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上半年業績不佳,這些跨國化工巨頭調整戰略!

2025-08-20 18:54

(來源:興園化工園區研究院)

截至8月中旬,包括巴斯夫、陶氏、霍尼韋爾、贏創、索爾維、杜邦、世索科、科萊恩、科思創、阿科瑪、SABIC、亨斯邁、利安德巴賽爾、盛禧奧、沙特阿美、東麗、三菱化學、住友化學、三井化學、LG化學等28家國外化工企業發佈了最新業績。

少數企業出現逆勢增長

受需求疲軟、經濟復甦緩慢和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多家化工巨頭二季度業績普遍下滑。只有個別在上半年出現了逆勢增長,比如,霍尼韋爾、杜邦帝斯曼-芬美意等。

具體來看,霍尼韋爾2025年第二季度銷售額達104億美元,同比增長8%。為此,霍尼韋爾更新了全年銷售額、部門利潤率和調整后每股收益的預期,預計全年銷售額為408億美元至413億美元,有機銷售額增長在4%至5%之間。預計部門利潤率將在23.0%至23.2%之間,部門利潤率將同比增長40至60個基點。值得關注的是,今年2月, 霍尼韋爾宣佈董事會已完成全面的業務組合審查,並決定拆分自動化和航空航天業務。此次拆分計劃,加上此前宣佈的先進材料業務分拆計劃(目前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將產生三家上市的行業領導者,並計劃於2026年下半年全面完成。

杜邦2025年第二季度淨銷售額為32.6億美元,同比增長3%,其中有機銷售額增長2%(銷量+4%,價格-2%)持續經營淨利潤達到2.38億美元,同比增長35%,調整后每股收益總計1.12美元,增長15%。杜邦電子業務的分拆計劃預計將於11月1日完成。分拆完成后,剩余的工業部門將併入杜邦公司。

帝斯曼-芬美意2025年上半年總銷售額達65.1億歐元,同比增長3%,其中第二季度銷售額為32.36億歐元,同比持平。該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增幅高達982%。不過,帝斯曼-芬美意也正在計劃剝離動物營養與健康業務,2025年6月2日,已經完成將飼料酶業務出售給Novonesis,交易金額15億歐元。

此外,很多化工巨頭二季度業績出現普遍下滑

比如,北歐化工2025年上半年淨銷售額為41.65億歐元,同比增長7.08%;淨利潤為2.1億歐元,同比下降29.48%。

住友化學2025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5261億日元,同比下降14%;營業利潤255億日元,同比增加140億日元。

沙特阿美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為2231.35億美元,同比下降7.9%;淨利潤為486.84億美元,同比下降13.6%。其中,二季度總收入為1085.72億美元,同比下降13.5%;淨利潤為226.73億美元,同比下降22%。

亨斯邁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28.68億美元,同比下降6%;歸屬於亨斯邁的淨虧損為1.63億美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1500萬美元。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4.58億美元,同比下降7.4%。

陶氏今年上半年實現淨銷售額為205.35億美元,同比減少5.28%;税前利潤虧損10.3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0.57億美元;淨虧損為10.9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8億元),上年同期為9.96億美元,由盈轉虧。

瓦克化學2025年上半年銷售額28.9億歐元,同比下降2.2%。累計淨利潤為負0.23億歐元,上年同期為0.83億歐元。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銷售額約14.1億歐元,同比下降3.7%,環比下降4%,主要原因是美元疲軟和銷售量下降。

巴斯夫2025年上半年實現銷售額332億歐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93億歐元;淨收益為8.87億歐元,同比下滑超五成。公司指出,銷售額下降是由於六個業務領域中的四個領域的價格呈負增長,尤其是化學品業務領域。

巨頭進入戰略調整期

隨着不及預期的業績報公佈,爲了應對業績下滑壓力,多家化工巨頭開始了深度戰略調整。有的在轉讓業務、解散子公司和裁員,還有的在削減支出。

比如,三菱化學轉讓了運營70年的塑料子公司。在7月25日,剛剛宣佈退出運營36年的打印機墨粉用聚酯樹脂製造業務后,7月29日,該公司再宣佈,基於公司新中期管理計劃2029,爲了業務更好發展,將全資子公司J-Film Corporation轉讓給丸之內資本基金III的特殊目的實體,預計今年12月29日完成股份轉讓。

亨斯邁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28.68億美元,同比下降6%;歸屬於亨斯邁的淨虧損為1.63億美元,去年同期淨虧損為1500萬美元;調整后EBITDA為1.46億美元,同比下降31.1%。爲了應對危機,該公司計劃裁員10%。

贏創(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山東蔚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於2025年7月31日正式簽署《和解協議》,決定對合資企業贏創蔚藍生物科技(山東)有限公司及其青島分公司啟動解散與清算程序,原因是當前市場環境變化及公司實際經營狀況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贏創預計,若全球經濟不出現進一步惡化,2025年全年調整后EBITDA將達到預測區間(20億至23億歐元)的下限。為確保良好的自由現金流,資本支出將削減1億歐元,降至約7.5億歐元。

8月14日,朗盛發佈二季度業績,受全球市場環境影響,銷售額下降了12.6%,至14.7億歐元,EBITDA同比下降17.1%,至1.5億歐元。4月初,德國朗盛完成了對聚氨酯系統業務部門的出售,徹底退出了聚合物業務。

8月11日,美國醋酸巨頭塞拉尼斯公佈二季度業績,淨銷售額25億美元,同比下滑4.5%。爲了改善盈利狀況,在2026年前再節省500-1000萬美元成本,該公司有意剝離其先進電子墨水和漿料業務,以推進公司現金生成和去槓桿化的戰略實施。

8月4日,據相關報道,陶氏公司取消了與Mura Technology公司在德國博倫建設化學回收工廠的計劃。7月份,陶氏宣佈將關閉其位於德國博倫的乙烯裂解裝置,以及位於德國施科保的氯鹼和乙烯基 (CAV) 資產和英國巴里的基礎硅氧烷工廠(這些均屬於成本更高、能耗更高的業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