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1 10:16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文章來源:用益研究
信託公司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力量,正依託其獨特的制度稟賦,積極探索綠色金融創新,為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實現「雙碳」目標註入新動能。
信託制度所藴含的財產獨立、風險隔離與靈活運作特性,為綠色金融實踐提供了天然適配的載體。信託財產獨立於各方主體,能夠有效保障綠色項目所需的長期穩定運行環境。其業務模式靈活多元,可綜合運用股權投資、債權融資、資產證券化、產業基金等金融工具,精準服務綠色產業各發展階段的需求。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使信託公司得以匯聚政府、企業及社會資本,為綠色項目定製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解決方案。尤為重要的是,信託機制天然契合環境、社會、治理(ESG)投資理念,通過發展責任信託,能夠系統性地引導社會資金流向低碳環保領域,推動負責任投資實踐。
創新路徑拓寬服務場景
基於這些核心優勢,信託業在綠色金融領域已開拓出豐富的實踐路徑。在傳統融資領域,綠色信貸信託通過與銀行合作設立專項計劃,為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項目注入資金活水;綠色債券投資信託則積極參與綠色債券、碳中和債券市場,助力降低綠色項目融資成本並提升市場流動性。
在權益投資層面,信託公司聯合多方力量設立綠色產業基金,重點支持新能源、儲能及循環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積極探索綠色基礎設施Pre-REITs模式,旨在盤活風電、光伏、污水處理等領域的優質存量資產,為市場提供新的投資機遇。
碳金融創新是信託發力的前沿陣地。通過創設碳資產信託,可為企業的碳配額、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提供專業化的託管、交易及融資服務;碳收益權信託則以未來可驗證的碳減排收益為基礎資產發行產品,吸引更廣泛的社會資本參與碳市場建設。
資產證券化工具在綠色領域亦展現活力。綠色項目收益權ABS將諸如污水處理廠、光伏電站產生的穩定未來收益進行證券化,有效提升資產流動性;綠色供應鏈金融信託則圍繞核心企業,為其上下游綠色供應商提供高效的應收賬款融資支持,促進整條供應鏈綠色化轉型。
此外,公益慈善信託正成為支持生態保護的重要補充力量。專項設立的生態保護慈善信託,可直接資助生物多樣性保護、荒漠化治理等公益項目;「公益+金融」的ESG公益投資模式,更創新性地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生態修復與可持續發展事業。
政策協同護航未來發展
為推動綠色信託行穩致遠、釋放更大潛能,業界呼籲加強政策協同與支持。首要任務是完善頂層設計,建議監管部門出臺專門的綠色信託業務指引,明確項目認定標準、環境效益評估及信息披露規範,為市場提供清晰框架。此外,應構建有效激勵機制,例如對經認證的綠色信託項目給予税收優惠、適當調整風險權重等,切實提升金融機構開展業務的積極性。
強化科技賦能亦不可或缺。應用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可顯著提升綠色信託在環境數據監測、碳足跡追蹤、資金流向監控及環境效益量化評估等方面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夯實業務根基。深化跨界合作至關重要。信託公司需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以及國際組織的協同聯動,共同構建開放、融合、高效的綠色金融生態圈。
站在「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新起點,信託業正以制度創新為筆,以多元金融工具為墨,奮力書寫綠色金融新篇章。通過持續深化綠色信貸、碳信託、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等業務實踐,信託業必將為支持國家「雙碳」目標、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為堅實的金融力量,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
作者:邢 成
來源:中 國 銀 行 保 險 報
(作者系清華大學法學院金融與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朱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