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0 18:03
(來源:老司機駕新車)
1、旺季(7-8月)啤酒銷售表現
·7-8月環比變化分析:7月銷量環比6月回升約10%,完成當年任務量80%出頭,同比基本持平。6月因禁酒令、中高考、消費降級等因素,銷量下滑明顯,餐飲端銷量基本掉了一半。8月上半月銷量與7月持平,中高端消費穩定性優於6月。下半月因天氣轉涼,總量有望上升,若中高端能維持8月初水平,8月保同期問題不大。整體來看,7月和8月銷量呈回升趨勢,但同比微降,因去年七八月份為低基數,今年表現仍不突出。
·改善渠道來源解析:7-8月銷量改善主要來自傳統CVS(24小時便利店)、零食系統、即時配送及閃電倉等渠道。其中,零食系統增量佔比達30%-40%。閃電倉表現突出,如美團孵化的松鼠便利(1000平方倉庫,24小時三班倒),武漢現有40家閃電倉,單倉月均消化3500件1×12的喜力,青島白啤約1000箱,其他如博龍等產品約三五百箱。即時配送平臺(如美團)也有增長,且美團正孵化新系統「快樂猴」(杭州已開首店),目標針對羅森、711、美宜佳等便利店系統,意圖全渠道裂變提升銷量。此外,傳統CVS便利店(除大超外的BC超、社區便利、小型連鎖)啤酒消費也明顯增長,可能與天氣及季節消費機會有關。即時平臺、閃電倉和零食系統的增長是7-8月銷量改善的主要推動力,且閃電倉等新渠道未來兩到三年增幅預期較大。
2、主要啤酒品牌市場表現
·燕京U8增長分析:燕京U8增長得益於穩定定價、精準渠道策略和高比例費用投放。定價上,U8零售在餐飲渠道為8-10元,流通渠道7-7.5元,線上線下價格統一。渠道策略方面,聚焦BCD類餐飲持續鋪貨,即便餐飲行業近年困難,仍深耕該渠道獲取增量。費用投放上,2024年在即時配送平臺銷售額約1億元,費用投放近4000萬元,佔比超30%,用於培養消費者認知、粘性和消費習慣。成本上,U8採用輕量瓶和淡啤拉格工藝,單箱成本23-25元,有22元左右溢價空間,用於人員、車輛、展示櫃分攤及市場激勵等。在湖北市場,2025年U8體量約1.2萬噸,未來三年預計每年增長5000-8000噸,目標追上烏蘇2021年3.2萬噸的水平。
·雪花品牌表現:雪花核心產品市場表現及增長邏輯如下:老雪填補烏蘇市場空缺實現高增長,烏蘇當前銷量不足50萬噸(峰值85萬噸),老雪基數約20-30萬噸,2025年預計增長至40-50萬噸,增速約70%。其成功源於精準價格帶(12元)及區域生產降本(遼寧、武漢、四川什邡生產),為經銷商和終端留出充足利潤空間。喜力增長依賴集團全渠道費用投放(線上線下資源傾斜),但因口感偏苦,市場接受度略低於老雪。純生因10-12元價格帶競爭飽和,增長自2024年起放緩,逐步讓位於老雪(12元)與喜力(15元)的價格體系,形成老雪第一、喜力第二、純生第三的增長格局。雪花餐飲渠道佔比65%,為其產品推廣提供了強渠道支撐。
·青島品牌表現:青島核心產品增長與下滑情況具體為:白啤憑藉全國統一生產(僅青島、上海可生產)、10-12元價格帶(對抗老雪)及全渠道滲透(餐飲+非餐飲),在湖北市場保持15%左右增速,2025年體量約1700噸。經典通過易拉罐形式在即時平臺、便利店等渠道增長,湖北市場增速8-10%,2025年體量約6500噸(含瓶裝和罐裝)。低端產品方面,嶗山、清爽因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間用嶗山調播失敗,導致3-5元價格帶控貨16-17個月,銷量下滑后難以恢復。青島的增長主要依賴經典、白啤及A3、A5等高端新品,其產品品質在行業內評價較高。
