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陳冰:貝森特稱中美關税談判 「進展良好」?小心解讀,信號複雜

2025-08-21 16:37

(來源:直新聞)

直新聞:陳先生,美國財長貝森特説中美關税談判「進展良好」,這是否意味着中美有望達成貿易協議?

特約評論員 陳冰:對於貝森特的話,要小心解讀。他説中美關税談判非常順利,正嘗試在90天暫緩期內達成協議,注意他用的是「正在嘗試」,並不是肯定的語氣。對於他的發言,我還沒有看到中國商務部的迴應,所以更不能斷定關税談判是「積極向好」。他説的「進展良好」,更強調的是「中國現在是關税收入的最大來源」,似乎表明在為特朗普關税戰辯護,同樣也暗示現在實施的關税税率是可行的。他釋放出的信號是,暫緩徵收的24%的對等關税是可以通過談判調整的,這給中美關税談判帶來一些光亮。

但中美最終能談成怎樣的貿易協議,影響的因素很多。第一,特朗普關税究竟給美國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特別是與其他國家談好的貿易協議,會不會推高美國的通脹率,會不會推高物價。美國將據此來與中國談判關税税率,因為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進口國。第二,美國的一些產業已經受特朗普關税戰影響,開始叫苦了。比如美國大豆協會致信特朗普,呼籲不要再和中國打貿易戰了。第三,中國擁有稀土等關鍵礦產,雖然美國政府和軍方在加大對稀土的開採和技術投資,但要滿足自身需求還需要好幾年時間,對中國的依賴仍然很嚴重。這也迫使美國對華貿易政策走向理性和謹慎,比如前幾天美國對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提出加徵25%的「二級關税」,但沒敢對中國怎麼樣。

直新聞:美國芯片企業正在發生變化,英偉達正在開發性能優於H20的AI芯片,而英特爾則在吸收美國政府投資和日本軟銀投資來彌補虧損,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特約評論員 陳冰:無論是英偉達還是英特爾,目前所出現的困境,都與美國對華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有關。如果沒有美國的出口限制政策,中國市場獲得的收益,大概可以讓英偉達不那麼手忙腳亂,可以讓英特爾不至於鉅額虧損。

中美之間最尖鋭的競爭就在於人工智能。英偉達之所以為中國市場趕製比H20更先進一些的芯片,是爲了保住中國市場,好不容易得到特朗普政府的出口許可,但仍然不是先進芯片。能保住一些市場份額,就能賺一點錢,雖然還得給美國政府10%的回扣。英特爾今年4月也得到美國政府許可,對中國特定用户出口AI芯片,但一些中國用户已經流失了。特朗普政府要求入股英特爾,並不是增加投資,只是把拜登政府給予的芯片補助換成股權而已。

更懂經濟的特朗普,或許會在芯片政策上作出調整,他也知道只有中國和歐洲兩個市場有研發人工智能的能力。總之,特朗普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正使半導體和計算巨頭的前景複雜化。由於關税戰和出口限制政策的多變,打壓了美國大科技公司的市場情緒,人工智能芯片交易正失去動力。這是特朗普政府不能不考慮的。

作者丨陳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