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芯片ETF大漲4.27%,市場反彈顯著

2025-08-21 00:00

(來源:ETF鍊金師)

  在近期的股市交易中,市場整體表現出強勁的回升趨勢,滬指、深成指及科創50指數均創下年內新高。根據最新數據,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金額為2.41萬億人民幣,相較於前一交易日減少了1801億。具體來看,滬指在收盤時上漲1.04%,深成指上漲0.89%,而創業板指則微漲0.23%。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芯片類股在午后交易中表現突出,相關ETF產品紛紛實現顯著漲幅,其中科創芯片ETF國泰(589100)上漲4.81%,芯片ETF(512760)上漲4.27%,集成電路ETF(159546)上漲4.07%,而半導體設備ETF(159516)也錄得3.26%的漲幅。

  國產算力的崛起為半導體板塊注入了新的敍事和估值邏輯。在全球AI浪潮的推動下,基礎模型領域中美之間的差距並不像硬件領域那樣顯著。DeepSeek在2025年1月20日推出的DeepSeek-R1顯示出與OpenAI的o1正式版相當的性能,儘管后者的預覽版本預計在2024年9月12日發佈。此現象表明,基礎模型端中美差距相對硬件較小,但並不能簡單地將其歸結為僅有的2-5個月時間差。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AI模型之間的差異也顯而易見,尤其是在圖像和視頻生成方面,相較於文本類模型,其差距可能會更大。隨着算力資源的逐步豐富,北美的AI領域也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相對而言,由於美國對H20的限制,國內算力資源仍顯得緊張,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內基礎模型的發展。

  在我們之前對《通信ETF(515880)暴漲,還能買麼?》的分析中,探討了全球AI產業的發展趨勢,投資者可以對此感興趣。結論顯示,AI產業是當前全球最為關鍵的發展趨勢之一。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背景下,國產算力的提升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AI技術的進步依賴於GPU作為基礎。儘管近年來我國半導體產業鏈的進展顯著,但在GPU的技術攻關和生產規模的提升上仍需時日。當前,英偉達的GPU主要依賴臺灣的臺積電生產,採用的製程多為4nm。而國內GPU設計公司則只能尋求大陸的代工廠進行生產,先進製程的工藝節點和產能瓶頸依然顯著。

  然而,從2023年開始,大陸半導體產業鏈在GPU製造方面的攻關已取得顯著進展,先進製程的擴張和良率的提升使得國產GPU的生產逐步加速。數據顯示,英偉達在2024年中國大陸市場的收入預計達到17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千億元,儘管受制裁和拉貨延迟等因素的影響,仍實現瞭如此業績。從全球市場來看,英偉達整體GPU的出貨量也在顯著增長。

  綜合來看,國產GPU市場規模大,成長性強,正成為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推動力。展望未來半導體板塊的市場表現,流動性和行業趨勢將是兩個關鍵因素。在牛市上行期間,基本面穩健的成長型板塊更易受到市場青睞。當前全球AI產業的發展趨勢已然形成,無論是國產算力還是北美算力,儘管產業進展節奏各異,但在需求明確的情況下,均可能成為科技板塊牛市中的核心線索。

  國產算力的提升爲半導體板塊帶來了全新的敍事和估值邏輯,半導體行業作為我國工業製造的領先領域,有望成為A股優質資產重估的核心賽道。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的半導體核心產品包括科創芯片ETF國泰(589100)、芯片ETF(512760)、集成電路ETF(159546)及半導體設備ETF(159516)。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