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1 10:45
(來源:乳業在線)
在消費市場增長乏力、奶價倒掛與產能過剩的三重壓力下,中國乳品行業正經歷一場結構性變革。
C端市場(面向終端消費者的零售市場)陷入增長乏力、紅海廝殺,乳企紛紛將目光轉向B端賽道(連鎖餐飲/烘焙/茶飲等),在餐飲、烘焙、茶飲等下游產業中尋求突破。這場突圍戰不僅源於"兩油一酪"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爆發,更是中國乳業從"量增"向"質升"邁進的重要蜕變。
C端消費市場疲軟:增長乏力VS產能困局
近年來,中國乳業C端消費市場增速呈現下滑趨勢。根據華泰證券數據顯示,2020-2024年液態奶零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僅為2.3%,不足過去五年增速的三分之一;2022年后,中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陷入停滯,與發達國家差距顯著,僅為日本的二分之一。
與此同時,奶價倒掛現象愈演愈烈。奶農養殖成本與乳企收購價格嚴重倒掛,每噸生鮮乳養殖成本較2022年上漲約1000元,而收購價卻連續三年下跌,部分地區已跌破成本價的80%,導致養殖企業普遍陷入虧損。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主產區生鮮乳平均價同比暴跌12%,飼料成本居高不下。在不久前召開的第十六屆奶業大會"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李勝利指出,2023-2025年,我國奶牛養殖業收入損失累計達700億元,行業生鮮乳噴粉產生的虧損達200億元,噴粉量較往年增加30%。
供求失衡的背后,是我國C端乳品消費仍以"飲"為主的現實。傳統品類如常温白奶、含乳飲料等"老面孔"逐漸陷入"老齡化危機",市場需求持續萎縮。以營養快線為例,這一曾經風靡市場的飲品品類,其銷量已從巔峰時期的154億元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不足50億元,跌幅超過66%。
這一趨勢對傳統乳業企業提出了嚴峻挑戰。2025年半年報顯示,伊利、蒙牛液體乳業務營收增速雙雙跌至個位數,中小乳企更是深陷促銷內卷與定價權缺失的泥潭。尼爾森報告指出,低温酸奶市場增速從2020年的15%暴跌至2025年的3%,消費升級需求正加速流向高附加值產品。
B端市場成新增長引擎:"兩油一酪"需求爆發式增長VS政策東風助力國產替代
與C端市場疲軟形成鮮明對比,近年來,以烘焙、茶飲、咖啡為代表的B端餐飲市場正成為乳業新增長引擎,核心驅動力來自"兩油一酪"(奶油、黃油、奶酪)的爆發式需求。
以烘焙市場為例,隨着消費者對味覺情緒療愈需求的持續增長,烘焙市場需求持續釋放。據紅餐產業研究院測算,2025年烘焙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160億元。而艾媒諮詢顯示,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模已突破56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9.2%,並預測至2029年,這一數字將躍升至8595.6億元。奶油、黃油作為烘焙的"靈魂原料",需求隨着水漲船高。
而根據華安證券推算,B端咖啡賽道為乳品行業帶來的擴容在2025年有望達到265億元,新茶飲賽道對厚乳、奶基底的需求年增超20%。
"兩油一酪"爆火背后,還有政策東風助力: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國產乳製品發展的政策,通過税收優惠、研發補貼、市場準入等多種措施,鼓勵乳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提升產品質量,逐步減少對進口乳製品的依賴。同時,2024年對歐盟乳製品反補貼調查的實施,進一步推動了奶油、奶酪等乳製品的進口替代進程,國產乳製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顯著提升。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進口量暴跌18%,國產奶酪市佔率逆勢提升至35%。
由此可見,在市場驅動和政策支持的雙重作用下,中國乳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機遇,B端市場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增長空間。
