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國和歐盟對汽車、藥品等徵收關税

2025-08-21 22:34

  美國和歐盟周四公佈了貿易框架的新細節,包括備受爭議和預期的製藥和半導體關税。

  經過數周的激烈談判,布魯塞爾和華盛頓終於在上月底達成了一項貿易協議,規定歐盟對美國出口商品徵收15%的全面關税。根據協議,歐盟還承諾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並在美國至少再投資6000億美元

  當時,歐洲許多政界和商界領袖對該協議的不平衡表示擔憂。有幾個問題仍未得到解答,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徵收行業關税的一些商品將適用何種關税税率。

  周四的聲明終於透露了更多細節,而此時,許多其他貿易伙伴仍在等待和談判,以明確各自與美國的貿易協議

  歐盟貿易專員馬洛斯·塞夫科維奇星期四在宣佈這一消息后對記者説,「這是美國向任何夥伴提供的最優惠的貿易協議。」

  「但這並不是結束。這是開始。這個框架是第一步,它可以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展,覆蓋更多的行業,改善市場準入,並進一步加強我們的經濟聯繫,」他補充説。

  木材,技術和法規

  聲明的要點包括,美國承諾「對歐盟原產商品適用美國最惠國關税(MFN)中的較高税率,或15%的關税(包括最惠國關税和互惠關税)。」

  從9月1日起,美國將只對來自歐盟的幾種商品徵收最惠國關税,包括「不可獲得的自然資源(包括軟木塞)、所有飛機和飛機零部件、仿製藥及其成分和化學前體」。

  據美國政府一位高級官員説,包括木材、半導體和藥品在內的幾項所謂的232條款關税已被限制在15%的關税上限內。這遠低於特朗普有時威脅的税率,以及對半導體徵收100%的關税。

  與此同時,聲明指出,歐盟打算「取消對所有美國工業產品的關税,併爲廣泛的美國海鮮和農產品提供優惠的市場準入」。這在最初的框架中已經被廣泛地涵蓋。

  該聲明還包括對歐盟能源採購和投資承諾的見解,此前有人質疑這些承諾的可行性,以及如果承諾沒有實現可能產生的影響。

  一位高級政府官員指出,最新的聲明重申了歐盟計劃中的支出數字,包括人工智能芯片、能源和在美國的更廣泛投資,但將其描述為有意和預期的,而不是保證的承諾。

  星期四的聲明還指出,歐盟計劃「大幅」增加對美國軍事和國防設備的採購,儘管歐洲已承諾提高自己的防禦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協議沒有對歐盟的數字服務法案進行修改,該法案包括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長期以來一直是特朗普在貿易談判中爭論的焦點。

  塞夫科維奇周四指出,數字行業被排除在貿易談判之外。

  他還回答了有關葡萄酒和烈酒行業的問題,這些行業不在協議範圍內。歐盟貿易專員表示,雖然在這個問題上與華盛頓達成協議並不容易,但「這些大門不會永遠關閉」。

  製藥公司

  歐洲製藥行業——美國藥品進口的最大來源——也將面臨最高15%的關税上限。關鍵是,該税率不會疊加在其他歐盟範圍內的關税之上。

  特朗普政府還同意,從9月1日起,其最惠國藥品定價政策只適用於仿製藥。該指令旨在通過將美國藥品價格與其他發達國家通常較低的價格掛鉤來降低美國藥品價格。

  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就對醫藥產品發起了所謂的232條款調查,以審查進口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最近幾周,特朗普威脅要對製藥行業徵收高達250%的關税,並向主要公司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它們降低美國藥品價格。

  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嚴厲抨擊該行業所謂的「濫用」定價做法,同時敦促企業將製造業務遷至美國,以提振國內生產。

  最近幾個月,諾華阿斯利康和羅氏紛紛承諾在美國投資,諾和諾德禮來也調整了價格。

  汽車

  美國政府一位高級官員説,美國和歐盟周四表示,他們已同意對運往美國的歐洲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徵收15%的有條件關税,但前提是布魯塞爾方面提出降低工業關税的立法。

  這位官員補充稱,僅僅通過歐盟立法降低工業品關税,就足以啟動這種權衡。

  「在汽車方面,美國和歐盟打算接受並相互承認對方的標準,」美國和歐盟在周四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中説。

  根據7月底達成的貿易框架條款,歐盟表示將取消對美國工業產品徵收的「已經很低」的關税

  特朗普在上月底發表講話時稱讚最初披露的框架協議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協議,並承諾「對汽車很好」。

  對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徵收15%關税的前景,與美國總統要徵收30%關税的威脅相比,有了大幅降低。它還將歐洲汽車行業目前的關税税率從27.5%降低了近一半。

  行業組織此前曾對與關税現實相關的成本表示深切擔憂。

  代表620多家德國汽車行業企業的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警告稱,美國對汽車產品徵收15%的關税將「使德國汽車企業每年損失數十億美元,並在轉型過程中給它們帶來負擔。」

責任編輯:李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