投入了真金白銀。第二季度,小米研發投入達78億元,同比大增41.2%,創歷史新高,預計今年將投入300億元;另外,數據顯示,小米過去五年累計研發投入已達1020億元。
千億投入也砸出了在芯片、OS、AI、汽車等方面創新成果的持續爆發。
在芯片領域,小米發佈了自主研發的3nm旗艦芯片玄戒O1,成為全球第四家、中國大陸第一家俱備自主研發設計3nm旗艦芯片的科技企業;在OS領域,打造了「人車家全生態」操作系統澎湃OS;在AI大模型領域,小米發佈的開源多模態大模型Xiaomi MiMo-VL-7B,在評估真實用户體驗的內部大模型競技場中成為開源模型第一;在汽車領域,小米SU7 Ultra原型車成功進入紐北圈速總榜全球第三,量產車更是成為紐北史上最速量產電動車,超越了保時捷和特斯拉。
這些創新成果,成為小米在手機、大家電、汽車三大增長曲線持續向好、不斷取得高端化突破的關鍵。
三大增長曲線持續向好,有望開啟新一輪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技術研發上,小米並未停下腳步。
雷軍此前預告,未來五年,小米預計再投入2000億研發費用,可見深耕硬核科技的決心。這也將為小米手機、大家電、汽車三大增長曲線持續提供彈藥。
手機業務上,搭載玄戒O1芯片的高端旗艦手機小米15S Pro、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 Ultra和小米平板7S Pro在二季度先后上市,相信在自研芯片的加持下,高端化的品牌形象和體驗將不斷加強;
大家電業務上,小米武漢大家電工廠將於今年投產,更多品類將實現自研自產。盧偉冰在業績會上直言,大家電業務在國內市場還有數倍的成長空間,遠未達到天花板;
汽車業務上,小米正計劃將中國市場探索出的商業模式和打法推廣到海外市場,制定了2027年出海歐洲的目標,目前正在調研和籌備中。
以往,在這三大品類上,蘋果、特斯拉等海外科技巨頭纔是引領者, 而小米正在以超高強度的技術投入打破和重塑現有產業格局。回顧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歷史,在PC時代,微軟憑藉Windows+Intel聯盟成為生態霸主;移動互聯網時代,蘋果憑藉iOS+自研芯片+封閉生態達到巔峰;而AIoT時代,小米的「人車家全生態」戰略,通過軟硬深度融合+AI全面賦能,正在定義屬於中國企業的新科技生態時代。
三大麴線持續向好之下,資本市場也十分看好小米下一階段的成長。摩根士丹利在解讀小米業績時認為,小米電動車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將成為股價催化劑,基於此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62港元,較當前股價還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國金證券也認為,經過多年積累,小米已逐步構建起由優質且深厚的用户資產,可支撐並引領高端化的技術能力,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產品與服務組成的三維壁壘,有望帶領小米持續釋放增長動能,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