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B站高管解讀Q2財報:今夏Bilibili World參展人數超40萬創紀錄

2025-08-21 22:04

嗶哩嗶哩(Nasdsaq:BILI;HKEX: 9626)今日發佈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總淨營收為73.4億元,同比增長20%。淨利潤2.183億元,而2024年同期淨虧損6.081億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后的淨利潤為5.613億元,而2024年同期調整后的淨虧損為2.710億元。

  詳見:嗶哩嗶哩第二季度營收73億元 經調淨利潤5.6億元

  財報發佈后,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副董事長兼首席運營官李旎以及CFO樊欣等公司高管出席了隨后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並回答分析師提問。

以下即為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中金證券分析師Xueqing Zhang:我的問題關於公司用户生態,公司DAU(日活躍用户數)和MAU(月活躍用户數)的增長,相比去年都有所加速,單用户的使用時長也是一直保持增長。想請問管理層其主要驅動力是什麼?后續該如何展望?此外,我們今年夏天的 BW(即Bilibili World,是嗶哩嗶哩/B站每年夏季舉辦的大型線下漫展和嘉年華活動) 也是創下了40萬人參與的記錄。想知道我們能從BW的成功看到B站社區的哪些機會?

陳睿:過去16年,我們始終專注於一件事:將優質內容與社區氛圍打磨到極致。在當下的互聯網環境中,這兩者恰恰構成了最稀缺的競爭力。如今的互聯網早已不是內容匱乏的時代,用户從不缺視頻可看,但真正能打動人、有深度的優質內容卻始終稀缺;網絡上也從不缺聲音,但能與自己產生情感共鳴、價值觀契合的表達,纔是用户真正渴望的。所以B站的核心目標很明確:做一個能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的平臺,讓用户在這里遇到的內容、互動的人,都能帶來強烈的共鳴感。我們堅信,只要做好這兩點,用户自然會選擇我們,因為這種體驗直擊他們的核心需求。

  今年平臺的增長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第二季度DAU(日活躍用户)同比增長7%,MAU(月活躍用户)同比增長8%,這背后正是我們聚焦優質內容與社區氛圍的直接成果。而且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這兩點將持續為B站帶來用户增長空間。因為用户對內容質量和審美的要求具有單向升級的特性:一旦接觸過優質內容,就很難再接受質量平庸的作品。目前,B站在動漫、遊戲、知識、生活、娛樂、興趣等多個領域,高質量的PUGC(專業生成內容+用户生成內容)已深深植入用户心智。這種心智會驅使用户主動在這里探索更多符合自身興趣延展的優質內容。未來,除了現有的內容品類,在播客、圖文、AI虛擬陪伴等新興領域,我們還有廣闊的拓展空間。

  更重要的是,優質內容與良好社區氛圍之間存在着相互促進的共生關係。優質內容會吸引那些真正熱愛內容、懂內容的用户,而這些用户又會通過高質量的評論和彈幕,為創作者提供靈感和情緒價值,形成正向循環。因此我們會發現,優秀的創作者在B站往往能快速成長,而B站用户也特別擅長在創作者剛嶄露頭角時就發現他們的潛力。即便同一創作者在全網分發內容,B站的評論和彈幕互動在質量和數量上也往往是最優的;而且專注於高質量內容的創作者,在B站的粉絲粘性也明顯更高——這一點已經成為全網創作者的共識。正因為這種獨特的生態,很多優質內容往往先在B站獲得用户認可,然后逐漸出圈。比如幾年前,《黑神話:悟空》在B站發佈的第一支遊戲PV(宣傳視頻)迅速引爆全網;再比如動畫短片《中國奇譚》之《小妖怪的夏天》,最早在B站獲得用户熱捧后出圈,如今其衍生大電影票房已突破10億。就在昨天凌晨4點,《黑神話:鍾馗》的首支遊戲PV選擇在B站首發,短短不到兩天時間,播放量就已超過1200萬。這充分證明,只要是優質內容,在B站總能最早獲得用户的追捧併產生廣泛影響。

  再來説説BW,今年的BW創下了參展人次的新紀錄,總人次超過40萬。其中70%的觀眾來自上海以外的地區,海外護照購票比例達到11%,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户專門奔赴上海蔘與這場盛會。如今的BW,無論是規模還是影響力,都已成為中國最大的ACG(動畫、漫畫、遊戲)主題聚會。上海甚至專門為B站創造了「二次元經濟」這一概念,因為BW不僅帶動了上海本地的線下消費,更成爲了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張新名片。

  BW活動的本質,其實是B站社區品牌在現實世界的具象化映射。它代表着用户對B站社區品牌的深度認同——他們不僅日常使用我們的產品,還願意主動參與以這個產品為名的線下聚會。從這個角度來説,B站這個品牌已經深深融入了很多中國年輕人的生活,成為他們文化消費和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持續更新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