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1 09:02
近日,亞盛醫藥-B(06855)盤中股價觸及95.35港元,刷新公司上市以來股價新高。至此,公司年初至今股價已翻倍,漲幅高達100.88%。
智通財經認為,亞盛醫藥的持續拉昇的股價走勢無疑就是本輪港股創新葯牛市的最具象化體現。雖然近日出現技術性波動,但整體走勢來看,亞盛醫藥的股價與市值依舊未觸及本輪行情頂點,仍有巨大的持續走高空間。
原因在於,與2015-2021年的上一輪創新葯牛市靠政策驅動(藥審提速+港股18A新政)不同,本輪港股創新葯行情的核心驅動因素更看重企業本身,「硬核創新—全球化變現—業績驗證」成為研判創新葯企「投資確定性」的關鍵邏輯,而這正是亞盛醫藥實現年內股價翻倍的重要原因,也是投資者分析公司新出爐的2025年中期業績的出發點。
雙「十億美元分子」帶來的高投資確定性
「硬核創新—全球化變現—業績驗證」這一邏輯之所以對亞盛醫藥高度適用,便在於公司核心品種耐立克®(奧雷巴替尼)的表現已珠玉在前。
從亞盛醫藥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報數據來看,報告期內,亞盛醫藥實現收入人民幣2.34億元。其中,耐立克®當期實現銷售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約93%。並且公司現金流持續獲得改善,保持穩健充沛。截至目前,公司總貨幣資金存量超30億元。
不論是該藥已上市的所有適應症均已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還是公司與武田製藥就耐立克®達成總價達13億美元的具有「高首付、高里程碑、高分成」的BD交易,亦或是為耐立克®開闢更廣闊的適應症賽道,都驗證了亞盛醫藥具備強勁的國際商業化水平,以持續挖掘一款「十億美元分子」的全球變現潛力。
而這也是讓投資者足以相信在亞盛醫藥推動下,新上市的利生妥®有望復刻耐立克®成功路徑的原因。
7月10日,亞盛醫藥1類新葯利沙托克拉片(利生妥®)正式獲批上市,成為國內獲批的首款國產BCL-2抑制劑。得益於亞盛醫藥強勁的商業化能力推動,7月25日,獲批僅15天的利生妥®便在全國多地開出首批處方單,並正式開始在多省市供藥。
智通財經瞭解到,作為首個在國內獲批上市的國產原研Bcl-2抑制劑,同時也是近10年以來全球第二個上市的Bcl-2抑制劑,利沙托克拉已在此前披露的臨牀數據中驗證了其在CLL/SLL患者中具備單藥和聯合治療的BIC潛力,而亞盛醫藥在今年ASCO年會上披露的利沙托克拉最新臨牀數據,則進一步驗證了其在維奈克拉臨牀失敗的適應症上的良好治療效果和成藥預期。
除此之外,利沙托克拉還在多種血液瘤和實體瘤治療領域都存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潛在治療優勢。
例如,在今年ASCO年會上,利沙托克拉聯合去甲基化藥物阿扎胞苷治療初治(TN)或既往接受過維奈克拉治療的髓系惡性腫瘤患者的Ib/II期臨牀試驗的最新研究,獲選口頭報告。其研究成果驗證了利沙托克拉在惡性髓系腫瘤治療中兼具卓越的療效和安全性,顯示出其相對於國外同類產品的差異化和療效優勢潛力。
而在多發性骨髓瘤(MM)治療領域,利沙托克拉同樣通過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證明其兼具顯著的治療潛力和卓越的安全性,填補了Bcl-2抑制劑在該領域的治療空白。
2024年全球血液惡性腫瘤治療藥物市場規模達400億美元,2024-2029年CAGR增長達6%。以維奈克拉為例,其2024年銷售額達25.83億美元,同比增長12.66%,足以從側面看出全球市場對Bcl-2抑制劑的龐大未滿足需求。參考維奈克拉市場表現,利沙托克拉未來經過全球化銷售爬坡后超20億美元的確定性正逐漸增強。
並且,考慮到其還展現出了在克服維奈克拉耐藥方面的巨大潛力,以及在MM、MDS領域的持續突破,未來峰值銷量超越維奈克拉的預期越來越大,有望與耐立克®一道成為持續增厚亞盛醫藥全球收入利潤的「重磅炸彈」。
加速差異化創新,Biopharma價值獲進一步驗證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亞盛醫藥確認研發投入達到5.29億元,強勁收入增長與現金流儲備,為公司帶來的創新研發端的強支撐。在強勁研發下,目前公司正加速差異化創新,公司Biopharma價值獲進一步驗證。
