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1 10:18
中國智能汽車賽道正迎來一位重量級玩家。斑馬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斑馬智行」)近日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
2025年8月20日,港交所披露了斑馬智行的上市申請文件,聯席保薦人為德意志銀行、中金公司和國泰君安國際。
據招股書顯示,斑馬智行是中國最大的以軟件為核心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按2024年收入計算),同時在解決方案搭載量方面也排名第一。
市場領軍者
斑馬智行在智能座艙解決方案領域扮演着全球先驅者的角色,其核心理念是「軟件為硬件注入生命,釋放汽車與其他終端的智能潛力」。
公司致力於將汽車從冰冷的硬件轉變為能感知互動的智慧夥伴,聚焦於座艙這一人車互動的主要入口。
根據灼識諮詢的數據,斑馬智行是中國僅有的兩家能夠完全自主研發汽車操作系統的第三方供應商之一。
更為獨特的是,該公司是唯一一家將智能汽車體驗的三大核心支柱——系統級操作系統解決方案、AI全棧端到端解決方案和汽車平臺服務——無縫整合的企業。
技術實力凸顯
斑馬智行的技術能力得到權威機構認可。根據IDC發佈的2025年報告,在智能座艙領域,斑馬智行的大語言模型能力在九家中國頂級汽車AI公司中排名第一。
其在車輛控制、駕駛、娛樂、出行、商務、生活方式和社交互動等多個真實場景的表現均領先同行。
2016年,斑馬智行推出了中國首款互聯網汽車,並率先提出語音(而非觸控)是座艙主要交互方式的理念,這一理念至今仍引領着行業發展。
近年來,公司持續引領創新,推出了「元神AI」——行業首個專為車載環境打造的具備智能體特性的AI軟件棧。
財務表現與商業模式
財務數據方面,斑馬智行展現出穩定的收入增長但同時也面臨虧損挑戰。
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斑馬智行實現收入分別約為8.05億元、8.72億元和8.24億元人民幣。
公司的虧損及綜合開支總額在相應期間內分別為8.78億元、8.76億元和8.47億元人民幣。
斑馬智行展現出強勁的商業勢頭和可擴展的商業模式。公司的經常性收入從2022年的3.12億元增至2024年的3.9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3.0%。
經常性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從2022年的38.8%增至2024年的48.4%,反映出公司商業模式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不斷增強。
市場前景廣闊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市場正處於轉折點,由多項結構性利好因素共同推動,包括政府支持性政策、乘用車市場的快速增長、芯片性能的提升、大語言模型的突破以及集成式AI全棧端到端技術的持續演進。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全球智能汽車銷量預計將從2024年的5800萬輛增長至2030年的8650萬輛,複合年增長率為6.9%。
同期內,中國智能汽車中大語言模型的滲透率預計將從10%提升至40%。
中國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1290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30年的3274億元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為16.8%。
其中,基於軟件的座艙解決方案市場增長更快,預計從2024年的401億元增至2030年的114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9.2%。
股東背景與合作伙伴
招股書披露,斑馬智行與上汽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上汽是中國領先的主機廠,也是公司的控股股東之一。
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浙江天貓、淘寶中國、杭州灝月、上汽、嘉興瑞佳及上海賽為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阿里巴巴作為斑馬智行的最大供應商,同時也曾是公司的重要客户。
斑馬智行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搭載量從2022年的83.5萬台增長至2024年的233.4萬台,複合年增長率達67.2%。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已在60個主機廠的逾800萬輛車上搭載,覆蓋超過14個國家。
募資用途與未來規劃
本次斑馬智行香港IPO募資金額目前擬用於下列用途:投資於研發,以進一步加強在中國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市場的技術領導地位。
分配予進一步增加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及鞏固領導地位,以及拓展全球市場。
部分募資金額將用作支持公司的業務收購及擴張計劃,以及用作營運資金補充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從2016年推出中國首款互聯網汽車,到如今超過800萬輛車的搭載量,其技術路線圖勾勒出了從「軟件定義汽車」到「AI重新定義駕駛體驗」的產業演進路徑。
隨着全球智能汽車市場以6.9%的年複合增長率擴張,中國智能座艙市場預計在2030年達到3274億元規模,斑馬智行選擇的賽道正處於爆發前夜。
其能否藉助資本市場,將其技術優勢轉化為持續盈利能力,值得市場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