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重磅利好!催生牛市最大贏家

2025-08-21 17:57

在經歷了多年的低迷之后,中國資本市場正迎來了一場久違的大反轉。

這種跡象,始於去年9月24日,中間雖然幾經波折,但目前走牛的趨勢已經很明顯。

特別進入8月后,市場交投活躍,增量資金持續湧入,行情氣勢如虹,漲聲一浪高過一浪,滬指創10年新高,恆指也突破多年新高。

作為牛市先鋒的券商板塊,更是直接受益於此。

全市場獨家品種香港證券ETF(513090)今日成交額193億元,居股票型ETF第一。

也在今天,港股券商板塊再迎重磅利好。

在港交所2025年中期業績會議上,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關於交易時間延長議題,我們注意到納斯達克擬於2026年下半年實施每周5天24小時交易機制。港交所將秉持審慎漸進原則,在充分借鑑國際同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市場實際情況進行研究。」

分析人士認為,若每周5天24小時交易機制實施,必將給券商股和港交所帶來重磅刺激。


01、最大贏家?


驅動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是多維度、深層次的:

首先,是經濟基本面預期出現根本性扭轉。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成效顯著,「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高端製造)成為增長新引擎,企業盈利預期系統性上調。

其次,政策環境也非常友好。

旨在「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政策組合拳效應持續發酵,包括但不限於降準降息、交易税費優化、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深化註冊制改革、推動國企市值管理考覈等。

第三,也是最直接的因素,是海內外資金參與度、活躍度,都越來越高。

截至2025年7月,居民存款規模約160萬億元,為A股自由流通市值規模的約4倍。隨着房地產投資屬性的弱化,居民儲蓄正通過公募基金、保險、理財產品等渠道,向權益類資產轉移。

剛過去的7月,上交所開户數量相比5月增長26%,非銀存款同比多增1.4萬億元,推測存款進入股票賬户的可能性很高。

同時,相較於全球其他市場,A股與港股估值仍具吸引力,各類配置資金大幅迴流。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南向資金年內累計淨流入8760億元,已超過2024年全年的7470億元,刷新新的歷史紀錄。

今年4月,高盛曾將2025年南向資金淨流入預測從750億美元上調至1100億美元(約7900億人民幣),理由是港股吸引力不斷增強。國泰海通指出,年內來看南向資金仍有增配空間,全年南向資金淨流入額有望超10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韓國股民對中國股票的投資熱情持續「爆表」,截至今年8月18日,韓國股民對中國股票(A、H)的持倉量從2024年末的190.83億元人民幣,上漲至244.75億元,增長約三成。

股市單日交易額也持續放大,2025年8月,A股市場單日成交額多次突破2.5萬億元人民幣,港股日均成交額上周激增至2566億港元,較2024年日均1318億港元增長超95%。

A股兩融余額,已突破2.1萬億元。

另外,牛市下,企業估值提升,融資意願強烈;監管層為服務實體經濟,IPO、再融資、併購重組等活動顯著提速,全面註冊制的深化使得IPO審覈發行效率更高,也成為吸引更多增量資金流入的重要因素。

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和「弄潮兒」,作為業績與股價表現與市場熱度呈高度正相關的行業,投資者的每一次交易、企業的每一次融資、機構的每一次資產配置,都將直接轉化為券商的佣金、利息和手續費收入。

同時,券商自身的證券投資(股票、債券、衍生品等)收益也因牛市而大幅改善,同樣受益的,還有資管業務、資本中介與金融創新業務。

從目前披露的半年報來看,券商上半年業績也普遍實現了較快增長,資金也在持續湧入相關的ETF。

其中,香港證券ETF(513090)近20日資金淨流入額91.4億元,自6月25日以來資金淨流入額155.37億元,最新規模超280億元。

可以説,券商股既有阿爾法,又有貝塔,是本輪牛市紅利最大贏家之一。


02、為何是港股券商股?