創新研發管線方面,亞盛醫藥現已擁有耐立克®和利生妥®兩款具備十億美元分子潛力的商業化核心產品,還有諸如APG-115、APG-1252、APG-5918潛在的FIC/BIC在研產品,且其相關臨牀進展均在多個國際權威學術會議及期刊上公佈。此外,公司還通過在全球的478項授權專利,以及其中的342項海外授權專利構築了強大的全球知識產權佈局。
在覈心品種的持續性研發方面,今年上半年,亞盛醫藥加速了耐立克®在全新適應症領域的拓展性研究。例如,3月份耐立克®獲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名單,用於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新診斷費城染色體陽性(Ph+)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者。這是該藥第三次獲CDE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也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Ph+ ALL的TKI藥物,市場確定性較強。
此外,耐立克®聯合利沙托克拉在AML臨牀前模型中克服維奈克拉耐藥相關研究成果,以及這兩款藥物聯合在T-ALL中的效果相關研究也同時入選了今年的AACR年會。
在利生妥®的拓展性研究方面,近日亞盛醫藥宣佈利沙托克拉聯合阿扎胞苷(AZA)一線治療新診斷的HR-MDS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臨牀研究(GLORA-4)獲美國FDA和歐洲EMA同意開展。作為利生妥®在歐美監管機構獲批的第二個全球III期研究,GLORA-4在多國家多中心同步入組,有望加速其在全球市場的上市進程。
得益於亞盛醫藥的差異化創新研發的持續推進,耐立克®和利生妥®兩款重磅創新葯均獲納入2025年中國臨牀腫瘤學會(CSCO)系列指南。其中,利生妥®是首次獲納入CSCO指南,並且是唯一獲得指南推薦的中國原研Bcl-2抑制劑。而耐立克®則獲得了《CSCO兒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診療指南》的升級推薦,並延續了《CSCO惡性血液病診療指南》相關推薦。
除了差異化創新研發加速外,亞盛醫藥也在國際化企業管理以及資本層面推動公司走向全新高度。
今年7月8日,亞盛醫藥宣佈了兩位資深高管的加入。其中,新擔任亞盛醫藥全球企業發展&財務高級副總裁的黃智引發市場關注。據智通財經瞭解,在加入亞盛醫藥之前,黃智在百濟神州任職,擔任百濟神州大中華區和亞太區首席財務官、全球技術運營和全球商業財務負責人,擅於通過完整的全面預算管理及合理的全球佈局資源優化,持續改善公司財務狀況。
而在官宣高管加入后的一周內,亞盛醫藥再次宣佈擬先舊后新方式配售2200萬股,募資約15.09億港元,其中用於商業化工作及全球臨牀開發的資金佔比達到75%。
顯然,在第二款「十億美元分子」順利上市后,亞盛醫藥已邁向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不論是資深高管的加入還是進一步配售融資,都將將為公司的全球商業化征途以及差異化創新再添戰略引擎,極大助力公司的全球創新葯市場的持續開拓與國際化企業管理的全面提升。
小結
從宏觀角度來看,據高盛8月發佈的最新宏觀研判,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升溫,有望吸引更多資本流入醫藥創新領域。最近國內創新葯政策更新則釋放支付體系優化信號,也有望進一步釋放創新葯商業化潛力。多重利好催化下,此輪港股醫藥估值修復勢必將是一個確定性極強的長期過程。
回到亞盛醫藥,智通財經觀察到,近段時間,海內外多家機構更新了對公司的研報,重申「跑贏行業」或「增持」評級,但其給出的目標價卻未能跟上亞盛醫藥股價刷新上市新高的腳步。例如,近日公司刷新95.35港元的上市最高價,已強勢突破了摩根大通最新研報給出的93港元目標價。
這一方面説明,市場主力資金對基本面穩中向好、未來成長確定性更高的價值標的青睞有加;另一方面也説明亞盛醫藥的估值天花板正在逐步打開,公司的估值上修有望持續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