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0 22:00
8月20日,持續流入港股的南向資金罕見淨流出約146.82億港元。
8月20日,持續流入港股的南向資金罕見淨流出約146.82億港元,恆升指數當天上漲0.17%,也大幅跑輸上證指數1.04%的漲幅,今年持續領跑的港股會被A股趕上嗎?
截至8月20日收盤,恆生指數今年累計上漲25.45%,領先上證指數12.37%的漲幅。但過去一個月,上證指數漲幅接近6%,而恆生指數僅為0.69%。在這背后,港元匯率、港元拆息近期迅速飆升引發全球投資者關注。
8月18日〜19日,1個月香港港元銀行同業拆息(HIBOR)連續兩天分別上漲56個基點,報2.574%,創近3個月新高。香港金管局(下稱「金管局」)的猛烈「抽水」是主因。
建銀國際首席港股策略師趙文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期因港元匯率觸及7.85弱方兑換保證,金管局為穩定港元匯率,再次入市干預,先后於8月13日、8月14日買入70.65億港元和33.76億港元,銀行體系總結余於8月15日減少至537.16億港元。今年6月以來,金管局已12次承接港元賣盤,累計承接1199.7億港元,相當於今年5月初注入1294億港元流動性的92.7%。
先「放水」,后「抽水」,一頓操作下來,港元匯率、港元拆息直線飆升。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對衝基金紛紛平倉此前做多美元對港元的頭寸。多位交易員和業內人士預計,港元仍有升值空間,利率回升可能把壓力給到港股,A股在2025年余下時間很可能追趕上港股的表現。
港元港息急升
8月20日,美元對港元報7.8142,已經脱離了7.85的弱方兑換保證,而且港元的這波升值是從8月13日開始突然啟動,伴隨着利率的反彈,市場措手不及。
從8月13日到8月19日,1個月HIBOR的水平分別是:0.91036%、1.04524%、1.45095%、2.01393%、2.57417%,利率漲勢飛快。
過去多次HIBOR暴跌基本都與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有關。由於金管局必須將美元對港元的匯率管理在7.75至7.85的區間內,一旦港元接近掛鉤區間的邊界,金管局就會進行干預,通過賣出港元(當港元走強時)或買入港元(當港元走弱時)來防止其過強或過弱。這會改善或降低銀行體系流動性,最終影響同業拆息。
例如,美聯儲2020年3月開啟降息后,利率一度降至0~0.25%水平,香港基礎利率同步下調,加之避險資金流入香港,港元觸及強方兑換保證。金管局賣出港元,流動性增加,1個月HIBOR一路降至2021年的0.06%左右。
今年以來,HIBOR的漲跌還受到中國自身原因影響。目前,港元HIBOR的飆升已經是自今年5月以來的第二次輪迴。5月初,由於美元整體走弱,亞洲貨幣大漲,港元也受到拉動,美元對港元觸及聯繫匯率區間7.75的強方兑換保證。這促使金管局入市干預,賣出港元、買入美元,令香港銀行體系結余激增近3倍,帶動港元短端利率大幅下跌。
充沛的流動性和超低的利率助推了港股牛市。今年初至6月5日,流入港股的南向資金高達6591.04億港元,逼近2024年的全年流入量。但這也導致市場對港元的兑換需求明顯提升,加大了港元升值壓力,從而導致金管局不得不加大干預力度,強勢釋放港元流動性,緩解了港元的升值壓力。
直到最近,HIBOR再度大幅回升,港元反彈。這也緣於金管局再一次的反向操作(收緊港元流動性)。
趙文利告訴記者,只有當結余縮減至500億港元左右時,港元匯率、港元拆息纔會有顯著上漲,港元貶值壓力才能緩解。鑑於銀行體系總結余已減少至537.16億港元,且港元脱離7.85弱方保證,疊加美元港元息差顯著收窄,套利交易逐步減弱,預計港元匯率、港元拆息具備進一步走強的條件。
「之前的HIBOR利率太低了,雖然近期反彈幅度比較大,但也算是均值迴歸。」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告訴記者。