3、啤酒市場價格帶與渠道影響
·主流價格帶分析:全國啤酒主流價格帶方面,當前全國啤酒均價已超5元/瓶,其中武漢啤酒市場打底為7元的白瓶天涯,但也存在部分雜牌低價產品。從噸酒價變化看,青島啤酒在湖北地區的噸酒價從早期的2300元漲至3500元,歷時近20年。銷量方面,全國啤酒銷量從2019年的4400多萬千升下滑至2025年約3000萬千升,減少約1400-1500萬千升,用銷量下滑換取了10元以上產品的增長。
·即時零售渠道影響:即時零售渠道衝擊傳統啤酒價格體系。即時零售中,雪花產品約4元/瓶,青島約6元/瓶,百威在6.56.8元/瓶。烏蘇受影響最嚴重,其傳統流通產品售8-9元/瓶,即時零售降至6.2元/瓶,因品線相似,傳統渠道產品難銷。為應對,品牌定製產品,如青島推出500毫升(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經典產品(綠底紅標),售價5.5元/瓶,普通經典罐6.5元/瓶,每箱低12元。該策略可止銷量下滑,但可能破壞傳統經銷商價盤。烏蘇需區分即時零售與傳統渠道產品,雖有提議推綠色烏蘇,但即時零售平臺拒絕,品牌需推新品、換品相平衡渠道價格與銷量。
4、庫存與全年銷售預期
·當前庫存水平:庫存時間變化方面,5月庫存情況較好,6月因市場下滑庫存壓力顯現,7月通過壓貨補充庫存(壓貨約1.5萬箱),截至8月庫存約1萬箱,維持兩周水平。當前動銷情況顯示,8月日銷量約300箱(正常消化需15天),日常銷量在300-500箱,好的時候可達500箱左右,與歷史峰值日銷800-1000箱相比有所下降。庫存規模上,當前庫存略多於正常水平,約多三四千箱,但因啤酒動銷受消費者需求和天氣影響較快,實際壓力可控。產品結構升級對庫存壓力有緩解作用,當前銷售產品以高單價為主,如老雪72元/箱、喜力108元/箱、純生68元/箱,單箱價值遠超以往28-40元/箱的低端產品,結構升級提升了單箱收益,降低了庫存壓力。
·全年銷量預估:湖北全年銷量方面,預計與去年相比可能微降2%,主要因2025年12月不再壓貨。八九十月份環比改善預期上,預計環比改善幅度約2-3個點。從雪花的策略調整看,2023年雪花任務為53萬噸,但僅完成50萬噸,未完成的原因是將大量費用轉投喜力(2024年前半年喜力正酒和市場費用較高),以完成喜力的單獨指標(需實現10萬噸增長)。這一增長主要通過費用投放和壓貨完成,本質是犧牲銷量換取結構升級。
Q&A
Q:旺季以來啤酒市場總體情況如何,特別是7月、8月環比變化是否有改善?
A:第二季度啤酒市場因禁酒令、中高考、消費者降級及部分餐飲轉型出現較大下滑;7月市場回升約10%,與同期基本持平,完成當年任務量的80%出頭;8月上半月與7月情況相近,無明顯增減,但中高端消費穩定性優於6月;下半月因天氣轉涼可能總量上升,若中高端維持月初水平,保同期問題不大。
Q:7月與8月業務量回升的描述是僅針對本區域,還是涵蓋整體市場情況?
A:相關描述涵蓋整體市場情況,具體表現為餐飲與寄引業務量下滑,非寄引業務業務量上升。
Q:所述趨勢是否在全國普遍存在?以河南、浙江等省份為例具體情況如何?
