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創人工智能ETF為何接連大漲?關注六個投資邏輯!

2025-08-21 10:38

無懼隔夜美股大型科技股普跌英偉達大跌3.5%創近四個月以來最大跌幅8月20日,國產AI產業鏈走出獨立行情

寒武紀股價突破千元,成為A股第二隻「千元股」(僅次於茅臺),全天獲主力資金淨流入22.34億元,高居A股吸金榜第二芯原股份盤中觸及20CM漲停,收盤仍大漲超15%,創歷史新高。此外,樂鑫科技航天宏圖漲超9%,奧普特晶晨股份等個股大幅跟漲。

熱門ETF方面,重點佈局國產AI產業鏈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場內價格最高上探4.47%,收漲4.28%,斬獲日線4連陽,ETF再創上市新高

拉長時間來看,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標的指數,自本輪低點(4月8日)以來累計上漲43.45%,大幅跑贏科創50(24.24%)、科創綜指(41.38%)等科創板寬基指數,亦跑贏科創芯片(34.20%)等細分行業指數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5.4.8-2025.8.20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基日為2022.12.30,發佈日期為2024.7.25,該指數2023年、2024年的年度漲跌幅分別為:12.68%、32.36%。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科創人工智能方向為何接連大漲?其配置價值如何重點關注六個投資邏輯

1、市場主線邏輯

天風證券指出,歷史單邊上漲行情中,啟動較早,且較早完成一輪調整的主線,往往能夠開啟第二波漲幅,成為長期主線。AI經歷3-5月的調整與近兩個月的緩慢抬頭,滿足啟動再次成為主線的兩個條件籌碼沉澱到位(擁擠度低位);長期邏輯仍在(資本開支指引下算力大周期持續演繹)。

中信證券強調,2025下半年AI仍是科技投資的核心主線,隨着大模型技術的持續演進,國產AI公司在生態構建、場景落地方面的積極實踐,AI正從單點技術突破向廣泛生產力落地過渡。

2、科創板補漲邏輯

國家層面持續強調AI與製造業、金融、醫療等行業的深度融合AI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2025陸家嘴論壇上,高層提出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重點服務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企業。中信證券指出,隨着科創板「1+6」政策、金融支持科創相關政策的持續推進,自今年4月以來明顯滯漲的科創板有望迎來補漲行情

3國產替代邏輯

市場傳聞,英偉達正在為中國市場開發一款基於其最新Blackwell架構的新型人工智能芯片,並宣稱其性能將比H20更強大。招商證券表示,出於對安全漏洞的擔憂國內部分客户對於未來購買英偉達芯片還會反覆權衡建議長期持續關注華為昇騰、寒武紀和海光信息國產算力芯片體系

中信建投指出,AI端側應用興起,高端芯片亟需國產。科技摩擦加劇背景下,有望推動我國芯片廠商技術升級,加速AI芯片等高尖端科技領域突破。AI芯片領域國產替代有助於國內企業把握產業發展機遇,實現產業升級。

4、端側AI發展邏輯

搶灘AI眼鏡!華為、小米等大廠湧入!端側AI正從「輔助工具」進化為「自主智能體」,其發展邏輯本質是本地化計算能力個性化需求的深度耦合

國泰君安認為,具身智能與AI融合將催生萬億級市場,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等終端落地在即,2025年或成為端側AI硬件換機元年。企業需聚焦「芯片-模型-場景」閉環,在技術迭代與合規框架中把握戰略機遇。

申萬宏源類比消費電子發展路徑,指出AI終端(如AI手機、具身機器人)換機潮有望複製2010年代智能手機行情,帶動產業鏈估值中樞上移30-50%。

5技術突破邏輯

智譜發佈的全球首個手機Agent——AutoGLM2.0,基於純國產模型GLM-4.5與GLM-4.5V實現推理、代碼與多模態處理能力。這意味着AI正從「工具」向「生產力」升級

展望下半年,AI產業預計迎來密集事件催化9月蘋果秋季發佈會;②9月3日-5日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大會(杭州);③10月28日-29日2025第十屆中國國際人工智能大會暨算力算法峰會(上海);④11月14日-16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展覽會(深圳)

2017年至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從180億元躍升至6000億元。賽迪顧問認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未來10年將呈現顯著增長趨勢,並在全球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預計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2035年將增長至17295億元。

6、國產芯片處於上行通道

中信證券表示,關税政策階段性落地為半導體產業鏈帶來情緒修復機遇,疊加8月業績發佈密集期,半導體產業在AI競賽深化與國產替代加速的雙輪驅動下,產業敍事已從概念層面轉向業績兑現階段。

中信證券表示,AI持續強勁,半導體周期處於上行通道,泛工業接棒消費電子也進入復甦階段。AI仍將是半導體產業向上成長的最大驅動力,一方面雲端AI需求持續,另一方面終端AI應用有望加速落地,並且中國半導體廠商在后續AI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顯著提升。

【國產替代之光,科創自立自強】人工智能作為關鍵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至關重要。重點佈局在國產AI產業鏈、具備較強國產替代特點的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漲跌幅限制20%,具備高彈性特徵。截至7月底,前十大重倉股權重佔比超67%,第一大權重行業半導體權重佔比近一半具備較強進攻性端雲融合是AI發展的核心趨勢,標的指數均衡配置應用軟件、終端應用、終端芯片、雲端芯片四大環節,成份股均是各細分環節收入最大或卡位最好的公司,有望受益於端側芯片/軟件AI化進程提速。場外可關注其聯接基金(024561)。

風險提示: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寶(589520)及其聯接基金(024561)被動跟蹤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2.12.30,發佈於2024.7.25,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本文中提及的個股、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寶的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適宜積極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爲準。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