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1 13:00
野村警告稱,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倉促關税談判正加劇經濟不確定性,而通脹風險與歷史重演的可能性要求美聯儲和日本央行等央行謹慎行事。
混亂的關税談判
特朗普政府單方面宣佈的關税政策已導致全球混亂。美國同時與多國進行談判,卻因人員短缺而倉促達成「協議」,引發細節模糊與爭議。例如,美日協議最初未明確15%的關税是附加税率還是總税率上限,后續才確認其為最高總税率。這種草率性源於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僅有250名員工,而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ITA)約2200人,但實際投入談判的人力有限。
關税本就會降低經濟效率,而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如對印度徵收50%的關税(25%互惠關税+25%附加關税)——更忽視戰略考量。報告指出,關税不確定性使企業難以制定商業計劃,可能導致整體經濟活動進一步收縮。
黑色星期一的重演風險
野村以1985年廣場協議為類比,強調當前形勢與歷史的相似性。廣場協議后,美元兑日元在17個月內暴跌36.5%,但美國股市卻創新高,通脹初期未顯只因企業為保市場份額而壓縮利潤。然而,美元跌破150日元觸發日本投資者拋售美元債券,導致美債收益率飆升。
時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的干預穩定了市場,但其繼任者艾倫·格林斯潘的迟疑最終引發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當前,特朗普關税和驅逐非法移民正埋下通脹種子,但影響滯后——企業需時間評估是否提價或遊說豁免。通脹尚未顯現,卻潛藏巨大風險。
美聯儲與日本央行來到十字路口
美聯儲和日本央行正面臨截然相反的挑戰。美聯儲因關税和勞動力短缺引發的通脹風險而不敢降息,儘管特朗普政府施壓——如財政部長貝森特主張基於模型降息150-175基點,但現有模型無法評估大規模關税或驅逐移民的影響。野村認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需警惕,若通脹加速伴隨經濟放緩,美國可能陷入滯脹,迫使美聯儲在抑制通脹與保護經濟間艱難權衡。
日本央行則因關税對日本經濟的衝擊而推迟加息,儘管日元疲軟加劇食品通脹——日本自民黨在2024年眾議院和2025年參議院選舉的慘敗,主因正是通脹對民生的衝擊。野村建議,日本應趁經濟許可時加息以穩定日元和抑制通脹,避免依賴財政補貼(因財政赤字巨大);而美聯儲需從1987年汲取教訓,密切監控通脹動態。
特朗普的關税政策不僅是經濟問題,更威脅全球穩定。歷史表明,通脹的滯后性與市場對美聯儲信心的缺失可能觸發市場崩盤。
野村認為,日本應優先加息以緩解政治壓力,而美聯儲必須抵制政府降息要求,嚴防滯脹風險。否則,倉促決策可能重蹈黑色星期一的覆轍,加劇全球經濟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