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0 17:40
來源:金融時報
「我們早就計劃把家里的電器換一換,一家人利用假期出去玩一玩。」家住北京的李先生表示,在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出臺后,他把電器置換以及旅行等大額消費的計劃也提上了日程。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距離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實施僅不到兩周時間,各家銀行都在緊鑼密鼓細化貼息方案、確保政策快速落地。
個人消費貸「國補」誰能領?怎麼領?對於消費者關心的貼息範圍、辦理流程等問題,有部分銀行率先披露了業務細則,並作出了詳細解答。
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總局公佈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后,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數十家金融機構火速響應,明確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於9月1日起對符合要求的個人消費貸款實施貼息。
值得關注的是,8月13日,農業銀行率先發文,對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客户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詳情】
對於貼息標準,農業銀行表示,本次個人消費貸款貼息利率為年化1%,且最高不超過貸款合同利率的50%。同時,在政策執行期內,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貸款經辦機構可享受的全部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3000元(對應符合條件的累計消費金額30萬元),其中在一家貸款經辦機構可享受單筆5萬元以下的個人消費貸款累計貼息上限為1000元(對應符合條件的累計消費金額10萬元)。
對於申請貸款的流程,農業銀行介紹稱,客户需要簽署補充協議,並授權銀行查詢貸款發放賬户,識別客户相關消費交易信息,匯總滿足貼息條件的消費金額。
同時,也有銀行表示正在結合相關實施方案和自身情況,制定相關業務流程。
「工商銀行正在優化貼息辦理的流程、交易信息的授權和定期自動貼息,梳理消費貸款產品、額度、期限、計息等核心要素,細化相關執行方案。」工商銀行個貸部工作人員説道。
對於消費者而言,此次貸款貼息政策的直接利好體現在借貸成本的有效下降。根據《實施方案》,此次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採用「先撥后貸」模式,由財政部門預撥貼息資金,貸款經辦機構在向借款人收取利息時直接扣減貼息金額。貸款年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大體相當於目前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年貼息1個百分點,優質客户實際借貸利率可低至2%左右,顯著減輕消費者的借貸壓力。」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高級副總監李倩表示。
記者向多家銀行諮詢后瞭解到,目前北京地區多數全國性銀行的消費貸利率最低為3%左右。
假設一名消費者利用個人消費貸款,在今年9月1日至明年8月31日期間花了20萬元用於購買家用汽車,如果該筆消費貸款年利率為3%,在享受1個百分點的貼息后,全年需要支付的貸款利息將從6000元降至4000元。
值得關注的是,《實施方案》中還明確規定,本次貸款貼息範圍為居民個人使用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中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對於個人消費貸款未實際用於消費的部分,不予貼息。
記者注意到,農業銀行也在政策解答中對套取貼息資金的后果進行了明確。「對提供假資質、假材料、假擔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過不法中介辦貸的,包括‘包裝貸’‘職業揹債人’‘高評高貸’等,我行嚴格予以禁止。」農業銀行提到。
同時,對相關部門審覈未通過或違法違規套取貼息資金的,農業銀行將按規定減扣或追回;對借款人違法違規套取貼息資金的,將納入個人不良徵信記錄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對此,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也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對居民而言,申請個人消費貸款要到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只有這樣才能享受到貼息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