A:從浙江和河南的情況看,趨勢存在區域差異。浙江24年為低谷期,25年杭嘉湖、温州等地白皮、純生系列恢復顯著,主品牌以上產品已恢復正常水平,但經典以下產品被雪花蠶食;整體表現為中高端維持恢復,中低端流通、餐飲持續下滑但勢頭已止住。河南基礎較好,嶗山略有下滑但經典以上產品增長快,600ml經典、500ml白啤、純生的產品組合穩定,主品牌穩定性高,量與結構恢復優於其他省份。湖北、浙江等地雖量上有較大損失但結構較好,主品牌上升恢復更明顯。
Q:近期市場變化情況如何,消費升級是否明顯?
A:7-8月市場表現平穩,8月情況與7月基本一致。消費升級呈現被動特徵,主要由廠家主導,通過費用投放和提升消費者見面率推動。以雪花為例,老雪增長顯著快於純生、濤勇和喜力,其工藝、價格帶適配性及口感差異化對烏蘇形成替代是主要驅動因素;喜力因口感偏苦、價格帶過高表現較弱。8月10元以上主品牌增長集中於雪花老雪及部分喜力、青島白啤、百威經典系列,整體呈現結構提升趨勢。
Q:1-6月啤酒銷售數據表現如何?7月銷量10%增長的具體對比基準是什麼?
A:1-3月:1月因壓貨,2月延續壓貨慣性,3月未完成目標;1-3月整體銷量同比小幅超1%。結構方面,雪花陳昇以上、青島經典以上主產品銷量增長約4%。4-6月:4-5月完成率80%-90%,但6月因餐飲渠道銷量腰斬,整體報表銷量僅微增1-2%。7月銷量10%增長是相較於6月總量下滑的恢復性增長。
Q:7月份10%的增長是環比還是同比?若為同比,具體表現如何?
A:7月份10%的增長為環比增長;若為同比,基本與同期持平,略微下降,但因四五月份有增長,第二季度整體持平。
Q:第二季度中6月份銷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二季度整體數據能否拉平?
A:從經銷商數據看,四五月份銷量增長較好,但6月份銷量下滑5,000箱,導致淨減少1,000多箱。從整體數據看,二季度可能僅下滑一兩個點,且可能拉低一季度的增長。
Q:7月、8月銷量同比情況如何?
A:7月、8月銷量同比可能微降。
Q:今年7-8月公司表現不佳,主要原因是什麼?
A:近三年公司總量持續下降,主要通過結構調整、新渠道及新零售平臺彌補總量缺口。例如,雪花在歪馬、992及零層系統項目中選用與傳統客户無關的大客户進行業務補充。
Q:今年代理產品及同行中,哪個品牌增勢較好或降幅較小?
A:今年燕京U8增長最快,主要得益於三方面優勢:一是定價穩定,餐飲渠道零售價8-10元,流通渠道7-7.5元,價盤管控優於烏蘇等品牌;二是經銷商策略針對性強,在近年餐飲行業低迷背景下,持續聚焦BCD類餐飲渠道精耕鋪貨,通過空白市場增量拉動增長;三是高費用投放,2023年在即時配送平臺銷售額約1億元,廣告投放近4000萬元,費比超一般啤酒30%水平,重點提升消費者認知、粘性及消費習慣,實現類似天涯啤酒的高鋪貨率與零售穩定性。
Q:燕京U8在湖北市場的體量目前可對標哪些產品?
A:當前燕京在湖北市場主要依靠U8單品支撐,其當前體量接近12,000噸。對比湖北市場其他品牌,青島啤酒約8萬噸,雪花啤酒約50萬噸,金龍泉約33萬噸,百威加哈爾濱約5萬噸。U8定位8-10元價格帶,可對標雪花超勇。其增長勢頭顯著,預計未來三年在湖北市場每年將以5,000-8,000噸的速度增長,目標可追上烏蘇2021年在湖北32,000噸的體量水平。
Q:消費者對燕京U8的接受度及復購率表現如何?