牛市之下,不論券商公司在A股還是港股上市,都會受益。

但今天,我們依然要聚焦一下「在港上市」這個話題,因為相較於純A股券商,在港上市的大型券商股,具備一些獨特的優勢和看點:

例如,估值窪地與AH股溢價。

有一個專門的指數來衡量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公司的股價差異,叫做恆生AH股溢價指數。這個指數長期高於100(意味着A股平均比H股貴)。

截至目前,該指數仍處於120-140左右的區間,即平均而言,A股股價比其對應的H股股價高出20%-40%。

大部分大型券商的AH股溢價率,也基本維持在這個區間,甚至更高。例如,中金公司、華泰證券、中國銀河等的H股都比其A股便宜一大截。

這意味着,投資H股相當於以更便宜的價格(6-7折),買入同一家公司的資產和未來收益,安全邊際和估值修復空間都相對要更高。

另外,在港股市場,高股息率是吸引長期資金的重要法寶。

一方面,牛市中獲得鉅額利潤后,其分紅絕對值有望提升,另一方面,H股和A股是相同的所有權和分紅權,用打6-7折的價格買入H股,每股能獲得的分紅與A股是完全一樣的,但H港的股息率就會更高。

又如,面向全球投資者的窗口。

本輪牛市的一個重要驅動力量是全球資本對中國資產的再配置,港股正是國際資金的「主戰場」,他們可以直接用美元/港幣交易,沒有資本管制顧慮。

當國際資本看好中國資本市場時,他們通常會大量買入作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這筆資金會直接推高港股券商的價格,而不是A股。

因此,H股券商能更純粹、更直接地享受到國際資本流入的紅利。

還有,港股市場自身的復甦。

本輪是港股和A股的聯動牛市,港股之前的估值更低,跌幅更深,本輪反彈的力度也更大。今年以來,港股市場領漲全球,港股IPO火熱,南向資金持續加大買入力度。

在港上市的大型券商(如中金、中信、海通),基本都在香港設有強大的子公司(如中金國際、中信里昂),這些子公司的港股交易佣金、港股IPO承銷、港股併購重組、在港自營投資等業務,都會直接因為港股市場的活躍而提升盈利能力。

H股券商,相當於不僅押注了A股牛市,還加倍押注了港股牛市的彈性。

今年以來,香港證券ETF(513090)漲62.8%,明顯領先A股券商股;如果從去年9.24開始算,香港證券ETF至今漲162%,全ETF市場第一,堪稱牛市最鋒利的矛。

該ETF的成份股雖然只有16只,但基本囊括了行內最重要的龍頭公司,前十大權重股有中信證券、香港交易所、國泰海通、中國銀河、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國際等,合計佔比超89%,彈性大,且支持T+0交易,費率還是全市場最低,僅0.2%/年。


03、結語


2025年8月的這場股市大漲,並非簡單的資金推動型牛市,而是基於經濟轉型、政策賦能和資金重構的多重驅動。

它為中國券商行業,特別是那些實力雄厚、業務多元的大型頭部機構,提供了一個業績與估值「戴維斯雙擊」的歷史性機遇。

相對而言,在港上市的大型券商股,憑藉其顯著的估值優勢、對接國際資本的便利性、以及對港股市場復甦的直接敞口,成爲了本輪行情中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板塊。

投資邏輯上,不僅有A股牛市、H股估值修復(折價收窄),還有國際資金迴流、港股市場自身復甦等等,既能夠平衡投資成本,也有更高風險收益比和股息回報。

這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個「用折扣價購買中國牛市門票」的機會。

當然了,券商板塊也存在高波動性,因此要求投資者在積極抓住中國經濟復甦、高質量發展,以及中國資本市場崛起的大機遇之時,在牛市樂觀情緒之余,也需要保持一份清醒。

而要保持這份清醒,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採用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策略,以及充分利用適合這種策略的投資工具,例如指數基金,方能在潮水湧起時,在金融巨輪乘風破浪之時,能夠行穩致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