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7月銀行業被罰超2億元!有銀行收到千萬元「天價罰單」

2025-08-21 21:04

  來源:金融時報

  317張罰單,約2.25億元!今年7月,銀行業收到的罰單數量以及罰沒總金額創下自今年2月以來的月度新高。

《金融時報》記者梳理同花順iFinD數據發現,今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各分支機構)開出317張罰單,被罰沒總金額高達22527.68萬元(以處罰公告日統計),較6月的156張罰單、10156.52萬元罰金呈現倍數增長。

有銀行收到千萬元「天價罰單」

  值得關注的是,在317張罰單中,農商行及村鎮銀行的罰單數量總和就佔據了「半壁江山」。今年7月,上述兩類銀行分別收到罰單115張、51張。從罰沒金額來看,農商行當月被罰總額高達7946.53萬元,明顯高於其他類型銀行,村鎮銀行被罰2304.54萬元。

  在中小銀行中,城商行7月共領到38張罰單,被罰沒金額達4131.24萬元,較上個月增長超5倍。其中,南京銀行當月「吃下」5張罰單,總金額超200萬元;貴州銀行也領到4張罰單,共計被罰160萬元。

從全國性銀行來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7月共收到罰單53張,數量僅次於村鎮銀行,共計被罰2460.69萬元;股份行收到44張罰單,共計被罰3054.26萬元。

  此外,三家政策性銀行均「上榜」,共計收到12張罰單,被罰沒金額近2000萬元;兩家民營銀行分別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户身份識別義務」「信息科技風險管理不審慎」等原因被罰,共計118萬元;在外資銀行中,僅華美銀行一家「上榜」,被罰93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7月,一張罰單將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推至聚光燈下。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這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吃下」高達425萬元的大額罰單,這也是該行自開業以來收到的首張罰單。

《金融時報》記者梳理Wind數據后發現,今年7月罰單金額較上月出現明顯上升與大額罰單數量增多有直接關係。當月,「一行兩局」共開出51張數額上百萬的大額罰單。其中,超半數的罰單由中國人民銀行開出,違規事由涉及反洗錢、客户身份識別以及違反金融統計管理和賬户管理規定等。

例如,7月15日,重慶三峽銀行因「違反金融統計管理規定」「違反賬户管理規定」等9項原因,收到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開出的金額高達559.2萬元的罰單;7月25日,長安銀行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中國人民銀行陝西省分行處以罰金400萬元。

  還有一家政策性銀行因「違規辦理內保外貸業務,違反規定辦理結匯、售匯業務」等原因,收到國家外匯管理局開出的金額高達1394.42萬元的「天價罰單」。

13人被「紅牌罰下」

  在「雙罰制」下,銀行員工因違法違規被警告、罰款較為常見,但隨着監管持續趨嚴,被處以「禁業從業」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金融時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7月份,共有20名銀行從業人員因嚴重違規等行為,受到「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涉及機構涵蓋政策性銀行、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以及農商行等各類金融機構。在這20人中,還有13人被「紅牌罰下」,禁止從事銀行業終身。

  從終身禁業的原因來看,因信貸業務違規被罰的銀行從業人員超半數,主要涉及信貸覈查不到位、貸前調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等。還有從業人員因內控管理不到位、員工管理不到位、對員工行為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負有責任等原因被「紅牌罰下」。

  例如,7月4日,某國有大行宜昌市分行因「內控管理不到位」被罰40萬元,而12位相關負責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其中一人被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11人被警告。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7月,貴州銀行六盤水分行先后有兩人被處以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的行政處罰。從違法違規行為來看,時任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六盤水分行營業部總經理的張登奎因「案防管理不到位」被罰;時任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六盤水分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的張永棟因「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被罰。

  記者發現,此前,張永棟、張登奎均已因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被查。據六盤水市紀委監委網站信息,2023年8月,貴州銀行六盤水分行原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張永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省紀委省監委派駐貴州銀行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和六盤水市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同年11月,張登奎因涉嫌嚴重違法違紀被查。當時,張登奎在通報中的職位為貴州銀行水城支行原行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