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0 17:03
數智前沿洞察 techlnsight+作為技術、政策的洞察助手,將為您提供最前沿、最熱門的科技新聞、研究成果共享,致力於把握創新的脈搏。
8月19日科技資訊TOP5
01
華大九天實現國產EDA重大突破:實現中國存儲芯片自主設計、驗證到量產!
8月18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稱,國內EDA龍頭華大九天在本月推出中國唯一能支撐超大規模Flash / DRAM量產的存儲全流程EDA方案,實現設計-驗證-量產一站式服務,直擊海量陣列、複雜信號處理痛點,打破國外壟斷。據悉,華大九天併爲應對超大規模存儲芯片對EDA工具的更高需求,在全定製設計平臺和物理驗證等環節進行了技術創新,有力保障了超大規模存儲芯片流片的可靠性與成功率,成爲了解決設計難題的「出鞘利刃」。華大九天公司產品包括全定製設計平臺EDA工具系統、數字電路設計EDA工具系統、晶圓製造EDA工具、先進封裝設計EDA工具和3DIC設計EDA工具等軟件及相關技術服務。(快科技、IT之家)。
02
國內消費級XR市場AR設備銷量同比增長35%
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AR設備銷量18.6萬台,同比增長35%,主要受益於新品發佈與政策補貼。預計全年XR銷量60.6萬台,AR成為核心增長引擎。(證券時報e公司消息)
03
特朗普政府擬收購英特爾10%股份
據彭博社19日報道稱,白宮官員和其他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討論收購英特爾約10%的股份,若計劃順利實施,美國政府將成為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製造商的最大股東。知情人士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對英特爾進行潛在投資,將英特爾根據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下稱《芯片法案》)獲得的部分或全部撥款轉換為股權。英特爾已獲批總計109億美元的《芯片法案》撥款,用於商業和軍事生產。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拒絕就討論的具體內容置評,僅表示在政府宣佈之前,任何協議都不是官方的。負責監督《芯片法案》的美國商務部也拒絕置評。英特爾沒有迴應置評請求。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還吸引了軟銀集團的投資。軟銀集團19日宣佈計劃購買價值20億美元的英特爾股票,這一舉措反映日本科技巨頭對英特爾的信心,同時也體現了軟銀集團擴大在美國投資的戰略意圖。
04
Meta首款配備顯示屏的智能眼鏡將於9月正式發佈,售價800美元
Meta將在9月發佈首款帶有sEMG腕帶的HUD(抬頭顯示)智能眼鏡,價格定為800美元起。此前,這款眼鏡的價格預計將超過1000美元。價格調整部分源於Meta公司接受較低的利潤率以刺激需求,這也是新產品常用的策略。該眼鏡通過配合其經過長時間開發的sEMG神經腕帶進行手指手勢控制。據稱,腕帶將包含在包裝內。
05
2025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十大趨勢
一、物理實踐、物理模擬器與世界模型協同驅動的具身感認知。物理實踐是具身智能的本質,物理模擬器可以構建高保真的訓練環境,世界模型可以提供環境當中比較本質的內部特徵。三者融合既可以保證豐富、有效、真實的環境,也可以用於訓練具身智能機器人與環境的接觸和非接觸交互的感認知能力,為其決策和控制奠定基礎。
二、多層次端到端的具身決策。由多模態大模型啓發的,具有數理基礎的認知與規劃研究,與生命科學家的成果融合,並與實時的控制模塊融合,可以顯著增強具身智能機器人在非結構化環境下的泛化性和實用性。
三、融合多領域技術的具身智能控制。從控制角度來看,可以融合模型預測、強化學習和生命科學的具身智能控制。一方面可以把模型預測控制的動態優化能力,把強化學習自適應決策融合起來,更進一步的與生命科學的冗余多環路控制機制相融合。這樣的話,可以更加讓具身智能機器人向人發展,實現具身智能的新控制,提升其在新環境當中的適應性和高性能。
四、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具身智能機器人設計。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具身智能機器人設計。通過對於電機、減速器、驅動器、結構、連接件和材料的統一優化,同時與工材領域的科學成果相結合,在物理模擬器當中實現硬件與控制策略的協同優化,可自動探索任務中實現最優的具身智能的機器人設計。
五、高度協同與動態適配的具身智能軟硬件一致性。具身智能機器人需要軟硬件的一致性,在硬件開發的階段需預置適配算法的接口規範,在算法的設計當中又會內嵌物理約束,就是軟中有硬,硬中有軟,並且通過聯合仿真驗證,就是有軟有硬的情況下,讓系統更加保持一致,讓軟件模塊更加接近硬件,讓整體系統更加符合我們的軟硬件一致性的期望。
六、具身智能機器人「大工廠」。在仿真環境當中實現自然語言交互、環境生成、機器人本體設計、決策-控制算法以及軟硬件一致性算法等研發,讓他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並且反覆進化。這樣的系統可以根據性能和需求實現快速設計和實現高質量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為社會服務。
七、構建大規模高質量具身智能數據集。具身智能大規模高質量數據集,基於物理實體採集與仿真合成構建大規模高質量具身智能數據集。這里高質量是一個關鍵,關於大規模,科研的期望是讓它規模要變小。同時可以顯著提升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本體構型優化、多模態訓練效率及跨場景策略遷移能力。
八、融合多智能體協同機制。具身智能機器人集羣及與人協同的發展,融合多智能體的協同機制,構建具身智能機器人集羣。同時不斷提升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安全性,及其與人的共情能力,讓具身智能機器人真正走向我們,真正走向人類,成為人類的朋友。
九、跨學科的具身智能機器人開源社區。首先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發展需要信息科學、工程與材料科學、數學物理科學、生命科學等多學科協作,將在全球範圍內聚集各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和工程人員,促進具身智能領域的技術探討,助力產業鏈的上下游深度融合和協作發展。
十、面向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安全評估與倫理建設。通過行爲規範驗證、決策可解釋性分析,和數據安全性研究等,能夠確保建立面向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安全評估體系和倫理規範。確保在複雜開放環境中決策的可靠性、可解釋性以及行為的安全性,這才使得具身智能機器人能夠走向我們的服務行業。
這十大技術趨勢中,前七個主要聚焦具身智能單體發展,從感知、決策、控制,到設計、研發及數據支持,全方位提升單體機器人的性能與智能水平;后三個趨勢則着眼羣體智能,通過多智能體協同、開源社區合作及安全倫理建設,構建更完善和諧的具身智能生態系統。相信在這些趨勢的引領下,具身智能未來將為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帶來更多驚喜與變革,推動各行各業邁向新的發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