A:消費者對燕京U8價格接受度良好,在美宜佳、羅森等CVS渠道零售價7.5元,餐飲渠道售價8-10元。產品具備無需開瓶器、玻璃瓶1×6手提裝、低度數等特點。成本方面,單箱成本約23-25元,開單10送3底價43元,單箱溢價約22元用於市場費用。費用採用全國統籌模式,各區域執行統一模塊,省區可調整模塊投入比例但不可超支或跨模塊,內部內控體系細緻,支撐市場費用高效投放。
Q:7月至8月啤酒消費改善主要體現在哪些渠道?餐飲端表現如何?
A:7月至8月啤酒消費改善主要體現在傳統CVS、社區便利、小型連鎖、零食系統、即時配送及閃電倉等渠道,餐飲端環比改善並不明顯。其中,零食系統增量佔比約30%-40%;閃電倉未來2-3年增速顯著,預計佔比可達30%-40%,以武漢為例,40家閃電倉單月可消化3500件1×12規格的喜力、1000箱青島白啤及三五百箱其他品牌產品;美團新孵化的快樂猴系統已在杭州開設首店,目標對標羅森、711等便利店,推動全渠道裂變。此外,6-8月因淘寶、京東、美團平臺競爭,消費者習慣轉變,約40%-50%年輕人通過即時平臺購買啤酒等商品,對實體超市形成一定影響。
Q:今年旺季及未來兩個月,啤酒銷售渠道的環比改善是否會持續?
A:預計八九十月份啤酒銷售渠道的環比改善將持續。儘管一線城市消費者逛超市的慾望較弱,但二三線城市在節氣時仍保持較強的逛超市儀式感,消費者傾向於即時購買填滿購物車,推動渠道改善。
Q:8-10月環比改善的幅度能否判斷?
A:綜合前期下降與增長情況,估計環比改善幅度在2到3個點左右。
Q:全年銷量與去年相比情況如何?
A:全年銷量與去年相比可能略微下降,其中湖北省預計下降兩個百分點。主要因12月不壓貨,且雪花自2023年起調整策略,不再延續往年12月完成全年任務的壓貨模式,改為放量。2023年雪花任務量為53萬噸,實際完成50萬噸,儘管總量未達標,但為完成喜力10萬噸增長的單獨指標,雪花將大量費用轉向喜力,導致2024年前半年喜力正酒及市場費用較高,2023年屬於犧牲銷量換結構的策略。
Q:即時零售渠道的產品價格是否會持續拉低正常銷售價格?
A:即時零售渠道中各品牌產品價格已形成基本結構:雪花使用類似天涯的藍罐差異化產品,定價約4元;青島推出安徽產帶獎經典、500ml綠底紅標等區域差異化經典產品,定價約5.5元;百威因流貨問題難以管控,價格在6.5-6.8元;烏蘇因產品線與傳統渠道高度相似,導致傳統渠道銷售受阻,面臨在即時零售與傳統渠道區分產品的難題。儘管部分企業通過推出差異化產品應對,但臨時系統強勢不願上新品,可能導致局部區域傳統經銷商價盤破裂,需通過加速推出新品換品相解決。
Q:目前中國啤酒市場的主流價格帶大概處於什麼水平?
A:目前中國啤酒市場均價已達到5元以上,武漢市場啤酒價格以6-7元的天涯白瓶為基礎,存在部分雜牌產品。從出廠結算價看,青島啤酒湖北地區20年前出廠價約2300元/噸,去年已升至3500元/噸。全國啤酒銷量從2019年的4400多萬千升下滑至當前約3000萬千升,以1000多萬噸的銷量下滑為代價,換取了8元以上高價產品佔比的顯著提升。
Q:雪花老雪產品今年年報表現亮眼,其主流品牌的發展情況如何?
