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0 17:20
8月18日晚間,納芯微(688052.SH)公佈2025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納芯微繼續營收高增長的良好態勢,實現營業收入15.24億元,同比增長79.49%。
與此同時,納芯微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7801萬元,剔除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后為-0.4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65億元,大幅減虧。
下游汽車電子需求持續穩健增長、泛能源領域行業復甦,都為納芯微上半年的營收增長打開了空間。此外,公司在人形機器人這一熱門賽道上的提前佈局,也值得關注。
二季度營收創新高,產品結構優化、毛利率提升
細分來看,納芯微上半年財報亮點不少。
比如,納芯微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07億元,超過了今年一季度的7.17億元,刷新其單季度營收的歷史新高。
比如,上半年納芯微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使得公司毛利率提升。
上半年,納芯微三大產品線信號鏈產品、電源管理產品、傳感器產品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86億元、5.19億元、4.13億元,其中,毛利率更高的傳感器產品收入貢獻比例從去年全年的13.98%大幅提升到27.11%,這讓納芯微的整體毛利率得以提升。
數據顯示,上半年納芯微境內營收13.53億元,毛利率36.14%,較去年全年的34%提升2.14個百分點;境外營收1.70億元,毛利率27.88%,較去年全年的23.38%提升4.5個百分點。
產品結構的優化,離不開納芯微持續投入研發。數據顯示,上半年,納芯微研發費用為3.61億元,若剔除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51.43%。
上半年,納芯微新增知識產權項目申請50件,其中發明專利25件,新增獲得知識產權項目授權45件,其中發明專利18件,重點佈局汽車電子、第三代半導體、工業機器人傳感器芯片等領域。
目前,納芯微主要產品的核心技術指標已達到或優於國際競品水平。
模擬芯片國產替代加速,行業領頭羊從中獲益
納芯微為國內模擬芯片行業的領頭羊,其聚焦傳感器、信號鏈和電源管理三大方向,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泛能源及消費電子領域。而從全球市場看,半導體行業去庫存步入尾聲,這些下游市場在上半年都呈現回暖態勢。
汽車電子領域,中國正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長期趨勢都將使得芯片耗用量增加。據測算,傳統燃油車模擬芯片耗用量約160顆,而純電動車因BMS(電池管理)、OBC(車載充電)、DC-DC轉換、電機驅動等模塊需求,芯片耗用量可達到翻倍以上;
泛能源領域,上半年工業控制模擬芯片市場邁入需求上行通道,智能升級浪潮推動高精度信號鏈及電源管理芯片用量持續提升;
在消費電子市場,在AI、5G、人工智能、物聯網、數碼產品補貼政策等因素持續促進下,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設備等產品需求旺盛,據智研諮詢統計,2024年我國消費
電子市場規模已達1.98萬億元,較2018年增長19.2%,這帶動了電源管理、音頻功放等模擬芯片需求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調研數據,中國已躍升爲全球最大的模擬芯片消費市場,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政策扶持、國產替代加速及下游應用的爆發。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中國模擬芯片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431億元,較2024年增長5.6%。
儘管目前中國的模擬芯片市場仍由海外廠商「唱主角」。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隨着國產半導體廠商產品競爭力提升,以及供應鏈安全、地緣政治等因素,國產替代的腳步顯然將越來越快。這將為納芯微等行業廠商提供大展拳腳的機會。
提前佈局人形機器人賽道,相關產品已實現批量出貨
除了受益於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回暖,對於納芯微而言,更讓人期待的,還有其在熱門賽道人形機器人上的提前佈局。
目前,人形機器人市場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預測,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銷量將超過500萬台,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人形機器人的機械臂(自由臂)、腿部和腰部關節、膝關節、靈巧手、電池管理等領域,都需要模擬芯片發揮重要作用。從當前主流人形機器人的結構來看,單台設備平均需配備71個磁編碼器和90個電流傳感器。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加速將進一步帶動模擬芯片的需求。
納芯微在磁傳感器方向已做了提前佈局,其高精度磁角度編碼器可精準檢測關節位置和運動軌跡,賦予機器人更靈敏的感知能力和更流暢的運動表現。
憑藉廣泛的產品線佈局,納芯微在這一新興市場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能夠為機器人系統提供完整的信號鏈支持。納芯微通過多技術路徑佈局,為不同精度、成本及環境要求的場景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持續推動編碼器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創新應用。
特別是正在開發的MT6901電感式編碼器,有望解決行業長期存在的中空走線的干擾難題,推動磁編碼器技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