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最強的是創業板

2025-08-21 17:54

(來源:喬令財經)

  7月份以來,創業板指數累計漲幅已經超過20%,趨勢強度遠超上證和深證指數,創指整體估值也重新回到30倍,但31%的估值分位數依然低於深證的70%以及上證的91%,那本輪創業板為什麼會這麼強?

  首先我們來看創業板指的結構,根據數據顯示,創業板指數第一大權重行業——信息技術的佔比是36%,其次是工業32%、醫療12.7%和金融7.8%。

  而信息技術板塊中,權重靠前的是中際旭創新易盛,以及勝宏科技,這幾家也都是AI產業鏈上的熱門公司,工業板塊權重靠前的是寧德時代陽光電源匯川技術,以及億緯鋰能,總的來説創業板指就是一個以AI、光伏、鋰電池,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為主的指數。

反內卷的邏輯

  本輪創業板行情,除了AI超高景氣度驅動光模塊和PCB業績暴增帶來的業績再定價,還有就是反內卷改變了新能源、光伏等產業的盈利邏輯。

  從宏觀角度來看,重複的產能建設和無效的擴張帶來了資源的浪費,也讓資源無法流向高附加值領域;微觀角度來看,因為過剩產能的高強度競爭,電池材料和光伏組件都已進入嚴重虧損階段,各大巨頭不得不以持續的低價競爭來維持市場份額。

  自2021年以來,工業產能利用率一直處於下滑區間,所以,去產能勢在必行。

  2024年7月重要會議就首次提出反內卷,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在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又明確指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鋰電池的價格為什麼一跌再跌?根本原因就在於供大於求,碳酸鋰價格自2022年60萬/噸一路跌至6萬/噸,最近已經反彈至8.5萬/噸,贛鋒鋰業中報預虧3億-5.6億,兩年前贛鋒一年的利潤是205億。光伏組件也是捲到各大巨頭都陷入虧損,隆基綠能2024年虧損86億,25年上半年預告虧損26億。

  在反內卷的行動之下,光伏行業協會、電池工業協會以及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都相繼發佈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書,國內前十大光伏玻璃廠商決定減產30%,以緩解競爭。這一過程不僅是對無序競爭、價格戰的抵制,更深層次的是對產業發展模式的一次變革。通過反內卷,推進產能優化,防止惡性競爭,倒逼企業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技術升級上。光伏ETF易方達(562970)近期受到資金關注,昨天淨流入超1億。

  這本身對創業板來説是直接利好,供給端的收縮驅動企業盈利能力邊際改善,行業進入新的拐點。

創新葯的拐點

  年初至今,尤其是港股的創新葯指數,漲幅遠遠超過美股的標普生物和納指生物科技,本質原因是國內創新葯近十年來,在研發領域的持續努力,以及近一年BD規模暴增后的再定價。

  2025年上半年中國License-out交易的首付款總額達到33億美元,交易總金額達到480.9億美元,較五年前有數倍的增長,僅上半年總金額數量就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需求端MNC重磅藥物專利懸崖即將到來,大多現金充沛,BD迫在眉睫。

  儘管創新葯的上漲已經兑現一部分邏輯,但醫藥產業的研發底層邏輯是工程師紅利長期可持續的競爭力。單恆瑞一家就有7000名研發人員,創業板ETF(159915)跟蹤的創業板指中就有17家國內醫藥龍頭公司。

  這其中也包括了CXO產業,其實CXO產業的背后也是工程師紅利。對於歐美MNC巨頭來説,長期以來要解決的最關鍵問題就是研發效率和研發成本,而以艾昆瑋為例,銷售加研發加管理成本的支出佔總營收佔比超過20%,而泰格醫藥僅15%,泰格醫藥的研發成本佔比僅有2%左右。

  醫藥產業接下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預期就是美聯儲降息。先前我們討論過聯邦基金利率和生物指數呈相關的關係,只要美聯儲降息,創新葯投融資余額回暖,行業整體的項目數量就有望增加,CXO的業務也會增加,行業整體的估值都有望得到重塑。

結尾

  對於創業板指來説,前十大權重股中,最主要還是新能源和AI產業,英偉達現在的產能基本是供不應求,歐洲也在謀劃建大規模數據中心,中東此前也表示要建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光模塊、PCB的產能、成本幾乎都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

  當然創業板指不僅是新興產業指數的代表,目前也是三大指數中估值分位數最低的板塊,僅有31%。

  大家可以考慮關注創業板ETF,目前規模有950億,近一個月以來日均成交30億,是同類產品中規模第一,流動性較好的ETF。如果有個人養老金投資偏好的也可以考慮Y份額(022907)。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