A:老雪的成功主要得益於三方面:一是填補了烏蘇等網紅產品的市場空缺;二是精準定位價格帶,溢價率高,且通過遼寧、武漢、四川什邡三地本地化生產降低運輸成本,以12元定價為經銷商和終端預留充足利潤空間;三是基數較低,疊加雪花在餐飲渠道的絕對優勢,預計可從當前20多萬噸增長至40-50萬噸,並承接烏蘇當前不足50萬噸銷量中的70%-80%。(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喜力依賴集團全渠道資源投入,但因口感偏苦,市場接受度低於老雪。純生自2018年起增長五六年,2024年開始放緩,作為8-12元價格帶的銜接產品,當前價格體系為純生10元、老雪12元、喜力15元,增長排序為老雪第一、喜力第二、純生第三。
Q:青島啤酒新品分品牌發展情況如何?
A:青島啤酒新品分品牌發展情況如下:白啤目前僅青島、上海可生產,其易拉罐、瓶裝、小瓶產品實現全國統一,近年在進飲與非進飲渠道均快速增長,尤其在弱勢市場表現突出,當前主打10-12元價格帶與雪花老雪形成競爭,預計未來至少三年仍有增長空間;經典產品玻璃瓶表現不顯著,但其易拉罐在即時配送、便利店等渠道通過6.5元三連包形式持續增長,不過基數仍較低;青島啤酒存在管理層橫向調整頻繁導致策略不連貫的問題,但經典、白啤因溢價空間大抗風險能力較強,而嶗山、清爽、冰純等低端產品因利潤空間小易受策略調整影響;此外,A3、A5、奧古特等高端新品表現值得關注。整體來看,青島啤酒品牌溢價與產品品質優勢顯著。
Q:青島啤酒在湖北地區白啤、經典等產品1-8月的增速情況如何?
A:白啤在湖北地區去年銷量約1600噸,今年1-8月預計增長約10-15%至1700噸以上;經典去年銷量約6000噸,今年1-8月預計增長約8%至6500-6600噸。
Q:除白啤與金典外,其他產品2024年總量是略增還是下滑?
A:其他產品總量下滑,主要因清爽產品在2023年3月至2024年10月期間嘗試用嶗山產品調播未成功,導致3-5元價位段控貨約16-17個月,影響當前清爽產品銷售表現。
Q:當前庫存情況如何?
A:5月庫存情況良好,6月開始下滑。因6月下滑,7月壓貨約1.5萬箱。截至8月,庫存約1萬箱,維持兩周水平。8月出貨量較以往減少,當前4臺車每日出貨約300箱,按每日600箱的出貨量計算,約需15天消化現有庫存。
Q:當前庫存水平同比及環比處於什麼水平?
A:當前庫存水平同比及環比略多,但多出幅度較小,可忽略不計。啤酒動銷速度較快,主要受消費者消費恢復及天氣轉熱驅動。當前日均銷量維持在三四百箱,好的時候可達500箱,低於歷史高峰。但產品結構已升級,當前主銷產品價格顯著提升,單箱價值相當於過去兩至兩箱半。
Q:除湖北外,全國其他地區新品市場表現如何?
A:全國其他地區中,安徽與浙江半年內完成主品牌任務,安徽通過經典罐再來一瓶加2元兑取等促銷活動,預計10月前完成全年主品牌任務;海南表現良好;廣東地區較去年增長,當前華南銷量約46-47萬噸,主要來自海南、深圳;福建銷量維持同期但結構提升顯著;浙江結構上升但銷量不佳;湖南自給自足;湖北、江西總量下滑明顯;河南因基礎紮實、團隊運營良好,實現量利平衡。
Q:百威在湖北、安徽等市場的發展情況如何?
A:百威在湖北、安徽作為太古接手的顛覆型市場實現增長,主要得益於非現飲渠道覆蓋率提升至90%以上。為提高覆蓋率,百威將10元零售價產品降至8.5元,促銷價進一步降至6.5元,導致價格體系下探;同時犧牲渠道毛利,推動銷量增長,但銷售費用增加、零售價降低。(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近兩年湖北、安徽市場不考覈量利平衡,優先保量。此外,太古淡化哈爾濱副品牌,為百威10元以上產品奠定基礎,啤酒行業普遍採用主副品牌策略,最終形成大客户+區域型客户+重點產品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