對衝基金平倉港元空頭頭寸
各大機構預計,短期美元對港元將繼續下行,港元可能逐漸邁向強方兑換保證處。
「美元對港元可能邁向7.75〜7.85區間中軸7.79附近,或略低於該水平震盪。我們認為,套利交易平倉已導致美元兑港元從7.85跌至7.80,若美元進一步走弱,疊加IPO活動升溫及港股通南向資金流入增加,美元對港元可能面臨更大下行壓力,進而迫使更多空頭頭寸平倉。」巴克萊銀行宏觀、外匯策略師張蒙對記者表示。
套利交易的力量也不容忽視。自今年5月以來,美元對港元套利交易(做多美元對港元)逐步推高匯率,使港元對美元匯率觸及7.85。初期市場對此反應平淡,原因在於,儘管銀行體系總結余從高位回落,但仍處於相對充裕水平,尚未引發港元流動性收緊,且港元HIBOR曲線短端始終維持負點,套利吸引力顯著。
然而,當前市場情緒已開始轉變。張蒙表示,銀行體系總結余從今年6月末1764億港元的峰值已降至當前的536億港元,距離今年1〜4月(5月美元對港元處於7.75水平、總結余開始累積前)的440億〜480億港元區間僅差不到100億港元。
近期套利頭寸平倉,既是港元流動性收緊的結果,也與本周四(8月21日)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前的主動風險管理有關。由於此前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疲軟,通脹數據低於預期,因而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升溫,預計今年9月開始可能多次降息25個基點,使得明年利率回落到3%〜3.25%區間。
巴克萊銀行美國團隊認為,短期美國利率可能維持波動。經濟學家指出,風險在於,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的預期過於樂觀,此次年會或釋放「糾偏信號」。
港股開始跑輸A股
由於港股今年漲幅可觀、領跑全球,因而期積累了大量盈利盤,再逢如今利率反彈,這也導致港股承壓,A股牛市的啟動更是分走了港股人氣。
過去一個月,上證綜指漲幅接近6%,而香港恆生指數為0.69%。
高盛中國股票銷售主管在發給客户的筆記中表示:「雖然很多人今年都在關注港股IPO和其顯著跑贏的表現,但我個人認為,A股在2025年余下時間很可能追趕上港股的表現。」
短期而言,市場並不認為A股牛市氣氛會退散。隨着上證指數突破3700點,成交量持續維持在2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市場情緒明顯升溫。
「資本市場定位的明確、關税波動時‘國家隊’的及時出手,包括近期的生育政策、‘反內卷’相關舉措,方向都很貼合市場期待。方向對了,市場就算短期回調,也更可能是過熱后的休整,而非趨勢反轉。」加拿大外資公募宏利基金研究部總經理孟傑對第一財經表示。
在孟傑看來,更核心的是市場的結構性分化,表面看指數新高,但內部差異極大。一方面,有產業趨勢的板塊,比如人工智能確實在領漲,這與2020年的半導體、2021年的新能源類似,只要產業趨勢明確,就是牛市的天然載體。但另一方面,大量標的還在底部,比如之前提的化工,還有地產鏈、建材等領域的不少公司,估值、股價都在歷史低位。「所以整體看,這個市場不能離場。有產業趨勢的板塊能提供向上動力,底部標的又有安全墊。」他表示。
就港股而言,儘管機構情緒更趨謹慎,但牛市趨勢依然維持。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9日,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已超9500億港元,創下年度淨流入額的歷史新高,接近去年全年總量,遠高於往年水平。2025年上半年,香港證券交易所IPO募資額達139億美元,領跑全球市場,超越排名第二的92億美元募資額的納斯達克。各界預計,降息周期啟動后,更具周期敏感性的行業有望受益,當前漲勢或將從科技和金融板塊擴展至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