龍頭企業B端佈局:從產品到生態的系統性競爭
長期以來,B端市場曾是進口乳企的統治區,特別是高端稀奶油、黃油、奶酪等深加工產品領域,主要被國外品牌佔有,國產化率不足30%。而隨着頭部乳企通過工藝革新和設備升級,在成功攻克國產奶酪融化性差、稀奶油穩定性不足等技術難題后,國內乳企產品品質達到甚至超越進口標準,逐步蠶食進口品牌市場份額。
面對B端藍海,伊利、蒙牛、君樂寶等巨頭各出奇招,佈局呈現"差異化+生態化"特徵。與此同時,更多乳企加速入局,以技術創新、場景深耕和生態協同構建競爭壁壘,在B端市場掀起一場從產品到生態的系統性革命。
伊利:精準定位" B端解決方案專家"
推出專業乳原料品牌"伊利索非蜜斯",覆蓋餐飲、烘焙、茶飲全場景。
開發10L盒裝純牛奶、定製化厚乳等B端專屬產品。
上海乳品應用創新中心升級為"餐飲智庫",為奈雪的茶、海底撈等連鎖品牌提供"配方研發+設備調試"一站式服務。
通過京東企業業務拓展B2B渠道,組套化產品精準覆蓋中小客户。
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伊利B端業務營收佔比猛增至15%,毛利率較C端高出6%,成為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其旗下稀奶油產品更以"高穩定性、易打發"特性,在烘焙連鎖市場滲透率提升至35%,逐步替代進口產品。
蒙牛:聚焦專業乳品,供應鏈數字化與品類創新雙輪驅動
聚焦"專業乳品"賽道,旗下"蒙牛專業乳品"深耕餐飲、咖啡、烘焙三大領域。
推出餐飲純牛奶、稀奶油、厚乳三大核心SKU,成為星巴克、麥當勞、好利來等頭部品牌的穩定供應商。
通過數字化供應鏈系統,訂單交付周期縮短40%,響應效率大幅提升。
2025年半年報顯示,蒙牛專業乳品客户覆蓋率從30%飆升至60%,B端營收同比增長28%,淨利潤率提升4.2個百分點。
君樂寶:高端突破與供應鏈協同,綁定新興渠道實現差異化滲透
聯手法國頌味佳推出"蔻曼純淨稀奶油",填補國產高端市場空白。
產品通過"超低温瞬時殺菌技術"實現口感與穩定性雙突破。
2025年上半年,其稀奶油市場份額從5%躍升至15%,強勢切入高端領域。
與蜜雪冰城合資建設專屬牧場,綁定新茶飲供應鏈。
與霸王茶姬共建實驗室開發專屬乳基底,搶佔現製茶飲賽道。
聚焦學校、機關食堂等細分渠道,推出"學生營養奶"定製解決方案。
乳企突圍B端市場:細分賽道深耕與國產替代加速
光明乳業依託冷鏈物流優勢,深耕酒店餐飲渠道,其「新鮮牧場」鮮奶在高端酒店覆蓋率超80%,2025年上半年B端營收佔比達18%;
三元食品設立特渠事業部,旗下奶酪產品與麥當勞、漢堡王、瑞幸咖啡達成長期合作,2025年奶酪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5%;
飛鶴乳業藉助西貝等餐飲連鎖切入兒童餐市場,開發「高鈣成長配方奶」,覆蓋全國3000余家門店;
妙可藍多作為奶酪龍頭,在完成蒙牛奶酪業務並表后,通過「奶酪棒+餐飲工業」雙輪驅動,B端客户數量突破5000家,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32%,餐飲工業渠道貢獻佔比超40%。
年報數據顯示,龍頭企業的佈局成效顯著
伊利2025年上半年B端業務營收突破80億元,同比增長23%,拉動整體毛利率提升2.5個百分點。
蒙牛專業乳品板塊營收達45億元,淨利潤率較C端提升5%,客户復購率超90%。
君樂寶B端收入佔比從2024年的12%提升至2025年的22%,稀奶油單品營收突破10億元。
妙可藍多餐飲工業渠道收入佔比從2023年的30%躍升至2025年的42%,奶酪業務毛利率達38%。
三元食品B端奶酪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5%,成為利潤增長核心驅動力。
可見在C端市場增長放緩和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乳企通過開拓"兩油一酪"等高附加值細分領域,成功開闢了新的增長空間。未來競爭中,企業需要在精準捕捉碎片化需求、技術攻堅以及產業鏈整合方面建立核心競爭力。這一千億規模的轉型機遇,不僅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也將推動乳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哪家企業能在B端市場實現有效佈局,哪家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